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任火的《编辑独语》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中、下篇。上篇以《编辑境界论》《编辑神圣论》等为核心,对编辑的精神文化做了阐扬。中篇以编  相似文献   

2.
《编辑独语》任火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任火先生撰写的《编辑独语》一书出版之后,在国内编辑学界引起一定的反响。对于书中提出的关于学术编辑问题的学理思想,同行们倍受启发而欢欣鼓舞。这一点,从高起元先生主编的《走向编辑灵魂的圣坛——放谈<编辑独语>》一书中所载七十多篇评论文章中可以看出来。与此同时,同行对  相似文献   

3.
任火先生所著《编辑独语》(下称《独语》)一书出版后,在国内出版界引起了反响,表现之一是2003年首次出版,2005年即再次印刷,这与许多学术性论著"一次亮相,不再登场"的萧条局面相比,可谓欣慰.  相似文献   

4.
纵观时下的编辑学著作,无不将编辑一般理论和实际编辑工作作为主要表述对象。任火先生的《编辑独语》(以下简称《独语》)也提到:编辑学的位置就是多维交叉点上的应用学科,应用是编辑学的基石,应用是编辑活动的根本属性。然而《独语》还在应用研究中让人感到一种希冀,  相似文献   

5.
最近,中国书籍出版社为河北理工学院学报主编任火出版了一本新书——《编辑独语》。"这部新作可分为三个阅读单元。上篇为作者从1995年—2002年陆续发表在《中国出版》等国内编辑出版类期刊上的23篇论文,其内容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在编辑学研究中大家经常关注的业务命题,如“编辑策划”、“编辑质疑”、“编辑发现”、“编辑选择”、“编辑创造”、“编辑风格”等。二是编辑自身的修养命题,如“编辑人格”、“名编辑”、“编辑忧患”、“编辑功利”、“编辑公德”、“编辑神圣”等。中篇的18篇论文为作者十几年编辑工作中审稿经验的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6.
道义相携 心灵相应——为《走向编辑灵魂的圣坛》而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难得读到动情书。从既不时尚风流,也不轰轰烈烈的编辑生涯中汲取诗情,更属不易。如今摆在案头的两本出自编辑之手的书:先前出版的《编辑独语》与新近出版的《走向编辑灵魂的圣坛——放淡〈编辑独语〉》,却实实在在叩动了自己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编辑境界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火 《编辑之友》1996,(5):36-37
编辑境界论●任火【唐山】当我提起笔写下这个题目时,心不禁感到微微有些震颤。我突然意识到,一次艰难而又畅快的精神跋涉开始了,探索编辑的精神境界,我的心灵将走进一座崇高、庄严的殿堂,接受一次使灵魂得以净化、升腾的洗礼。把自己定格在编辑的坐标上,生命便会迸...  相似文献   

8.
至苦至乐是编辑任火坐在了编辑的椅子上,便开始品尝那份属于编辑的酸甜苦辣。作为科技期刊编辑,为了严格执行科技期刊编排规范和各种各样的国家标准,我必须认真分辨一字符“─”和半字符“-”;认真分辨单键“─”与减号“─”,双键“==”与等号“=”,分枝键或;...  相似文献   

9.
任火 《编辑之友》1996,(2):41-42
论编辑的高峰体验●任火【唐山】1什么是高峰体验高峰体验(peakexperiences)是马斯洛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什么是高峰体验?马斯洛在《人性发展能够达到的境界》一书中说:“高峰体验一词是对人的最美好的时刻,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是对心醉神迷...  相似文献   

10.
编辑工作一二三———我的编辑工作经验●王建辉我做编辑工作才15年,和中青年编辑年龄相仿,并没有多少资格谈这个题目。什么叫经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我毕竟干了15年的编辑工作,经验还是有一些可谈的。要说我的工作经验,我把它概括为...  相似文献   

11.
论科技编辑审稿方法的综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科技编辑审稿方法的综合效应●任火在编辑学研究中,围绕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审稿方法问题,编辑界经过努力探索,提出了许多很有参考价值的审稿方法。笔者拟在此基础上,对科技编辑审稿方法的综合运用及效应做一点探讨。科技编辑的审稿方法是由科技论文的...  相似文献   

12.
任火是只叫鹰的鸟儿。那个东北秋天的周末,我摊开了任火的专著,不由得想起朋友安造计在一篇文章中的比喻:任火是一只鸟儿。  相似文献   

13.
论编辑的文化积累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编辑的文化积累意识任火【唐山】编辑活动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个是信息传播,另一个是文化积累。从目前编辑学的研究情况看,比较注重对信息传播的研究,而对文化积累的研究则有所忽视。笔者拟对编辑的文化积累意识做一点探讨。对编辑活动而言,文化积累包括信息积累。...  相似文献   

14.
编辑心灵的一朵奇葩──评《编辑心理学》张勤之薛鸿瀛同志的专著《编辑心理学》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我以喜悦的心情拜读了《编辑心理学》,教益匪浅。《编辑心理学》读后,我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有很高的价值。一、编辑心理学是研究编辑活动过程中,有关人员的心...  相似文献   

15.
论策划编辑的文化品格□任火“策划编辑”所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市场———一个以物质为载体的精神产品市场。这就意味着,“策划编辑”所面对的是人的精神领域,他所“策划”的产品必须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精神需求有低级与高级之分。低级需求属于人的...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中学教师,因爱好美术,有时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一点剪纸或漫画,投寄一些报刊。我遇到过不少好编辑,如中国青年报的《向日葵》副刊编辑、《河北文艺》美术编辑等,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作者诚恳热心,令人感动。特别使我难以忘怀的是《儿童文学》的编辑们。开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曾把一组剪纸寄给《儿童文学》。一周之后,稿子退回了,附信对我的作品从选材、构图到技法提出了详尽的意见,有几处还画了图,作了比较说明。收到这样的信,我高兴极了,这比刊登一篇稿子还有意义。一次,我借探亲之机访问了《儿童文学》编辑部。美术编辑杨永青等同志热情接待了我,说了不少鼓励的话。老杨同志还拿出纸、笔,边画边讲,从儿童的体型特点、动态,直讲到剪纸的刀法、技法。他是一位老编辑,但很谦虚地一再表示自己是门外汉。这种编辑作风,  相似文献   

17.
编辑如园丁     
编辑是我们通讯员的老师,通讯员的成长离不开编辑的关心和栽培。当我接连4次收到浙江日报颁发的《优秀(积极)通讯员证书》的时候,心里总会涌起层层热浪,由衷地感激《浙江日报)的编辑老师。 当了20多年的党报通讯员,确实尝到过一些编辑“高处不胜寒”的滋味,然而浙报许多编辑平等、真挚、亲切的作风却永远铭刻在心。1993年7月我给浙报《现代青年》寄去了《寻路》一文,接着又推  相似文献   

18.
科技编辑审稿的死角及其消除任火所谓编辑审稿的死角,是指那些在编辑审稿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又往往容易出错,以致造成审稿失误。概括说来,科技编辑审稿的死角主要是:1数学算式科技论文中常常出现数学算式,其中有些是较为艰深复杂的。相对而言,对...  相似文献   

19.
《编辑之友》1985年公开出版至今25年了,一直以倡导编辑科学研究、探索编辑工作规律、提高编辑队伍素质、促进出版事业发展为宗旨,努力在保持学术性的同时兼具实用性。《编辑之友》是我爱读的编辑出版专业期  相似文献   

20.
编辑苦乐     
正1946年,抗战胜利的第二年,我从大学毕业,有朋友介绍我先后到《文化月刊》和《文艺与生活》杂志去当助理编辑,这是我编辑生涯的开端。但为时较短,只干了半年,接触到一些有关编辑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很感乐趣。因为得到的是未曾有过的新鲜事物,学到许多不熟悉的文化技巧,一切不以为苦。20世纪50年代,有几位历史界的学人办了一份同仁刊物——《历史教学》,他们都年长于我,因为知道我当过编辑,邀我参加编委兼值班编辑,每三月一轮。那时还是铅排时代,值班编辑对组稿、编辑、排印、校对、发行等一系列工作都要熟悉,都要体验,一共干了10年,对铅排工作可说已经掌握。这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