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记者是以采写新闻报道为主要职责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是一项宣传教育工作,这就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既要有开阔的视野,又要有科学、缜密的知识结构。因此,新闻记者的业务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新闻宣传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新闻记者是以采写新闻报道为主要职责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是一项宣传教育工作,这就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既要有开阔的视野,又要有科学、缜密的知识结构。因此,新闻记者的业务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新闻宣传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 这是一位新闻名家的写作经验谈。记者是作为读者的耳目而存在的。他的使命,便是让读者跟随自己的视野,见到他们个人视野以外的事物,使他们看到、感觉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在这里,记者不仅要在采访中亲至现场,而且要将自己的切身感受,即在现场动用一切感觉器官记录下来的第一  相似文献   

4.
采写新闻报道,要深入实地采访,多找当事人谈心。有时候还要多接触一些与报道有关的人和事,这样报道的思路才能开阔。 1987年7月,我去采写大学毕业生连长张殿东爱兵精武的事迹。当时,《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前卫报》等对此都已作了大量报道。怎样才能采访到有独到之处的材料?我苦思瞑想,一连几天走不出自己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前提,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一种职业性的调查研究.不少有经验的业内人士都有"新闻报道是七分采三分写"的体会,可见采访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自己对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和采访实践,我认为新闻采访对记者来说,要有"耳聪、目明、口巧、脑活、腿勤"等五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新闻记者的素质 新闻记者的基本任务是为新闻机构搜集和写作新闻报道。基本的活动方式是采访。职业特点是:同实际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同政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同群众有着最密切的联系,新闻记者若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思想敏捷,视野开阔,及时把握外界新的变化。懂得新闻政策,并能熟练地运用新闻价值观。要有敬业和献身精神。不仅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努力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要遵守新闻道德,具有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对一些不适于或暂时不宜公开报道的新闻素材,记者有责任写成内参或情况汇报,提供领导和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7.
“反采访”不是新鲜事物。毫不夸张地说,“反采访”与采访是孪生姊妹,形影相随,但是,“反采访”成为一股潮流,形成气候,逐渐进入新闻工作者视野,却是最近几年的事。“反采访”从记者的角度来看,认为采访对象越来越刁钻;而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看,则是他们越来越懂得自己话语权的重要,学会利用现有机制,合理合法地保护自己,避免不当新闻报道对自己的干扰和妨碍。[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学习的最后两年,我一直坚持新闻写作,觉得对自己帮助很大。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一、能拓宽视野,了解社会。过去,我们中学生对社会上的事情不闻不问,有时偶尔听别人谈社会上的一些事情,就感到好奇以至怀疑。后来为写新闻报道,经常到团场各连队去采访,对社会接触得多了,慢慢地开拓了视野,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二、提高了写作水平。以前,我最头疼写作文,总感到无话可说。经过两年来的新闻采写,把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感到有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前提,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一种职业性的调查研究。不少有经验的业内人士都有‘‘新闻报道是七分采三分写”的体会,可见采访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自己对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和采访实践,我认为新闻采访对记者来说,要有“耳聪、目明、口巧、脑活、腿勤”等五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肖渊 《声屏世界》2011,(9):36-36
采访要深入细致。记者对要采访的内容事先要心中有数,弄不明白的要向采访对象问清楚,特别是涉及到科技方面更不能一知半解。如有的记者去采访养蜂方面的内容,由于养蜂知识缺乏,又不愿认真现学,  相似文献   

11.
深入最可贵     
新闻报道要深入人心,一个基础环节是:采访要深入。深入采访是记者、通讯员最重要的基本功、能不能深入采访,深入采访的实效如何,是衡量一个新闻工作者业务素质良差、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志之一。行动以认识为先导。对于深入采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不妨絮语几点。一、深入采访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不可逾越的必需手段。所有的记者,通讯员都希望自己采写的  相似文献   

12.
暗访,就是不被采访对象事先知道的采访,也有人叫它私访。这种采访方式大大强化了记者的参与意识,强化了新闻报道的参与度,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好地发挥出舆论监督作用。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暗访不失为批评报道中一种采访好方式。那么具体讲,“暗访”又有哪些优势呢?暗...  相似文献   

13.
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客观情况的活动,它实质上是一种调查研究工作。那么记者如何完成一次高效率的完美的采访,如何提高自己的采访能力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基本环节:一、明确报道思想报道思想是新闻单位制定和执行的指导新闻报道的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大多数新闻采访现场时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即兴采访成为当下影响新闻报道质量的重要因素。即兴采访模式下,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并没有提前准备,这是一种为了满足采访现场需求而进行的采访,对采访者的新闻素养、采访技巧以及知识储备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此,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即兴采访对新闻报道的重要意义,提出有助于新形势下提高即兴采访技巧的有效措施,旨在为新闻报道在新时代焕发新动能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新闻采访在新闻写作中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新闻记者有能力去写好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这不仅关系到记者的职业素养,更跟记者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等有关。在实际的新闻采访中,记者要从多方面去努力提高自己的采访写作能力,这样才能有利于自己未来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于那些观众群体而言,就会更好地理解该篇新闻报道所要传达出来的意思,不仅对  相似文献   

16.
新闻必须真实,这对每个记者来说,已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了。然而,在漫长的记者生涯中,要做到自己采写的每篇新闻都完全真实,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采访来的材料是否真实,是决定新闻报道会不会失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初学新闻写作的朋友,都希望自己能够写出好的新闻作品,早日被报刊、电台采用。要达到这个目的,除了学习新闻采访、写作理论,在采访写作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外,还有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学会修改文章。 有些初学者写新闻报道,不重视在稿件质量上下功夫,而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报道中,采访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前提。采访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新闻作品的质量。只有在采访上下工夫,才能创作出好的新闻作品来。笔者结合以往的采访工作经验,下面就如何做好新闻采访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岂止是读书需要"源头活水",在常见的人物专访报道中,记者的采访提问同样也需要"源头活水"。人物专访比常见的新闻报道要详细生动,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记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人物专访中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需要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提前制作采访预案,围绕主题设计问题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常见的人物专访报道,记者要围绕主题精心设计问题,拟订采访提纲,制作采访预案。对于采访一些知名的公众人物,记者在事先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  相似文献   

20.
当记者已有十八个年头了。在采访经历中,一直沉浸在专题新闻报道中,有时很懒惰。多年的采访,我突然有了一种不曾有过的感动,而且越来越深刻:那就是在采访中,要更好地把握人性美、人情美,体现故事性、情感性。那我们该如何把握好人性美的专题新闻报道呢?一、深入观察记者必须到现场才能找到新闻。到了现场,我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而要调动自己的鼻子、舌头、手、脚和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