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课堂提问的作用 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魏书生、宁鸿彬等都十分重视课堂提问.于漪曾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伴随我的是‘为什么'?‘怎么样'?‘何以见得'?‘有何根据'?"她是如此的重视课堂提问,这是为什么?因为课堂提问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宁都县第三小学坐落于宁都县梅江镇瑶江村,东临梅江河,西眺翠微峰。校园占地面积23.9亩,建筑面积6461平方米,是一所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品牌特色突显的学校,也是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江西省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江西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江西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宁都三小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打造‘情智教育'流派,构建‘生态课堂'模式"的办学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做亮"生态课堂、开放课程、雅行德育、情智文化"四张名片,以"情智和谐"为主线,不断落实学生生命发展和人格健全教育。  相似文献   

3.
正1月10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广西‘乡土情深'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在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民族广场举行,自治区18个部委办厅局参加,内容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宣传和教育。自治区高校工委副书记莫锦荣出席活动启动仪式,并代表  相似文献   

4.
正有幸参加"黄河之声"全国小学语文观摩会,聆听了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谈礼貌》一课。听后感触颇深。这不正是我苦苦追寻地语文课堂吗?课堂上让学生读书,写作。把课堂还给学生,摒弃教师繁琐的对课文的分析,无休止地问。让学生课堂上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写作。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说简单点两个字‘读'和‘写'说复杂点四个字‘多读'和‘多写'。"已过古稀之年的于老师,在课堂上蹲下身来教学生一笔一画写字,一句一句领读课文,让学生在课堂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课文,没有对课文进行分析,更没有说教,可是在表演和写作环节,学生却表演得淋漓尽致,写得有声有色,这难道不是读书的收获吗?  相似文献   

5.
对于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有时最简单的训练往往是最有效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改变教  相似文献   

6.
崔峦老师曾经说过:"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我们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最高教学境界,我们更要追寻教师那种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淡泊名利,无私‘忘我'的心."崔老师无疑是在告诉我们——真实才是课堂的生命.语文课堂应该是真实的,应保持一颗平常心. 一、从自主探究中感受真实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活动,教师无疑应认真地做好教学预设,以保证课堂运作的有效进行.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更多地考虑自己怎样教得流畅,而很少会思考学生怎样才能学得主动.真实的课堂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7.
现今,许多人倡导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在评课时我们也常听到诸如"这节课‘语文味'很浓","那节课‘语文味'淡了些"的评价."语文味"已然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那何谓"语文味"?怎样的课堂才算具有浓浓的"语文味"?笔者试图透过几位名师的精彩课堂,明晰"语文味"的概念,探寻"语文味"在课堂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正>当下,课堂变革要充分发挥作用,开展基于班级教学的真学习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真学习是相对于虚假学习而言,后者是指"教师只看到‘习得的结果'(如答案、分数、作品等),而忽视‘学习的过程',导致学生‘虚学习'"。真学习则赋予学习以真正的价值,是有深度的学习。就学习过程而言,真学习是学  相似文献   

9.
汤勤 《时代教育》2009,(10):194-194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视生成性教学,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升学习化学有效生成,可以通过变以"‘师'为中心"转向"‘生'为中心"变"以知识结果为主"转向"以探究过程为主"变"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提高素质为主"变"灌输式"为"引探式",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等策略构建新的课堂形态.  相似文献   

10.
莱阳市积极开展争做‘梨乡好人'、建设‘尚德梨乡'"主题活动,全面深化"四德工程"建设,巩固壮大社会主义道德主流。在这一过程中,先进典型宣传工作对于莱阳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是一个有预设、有生成的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过:"对教师而言,如果将其教学工作任务进行高度的概括,我们就会抽取出两个最核心的要素——‘教什么'和‘怎么教',即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在新课程改革中,更需要把握"生成"和"预设"之间的平衡,在平衡中寻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数学定理是逻辑推理的重要依据。在定理教学时,教师的"预设"首先要考虑如何从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2.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中互动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成为学生资源的激发者,而且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生成的‘重组者'和动态生成的‘推进者'。因此,为了有效地促进和把握生成,我们教师应及时发现、捕捉来自学生的有研究价值的信息,机智地激活、运用这些课堂生成中的动态资源,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让课堂的精彩不断呈现,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  相似文献   

13.
正复习课怎么上?我们运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构建了一个课堂操作模型,分别为"梳理‘双基'""研究重点""拓展应用"三个活动环节组成。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成果,牢固掌握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揭示提炼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迁移应用到语言实践之中。下面以苏教版六下第五单元复习课为例,谈一谈我们的做法。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感悟人生。课题有《天游峰的扫路  相似文献   

14.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100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山西省教研室武振江老师指出:"对于学生的答问,不分是非,漠然置之,或者不实事求是地进行鼓励,‘真好!'‘真棒!'‘好极了!'不绝于口.学生听多了.觉得淡而无味."可见,"高帽子"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给学生戴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跟北京话相同的‘再1'"、"跟北京话基本相同的‘再1'"、"跟北京话不同的‘再2'"、"‘再1'和‘再2'的区别"4个标题下,分12小节,翔实地分析描写了德州方言副词"再"的意义和用法.同时说明与北京话的异同,并且讨论了德州方言"再1"和"再2"的区别问题.  相似文献   

16.
活动报道     
邀妈妈共行,与母爱同步——"欢恩宝"关爱准妈妈,欢送"三重厚礼"活动美恩乳业一直致力于做中国宝宝和妈妈最值得信赖的伙伴,现特面向所有妈妈宝宝推出"‘欢恩宝'关爱准妈妈,欢送‘三重厚礼'活动",以馈谢广大妈妈宝宝对"欢恩宝"的支持与喜爱。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理解和实践新课标过程中出现大面积‘走偏'的现象.比如讲<祝福>,有的教师要求学生组成‘侦探小组',分头搜寻加害祥林嫂的罪魁祸首.课堂上热热闹闹,但用于学生感悟语言、感受文章底蕴的有效时间不多.在教师的‘启发'下(无非是告诉学生要拓宽思路,畅所欲言),有的学生指出<背影>中的父亲攀越站台是违反了交通规则……我认为,语文无论怎样改革,也不应脱离文本,而文本的核心是语言,语文是训练学生吸收、加工、输出语言的根本.不能把‘语文'讲成‘非语文'."  相似文献   

18.
李吉林认为:"教育之‘情境'实质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吉林提出的情境使学生的空间不再是一个自然状态下的生活空间,而把它变成了一个富有教育内涵的、充满乐趣的生活空间.所以,教师要用尽一切办法让情境走进课堂,使课堂充满生趣.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看来,立足于语文教材,并从文本的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中,获取具有促进儿童生命成长价值的核心语词即‘主题'。其体验、发现的过程称之为‘主题教学'。这里的‘主题'不同于教材编辑中以‘主题单元'形式出现的话题……‘主题教学'以‘立人'为核心,由主题‘牵一发',‘动'教材知识与能力体系的‘全身'……一句话,主题教学,坚持以儿童生命价值为取向,指向人内在的言语与精神生命成长。"(窦桂梅博文《朝向"伟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习惯这样提问学生:"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而在不久前的一节公开课上,一位教师却这样提问学生:"谁想回答这个问题?"而且笔者发现,大部分想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机会."‘能'与‘想'有什么区别?""这样提问有什么好处?"看似简单的一个字的变化,引发了笔者对课堂提问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