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清末民初,是中国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也是西方体育文化在我国的传入和传播时期.传教士对于清末民初西方体育文化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了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特别是奥林匹克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而且还引发了中国人体育价值观念的变化,催生了西方体育文化的中国化.清末民初,来华传教士传播西方体育文化的路径主要有:大众传播,通过书籍、报刊等印刷媒介来传播西方体育文化;组织传播,通过教会学校、基督教青年会等社会组织来传播西方体育文化;人际传播,通过体育竞赛这种特有形式来传播西方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2.
考察并探讨了1885—1924年间基督教青年会在华的体育社会实践。研究表明,基督教青年会这段时间内以体育运动为载体在宣传基督教的同时,客观推动了西方体育在华的传播,促进了当时国内学校体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本土体育人才,同时推动了近代中国体育组织的建立并促进了对外的体育交往。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学校与近代中国体育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方近代的体育教育是经由基督教学校传入中国的。从介绍体育教育在基督教学校的产生、发展入手,分析其开展体育教育的基本形式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教育理念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曾经有数万名欧洲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哈尔滨定居,他们为西方体育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我国近代的犹太移民是唯一不是以殖民者身份来到中国传播西方体育文化的外来民族,他们建立起了社区体育组织、开展社会和学校体育活动、建设体育设施等。  相似文献   

5.
西方近代体育是通过教会学校传入中国,通过文献资料法介绍教会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体育竞赛开展、体育人才培养、体育组织、女子体育等,并分析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影响,探讨教会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为我国学校体育及武术的国际传播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外体育交流史两个问题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的出版文献何时最早传递了有关奥运会的信息,有学者提出是在1900年,但此说欠准确.据史料考证,应该是在1904年,对此<万国公报>有清晰的叙述.关于近代西方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已出版的有关书籍大都认为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教会学校以及基督教会青年会组织的传播;另一个是留美幼童的传播.实际上,除这两个渠道以外,日本也是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的另一个重要中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泰国快乐体育进行哲学意义上的思考,探讨学校体育课程深层次的文化本质,阐释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必要性,指出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层面具体的改革方向。一、中、泰学校体育课程现状对比中国学校体育课程以田径、体操等西方主流体育为主,教学过程重组织性、纪律性,不能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充分体验到运动的意义和乐趣。泰国体育课程则是东方体育和西方体育并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泰国快乐体育进行哲学意义上的思考,探讨学校体育课程深层次的文化本质,阐释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必要性,指出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层面具体的改革方向。一、中、泰学校体育课程现状对比中国学校体育课程以田径、体操等西方主流体育为主,教学过程重组织性、纪律性,不能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充分体验到运动的意义和乐趣。泰国体育课程则是东方体育和西方体育并重,民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与近代体育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发展是近代体育兴起的基础.洋务运动使中国的学校教育首先出现了体育,维新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形成,教会学校的体育和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活动对近代西方体育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美国的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第一次提出了“多元文化”的观点,在美国以及西方涌起一股多元文化的思潮。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思想在文化、音乐、体育以及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认同,影响也越来越广泛。而学校又是多元文化传承的专门场所,因而学校体育要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独特的功能,为弘扬、传播中国体育文化和世界体育文化做出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近代西方体育文化的传人及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调研法和理论分析法,对近代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过程及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认为近代西方体育运动文化的传入为我国近代体育运动的兴起与推广提供了新方法与手段;促进了中国体育思想的变革;为中国体育制度的初建提供了范本;为中国体育竞赛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missionar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rogramme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nation-building project of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ransformed and moderniz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in China from 1840 to 1937. The concepts of cultural imperialism and nationalism are central to this study, to understand how the two interact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in China.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ultural imperialism model is ineffective for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of missionaries on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subsequent transformation and indigen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in modern China. More precisely, the way in which Chinese nationalism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resisting, selecting, and reshaping the cultural products (moder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evidences a process that was an active negotiation, rather than a passive consumption, of Western culture. This said, Christia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rogrammes had long-lasting effects on how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became the way to define ‘modern’ bodies as they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wider education programme of modernizing China under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3.
高校开设街舞课程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远蓉 《体育学刊》2004,11(3):74-75
街舞是西方现代社会文化的产物,舞者洒脱宽松的衣着,利落多变的动作,强烈的音乐节奏,营造出震撼的动感,充分展示了现代青少年无拘无束、勇于创新的精神特质。将街舞列入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现代史三次中西体育之争的文化哲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哲学视野对近现代中西体育之争进行审视,认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较大的中西体育之争主要表现为五四时期新旧体育之争、20世纪30年代"土洋体育之争"和世纪之交的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碰撞.由于站在不同的文化哲学立场,文化保守主义者认为,中国体育发展应该坚持走本土化道路;文化激进主义者认为,中国体育发展应移植西方体育道路;文化折中调和主义者认为,中国体育发展应坚持走用西方体育来改良本土体育的路向.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移植"与"复兴"探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不难发现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让位于西方体育,这一结局虽然意味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移植”西方近代体育之后显得充实、丰富,但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衰落。学校是西方文明的输入口,学校也应成为东方文明的输出口。从实际出发,“复兴”民族传统体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运用当代先进的教育评价理论与方法,建立了中专体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定量显示每个教师教学质量的实际评价分值,评价结果置信度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阻碍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原因进行反思,指出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在借鉴西方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明显滞后,同时对目前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一些可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辩证的方法,试图从现代体育的生物性改造与中华养生思想之间寻找结合点,将中华养生与现代体育和谐地应用在体育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中华养生思想精髓,在中西方健康思想的碰撞中寻找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vast majority of social scientific studies of sport have been secular in nature and/or have tended to ignore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the religious aspects of sport. In light of this, a recent study has sought to encourage sociologists of sport not to divorce the ‘religious’ and the ‘sacred’ from their studies. In response to this call, the goal of the current essay is to explore how the conception of Christianity as ‘public religion’ can be utilized to help justify the use of a Christian sociological approach for studying the social scientific aspects of sport. After making a case for Christianity as public religion, we conclude that many of the sociological issues inherent in modern sport are an indirect result of its increasing secularization and argue that this justifies the need for a Christian sociological approach. We encourage researchers to use the Bible, the tools of Christian theology and sociological concepts together, so to inform analyses of modern sport from a Christian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