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人们能够完成交际是因为充分利用了词的意义。词典记录的意义是固定的,静态的,而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动态的,需要考虑语境的诸多因素。在特定的情况下,语境能赋予词新的意义。理解新的词义时,不能被词典上的固定意义所牵绊,应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词义。本文以一则成语为例,解释语境对词义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田晓琳 《文教资料》2005,(25):173-174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丏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以看出语文教育大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培养。所谓语感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受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语感的培养呢?一、在语言文字的感悟中培养语感在教学中,要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感悟文中词语的含义,形成初步的语感。词的意思往往有词典意义和语境意义的区别,词典意义是指该词的一般意…  相似文献   

3.
“何处”在人们的意识里一般表示“什么地方”的意思,但是,它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也可以表示“什么时候”的意思。这是因为一个词除了有字面意义外,一旦用于一定的语境,它便被赋予了语境义,语境义长期对该词的作用,新的意义也就产生了。根据语境.我们可以判断一个词在使用时的具体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结合语境理解语词的特殊含义,训练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在特定语境中,有些词原来的意思已被转化、引申,或被赋予新的内容。要准确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就必须结合语境分析,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写作背景,以及文中人物的心态、性格等来考虑。  相似文献   

5.
一、结合语境理解语词的特殊含义,训练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在特定语境中.有些词原来的意思已被转化、引申,或被赋予新的内容。要准确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就必须结合语境分析,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写作背景,以及文中人物的心态、性格等来考虑。  相似文献   

6.
一、结合语境理解语词的特殊含义,训练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在特定语境中,有些词原来的意思已被转化、引申,或被赋予新的内容.要准确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就必须结合语境分析,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写作背景,以及文中人物的心态、性格等来考虑.  相似文献   

7.
据说,法语appfivoser一词是“驯养、驯服”的意思,见到这个词,我们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到驯兽师调教下的狮子、家养的禽类……那些征服与被征服的过程和征服者胜利、被征服者归顺的结局。但是,字词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犹如被置入万花筒里的彩色碎片,在万千变化的图案中使你不得不惊叹它潜在的魔力。当圣埃克苏佩里把appfivoser一词嵌入自己的故事与语境时,它亦不再是词典里依次排列略显干巴的注解。  相似文献   

8.
考点指津1.“文中”指一定的语境中。这个“语境”可以是全篇,也可以是词语的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照搬词典中诠释的、很规范的静态的意思,而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意思,或联系上下文,对词语加以揣摩,领会其特定的内涵和表达作用。“重要”,一般是指所处关键位置。“含义”,指多义词在文中被规定了的那个义项,即词语的特定表达意义。2.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  相似文献   

9.
说“雪藏”     
近年来,“雪藏”一词频繁地出现在报刊、网络上,如某明星被雪藏,某球队主力被雪藏,某产品被雪藏等,但在一般的词典上却很难查到这个词。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来自何处呢?  相似文献   

10.
据说,法语apprivoser一词是“驯养、驯服”的意思,见到这个词,我们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到驯兽师调教下的狮子、家养的禽类……那些征服与被征服的过程和征服者胜利、被征服者归顺的结局。但是,字词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犹如被置入万花筒里的彩色碎片,在万千变化的图案中使你不得不惊叹它潜在的魔力。当圣埃克苏佩里把apprivoser一词嵌入自己的故事与语境时,它亦不再是词典里依次排列略显干巴的注解。  相似文献   

11.
在此教倒中,教师并没有满足于词典上对“雪中送炭”一词的解释,而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领悟“雪中送炭”。这样,把词语训练和阅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时有了具体的情感、体验,他们在涵咏中养成语感。由此发展起来的语言能力具有整体  相似文献   

12.
随着赵本山的小品《卖拐》的成功上演,“忽悠”一词很快成了流行语,意思相当于蒙骗,哄骗,而《现代汉语词典》中它的意思是方言,表示晃动。似乎和流行语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实际生活当中,它也常常被人用来自谦,表示自己水平不高,使别人受了蒙骗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语境由词构成。词进入语境时,它本身具有自己的特定内涵意义及一定的语法意义。但是,当我们在理解、掌握这些词时,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这些词的功用尤其是意义并不全如词典中所解释的那样,有时甚至完全不一致,这样就导致了词语意义复杂性。基于此,在理解运作词语时,我们就要综合考察词的内外因素。一位作家说过:“语言妙在于运用,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下面我们先讲默读能力培养的第一项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语言一经使用,便成了言语,便成了动态的语言,便成了处在环境中的言语,便与所处环境中的其他言语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便与其他言语构成了上下文的关系。由于词的上下义的关系、一词多义的现象、词的同义和反义的关系以及修辞的运用.言语的意义往往是由语境确定的,受到语境的制约,并得到语境的补充。也就是说,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与上下文的联系中,语言才能显示其具体的意义,才能确定其特定的意义。语言环境为确切理解语意提供了基础,还为语意提供补充信息。脱离语言环境,很多时候是无法理解具体言语的意思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奥运吉祥物     
《小学生》2008,(1):F0004-F0004
奥运会吉祥物(Olympic Mascot)一词,源于法国普罗旺斯语Mascotto,直到19世纪末才被正式以Mascotte的拼写收入法文词典,英文Mascot由此而来,意思是能带来吉祥、好运的人、动物或东西。  相似文献   

16.
“意思”一词,很平常.《现代汉语词典》有5种注释.本意是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思想内容.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意思”这词在实际运用上,它的意思也发展了.  相似文献   

17.
语境,是“语言的环境”的简缩语,就像人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一样,语言和“语言环境”之间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汉语中的词,有的有多个意义,但是一运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就只有具体的一个意义了.因而要使所表述的意思明确,消除歧义,就必须明确语境;不能根据词典里的词条所示之意去理解,或根据人们惯常的说法去解释.对于“明确语境,消除歧义”这一点,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而只执著于只  相似文献   

18.
正确理解文章中的单词或短语的含义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不使用词典而通过阅读上下文来推断生词词义的能力是一个合格的读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也是高考阅读测试检测的一种能力。英语阅读中要求猜测的单词的含义并非等同于词典中所标注的汉语意思,其含义随语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具体的解题中,不少考生在猜词的过程中,尤其对于代词、多义高频词的猜测,不善于把握具体的语境,断章取义,胡乱猜测,导致释不达意。  相似文献   

19.
《我和企鹅》是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是“用词要准确”。根据这一重点,在三篇讲读课文后的练习中都安排了相应的训练内容。如,读写词语、词语境空、替换词语比较意思等。《我和企鹅》则以“回答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说出作者用哪些词句来表达“我”对企鹅的喜爱。课文中写企鹅的词语,有的是生词,要通过查字典来理解其意思,有的虽然不是生词,但在文中有特定的含意,则要通过联系上下文才能正确理解其意思。词语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在整体认识课文的基础上恰当地进行分析和讲解。一、抓住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钟思琪 《广西教育》2014,(29):54-5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分别规定:"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义","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在理解词语时比较吃力。在练习和测试中,笔者提出"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教学要求,不少学生不是表述不清,就是不能切合语境中的意义,词语教学效率不高。为此,笔者尝试运用"分解——组合"的字理析词方法,引导、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