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技术兴趣”对教育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要由“技术兴趣”提升到“解放兴趣”。“解放兴趣”主要内容是:解放价值理性;解放专业自由;解放生命力量;解放师生关系。“解放兴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2.
作为质性的儿童数学课程,一直以来,仅仅注重让儿童获得结构化的系统的数学知识,形成娴熟的数学解题技能,由此形成了儿童数学课程领域的“技术兴趣”。一方面,它消解、祛除了数学课程本身应有的魅力;另一方面,它忽视了对儿童数学经验、数学学习方式和儿童在数学学习中生存状态的整体关照,遮蔽了数学教育的本体——儿童。“解放兴趣”的数学课程使儿童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解放与舒展,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儿童的数学“创造力”。从“技术兴趣”走向“解放兴趣”,是儿童数学课程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科研兴趣具有规范研究行为、激发研究热情、拓展研究思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研究生个体的学术成长至关重要。根据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理论,兴趣分为“技术兴趣”“实践兴趣”“解放兴趣”三个层面。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突出科研兴趣的价值引导,促使研究生从“技术兴趣”迈向“实践兴趣”,最终生成“解放兴趣”,并以“解放兴趣”为旨归,坚守理性研究,构建研学共同体,践行反思性实践。  相似文献   

4.
成长是一个过程,一定会伴随有转变。如何认识这种转变,是老师专业化成长旅途上首要的一步。哈贝马斯在《认识和人的兴趣》中将兴趣划分为技术兴趣、实践兴趣和解放兴趣三类。技术兴趣的核心是“控制”,它把环境进而把人视为客体,是通过合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解放兴趣则指向主体的诞生,其核心是对主体进行“权力赋予”,意味着“从外在于个体的存在中获得独立”。于是有专家呼吁教师专业化成长应从技术兴趣走向解放兴趣。试想,如果转变本身就成为一种享受,那么,老师的专业化成长则拥有了源于内心世界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张秀萍 《课外阅读》2011,(10):52-52
“兴趣”是孩子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全凭兴趣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教师只有事事时时关心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亲其教而信其道”,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广大教师都在积极响应。本文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从“自主”学习的本质意义、“自主”学习与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关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这三个方面,对如何开展“自主”学习作了积极的探索,着重阐述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开展语文“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些方法,意在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并希望能给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柏树平  何明清 《文教资料》2007,89(1):106-107
本文介绍了学者对“学习兴趣”的最新研究,重点阐述了“人—物”框架下的兴趣理论,提出了研究教师素质与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关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8.
如何激发学生愉快地轻松地学好英语,是每个英语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要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学习动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如果能把兴趣培养成为一种学习英语的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学习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愿、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成了英语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外许多实例告诉我们:兴趣使个人的潜在智商得以大大开发与展现,牛顿、张衡、爱因斯坦、陈景润正是从小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兴趣是推动人类寻找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  相似文献   

10.
兴趣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发,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兴趣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我们老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而且是从小就开始。  相似文献   

11.
史理 《培训与研究》2008,25(6):39-41
“利益”一词无时无刻不对人产生巨大影响,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不仅孕育着一切矛盾的萌芽。同时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和出发点。本文认真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利益”问题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并逐步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范畴的历史过程,对马克思利益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作了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12.
从环境保护的涵义和构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出发,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的重要意义.阐述作为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师如何在高校普通大学生、理工科化学化工生物类大学生、环境科学类大学生中渗透环境保护理念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了解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以及兴趣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体育兴趣和动机是影响学好体育知识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兴趣是体育行为的基础,学生一旦产生了强烈的体育兴趣,就会对体育活动乐此不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体育兴趣,遇到困难也会自觉克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锻炼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论专业英语语法教学中趣味性因素的注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业英语语法教学一贯因其单调、乏味的特点而使学生敬而远之,导致这种结果与对语法教育的错误定位是息息相关的。本文从大学专业英语语法的正确定位出发,提出语法教学的趣味性因素注入对语法教学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的兴趣和情绪能够影响人的认知活动和学习的主动性,当情绪越高涨,兴趣越浓厚时获得的教学效果就会越丰富。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现代教学的必要手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音乐教学而言,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完善音乐课堂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于周民 《天津教育》2021,(11):87-88
高中语文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与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在根本上确保学生积极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才会真正以求知的状态去了解知识并认真学习。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还应注重教学自身的实效性,单纯追求教学不可取。对此,本文将着眼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简要分析调动学生兴趣的有关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是我们基于当代教师教育理念开发的一门以“教会学生像职业教师那样思维”为基本宗旨的课程。该课程是一门新课程,也是我们政造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一次实践。就该课程开发过程及课程实施效果、困难、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等方面做一些有益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的生命不断成长,使人"成人".然而目前的教育使人成为"器"或者"工具",使人背离了"人的生命成长轨迹."阳光体育对学生的生命成长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