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专业平均排名对学生进行分类,分析不同学生群体合作学习体验影响因素的共性与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合作学习体验具有显著的群体差异,且不同类型学生合作学习体验的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与同质性。其中,后天努力的学习观和同伴支持对不同学生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学习自主性和评分公平性对拔尖学生的合作学习体验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学习主动性对基础水平学生作用显著;中等水平学生除以上因素外,还受到批判的知识观和教师支持的显著正向影响。研究认为,应基于群体特殊性,鼓励学生以差异化的方式保持自己的参与水平和动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机制,实现合作群体的互补共赢。  相似文献   

2.
《河西学院学报》2016,(5):39-45
探讨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因素,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自我效能、感知行为控制、行为意向、使用行为几个方面,构建大学生移动学习行为模型.结果表明,行为意向和感知行为控制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使用行为;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具有正向影响,而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行为态度,而感知易用性对行为态度影响不显著;感知易用性会正向影响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有用性感知,自我效能会正向影响感知行为控制.  相似文献   

3.
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对西安交通大学3,125名一年级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分为“意义导向”、“再现导向”和“情景导向”三种类型,采用这三种不同方式进行学习的学生约各占学生样本的1/3。不同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其学习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要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其学习质量,就必须注意转变其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伴随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翻转课堂等概念的普及和发展,微视频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为研究大学生微视频学习的行为规律,以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UTAUT)为研究视角,对大学生微视频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和社会影响对大学生微视频学习行为具有积极正向的影响;行为意向对使用行为具有积极正向的影响;便利条件对使用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性别、年级、网络学习经验对研究模型中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状况以及其与专业承诺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学习投入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以及不同专业选择方式的大学生学习投入存在显著差异;专业承诺中的情感承诺维度和规范承诺维度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学习投入。建议可以通过提升大学生的情感承诺与规范承诺来提高其学习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自主学习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31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自主学习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内在目标、一般方法、学习控制、学习意义方面得分较高,在学习计划、学习求助、学习焦虑、外在目标等方面得分较低;大学生在自主学习上存在显著的专业和性别差异;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策略和总体都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大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有较强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参加体验式红色教育的373名大学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文本分析的方法,调查体验式红色教育中大学生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个体学习、团队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体验等方面的投入水平较高,且部分受学生背景特征影响,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认知、情感态度与精神信仰、意志行为与实践能力等方面获得了积极变化,学习投入各变量对学习收获有显著正向效应。建议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完善高校体验式红色教育体系;把握体验式红色教育的基本原则,促进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升华学生的学习收获,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学服务质量是学校所提供的教学服务满足大学生现实或潜在学习需求的特征总和。根据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教师教学质量和教辅支持质量。文章通过对1474名在杭普通高校在读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结构方程建模探讨了教学服务质量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状况。结果显示,教师教学质量一方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绩效,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学习投入间接影响其学习绩效;教辅支持质量并不直接影响学习绩效,而是通过影响学习投入间接影响其学习绩效;教辅支持质量对学习投入的正向影响高于教师教学质量。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高校要掌握学生对教学服务的真实感知,完善教学支持系统,提倡"以学定教"的评价理念,关注学生投入状态,动态调整教学和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问题式学习对学习者问题解决能力的作用效果,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有关问题式学习影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实验和准实验研究文献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发现:1)问题式学习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具有中等偏上的正向积极影响;2)相比于小学生和大学生,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效果更显著;3)从教学周期看,问题式学习的实验周期控制在2-4月内学生能力提升效果最显著;4)问题式学习对不同学科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逻辑推理性较强和重技能培训的学科效果更明显;5)在不同教学场域使用问题式学习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都起正向作用,且在普通教室使用效果最佳;6)不同评价测量均表明,问题式学习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有提升作用,其中问卷法反映出的积极影响最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问题式学习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思考和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1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构建大学生的认识信念影响学习过程的整体模式,揭示行动控制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认识信念对行动控制既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也通过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对行动控制产生间接影响;(2)大学生的认识信念对表层策略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深层策略存在间接的显著的正向影响;(3)大学生的认识信念对表层学习方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深层学习方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动控制在认识信念与深层方式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探讨父母学习期望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该影响过程中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个性化关怀的调节作用。使用学习期望、自我效能感、个性化关怀和学习投入量表,分两个时间点对华东地区两所应用型本科院校56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检验假设。结果显示:父母学习期望显著地预测大学生学习投入;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期望与学习投入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个性化关怀正向调节学习期望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也显著地正向调节学习期望——自我效能感——学习投入的间接关系。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从理论层面进行讨论,在实践层面提出促进学生学习投入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网络新技术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情况,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某学院2008级、2009级、2010级部分院系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使用及认同情况、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表现、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三个维度开展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对网络新技术使用频率高,时间长,认同其典型的Web 2.0特性;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表现了较强的主动性、参与性、协作性、共享性行为和意愿,受此特性的影响,大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问卷2011》,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比分析课程学习评价与不同学科本科生学习过程和学业成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课程学习评价与不同学科学生学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这种复杂的关系又因不同的评价方式和学习的不同方面而不同。其中,"论文/报告写作"对文科和社科学生学习的影响大于对理科和工科学生的影响;"教师反馈"对文科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投入的直接效应最大,对其学业成果产生的间接效应也最大;与考试相关的"考试内容"和"成绩排名"对理科和工科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投入的直接效应均大于对文科和社科学生的直接效应。因此,在本科教学中应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实施不同的课程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学习倦怠的关系,了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帮助大学生摆脱倦怠现状。采用了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对山西大同大学42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采用SPSS19.0进行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在学习倦怠方面,男女大学生在情绪低落因子差异比较显著,大学生是否健康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两因子差异显著;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两因子差异比较显著;(2)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总体呈正相关;(3)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学习倦怠。因此,(1)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易感到情绪低落;(2)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习倦怠程度越低;应对方式越积极,学习倦怠程度越低;(3)大学生学业自效能感对学习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应对方式对学习倦怠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学校教育中社会化学习的实证研究。然而,社会化学习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总体效果究竟如何?不同学习情境中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回答。对2012年1月至2022年6月国内外47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化学习对学生学习成效总体具有比较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SMD=0.468),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在智慧技能和言语信息学习方面的正向影响较为突出;学科与课程、教学方法对社会化学习效果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社会化学习在语言学、生物、护理等课程中正向促进效果非常显著,但在数学课程中可能对学习成效有负面影响;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的社会化学习效果突出;样本规模、实验周期、学段和信息技术对社会化学习效果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应用对西安交通大学2394名一年级工科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工科大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工科大学生的学生风格与其学习结果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学习风格的各个组成部分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另一方面,采用不同类型学习风格学习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是不一样的。这表明,工科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对其学习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要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就必须转变其学习风格。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接受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深入普及,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逐渐进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但实践中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应用情况与其对移动设备的热情并不匹配,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接受和运用不足现象严重。到底哪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接受移动学习?关于移动学习的采纳与接受,已有的研究主要采用技术接受模型(TAM模型),试图探究影响一般社会群体接受移动学习的因素。TAM模型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拓展的技术整合和接受理论模型(UTAUT模型)在信息接受模型中具有更好的解释力。以UTAUT模型为基础,利用问卷调查和多元回归分析对北京师范大学学生的研究发现,成就价值、绩效期望、使用经验、感知娱乐性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对大学生接受移动学习有显著性影响,因此应从加强校园宣传与环境建设、改进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等方面,提升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为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提高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方法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王鑫强和游雅媛等人编制的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和彭绍玲编制的学习投入量表进行调查,共收集到296份有效问卷,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和学习投入水平中等。通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在是否为学生干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学习投入在年级和是否为学生干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后发现生命意义感与学习投入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生命意义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探究大学生学习适应与学习压力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采用SPSS17.0对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结果与大学生学习压力量表的结果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学习压力呈显著的负相关;不同年级学生学习压力的总分与学习适应性各维度的相关存在较大的差异;女生学习压力与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适应总分的相关程度高于男生,男生学习压力与环境因素的相关程度高于女生;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压力的总分与学习适应性各维度的相关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法对西藏高校共2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西藏高校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并针对其学习倦怠现状提出改进策略。结果发现:(1)25.8%的西藏高校大学生存在学习倦怠;(2)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学习倦怠的行为回避、成就感低2个维度及学习倦怠总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3)学习倦怠影响因素中的个人及人际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对学习倦怠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可以解释学习倦怠总变异量的64.4%。建议从学生个人、社会、学校层面改善西藏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