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处于同一语义场两端的一对词叫做反义词,它们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本文以"上""下"为例,通过分析"上""下"这对反义词不平衡的表现、原因来窥探整个反义词系统的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2.
“死”“活”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组反义词。本文以该组反义词为研究对象,从词义、构词形式、构词方式等词汇层面对其不对称现象进行描述和研究,并揭示这组反义词不对称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3.
“爱”“恨”是一组对称的反义词,但在语言的使用中,“爱”“恨”却是不对称的。从具体调查来看,“爱”“恨”的不对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层面、句法成分层面以及语义层面。基于此,在探究“爱”“恨”不对称表现的同时,阐释“爱”“恨”不对称现象产生的原因,以期对反义词教学及对外汉语教学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莉莉 《学语文》2012,(3):65-66
"上"、"下"二词在现代汉语中作为一对反义词,在使用过程中经历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上均有所体现。由于反义词存在的不平衡现象,以及这两个词语法化方向、程度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一、阅读提示 从文题上(尤其是副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以“深”与“浅”这一对反义词为例,介绍学习词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的一篇说明文。作者采剐举实例的说明方法,按总分式结构展开说明。 第一段即第一部分,介绍掌握词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语段仍按总分式结构分两层介绍,中心句是“真正掌握丰富的词汇,必须下番功夫”。如何下苦功?作者按由浅入深、依次递进的逻辑顺序,用“第一”之类的序数词标志语,介绍了三个具体方法、步骤:理解词义,这是学习词汇的第一步;了解相近的同义词,这是进一步的扩  相似文献   

6.
由于词的多义性 ,几乎每个词都可以和其它的词在不同的关系上对应起来 ,而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从而使语言的词汇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正是因为这样 ,就有可能从其中任何一种对应关系着手来观察词义的现象。你可以从同义方面的对应关系来了解词义的“异、同、反” ,而本文也可以从反义方面的对应关系来阐述词义的“反、异、同”。1、“反”与“同”的关系一个词的反义词有多有少。如果若干个反义词之间在意义上是同义关系 ,那么这些同义词群就从相反的关系表明那个反义词在意义上是单一性的。如 :come来  go去 leave离  com…  相似文献   

7.
通常所说的反义词即是指意义相反的词,着眼其“异”,其实反义词不仅有“异”的一面,还有“同”的一面。反义词中的“同”,即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领域,“同”是构成反义词的基础。同时在共同的意义领域中它又有对立的一面,“异”是“同”中的对立关系。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反义词是同与异的对立与统一。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有些互不对应的古怪而又有趣的现象,譬如“大”和“小”是一对反义词,“多”和“少”也是一对反义词,照理下边的对应式都应成立;a.大量小量 b.多量少量但我们常说“少量”却不说“多量”,相反地却说成“大量”。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9.
有位老师讲到小语第四册“归类识字(二)5”中“简单——详细”一组反义词时,先从“详细”一词中分出生字“详”进行教学,再讲“详细”的意思,一切都按备课笔记上的内容顺利进行着。刚要转入另一组反义词教学时,突然一个学生举手发言说:“老师,简单的反义词是复杂,这是上学期我们学的,这一课怎么又说简单的反义词是详细呢?”  相似文献   

10.
"冷""热"是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的一对反义形容词,目前尚未发现关于这对"温度类"反义词的专门研究。本文通过对比前人"大小类"反义词的研究成果,以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对"冷""热"这对反义词从词汇、语义演变和句法三个层面的不对称进行具体描写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谈英语同、反义词教学中的“反教”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反教”现象, 就是说, 教师运用英语同义词或反义词教学法对学生的词汇学习有时会产生负效应, 因为大多数同义词或反义词之间不但具有共性, 同时又有许多区别。它们之间的共性增加两词之间的联想, 而两者之间的区别又互相排斥和干扰, 这就使学生容易产生词义的交叉联想, 或者区别两词的难度增加了词汇学习的负担和难度。  相似文献   

12.
反义词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论反义词之“反”反义词是以词汇意义的相反或相对为基本特征的一种词义现象,它是客观事物或现象的相互对立在词义中的反映,简言之,反义词的性质特征表现为一个“反”字。但是人们在定义反义词的性质时,往  相似文献   

13.
鲁六 《语文知识》2007,(2):48-52
《荀子》反义词共457组,其中单音节反义词占绝对优势,这与上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的情况相一致。语法类型比较单一,主要分布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种词类上,形容词最多。这是由反义词的形成条件决定的结果,也是汉语反义词词类分布的普遍规律。《荀子》反义词在对应关系上存在不平衡现象,这种现象又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  相似文献   

14.
说“词”     
通行的“词”实际上指两种词汇单位 :词位变体和词位。词位和词位变体处于词汇系统的不同层级上 ,前者是词汇基本单位 ,由词汇材料成分构成 ;后者由词位变体构成 ,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词场 ;在词汇系统中 ,后者位于前者的上一结构层次。弄清“词”的所指 ,对词位理论、词汇系统理论、词类理论的建立健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和”与“或”都常用作连词。在一些方言里,读音又相近,故有时容易因混用而弄错。如:一次语文考试,有一题是:“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有的同学对所列每一词语,既写同义词又写反义词。结果,多花费了时间,还因审题不准、部分答非所问而影响了成绩。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对“和”与“或”的不同用法不甚明了或有所忽略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休戚”是一对反义词.“休”是“吉庆、欢乐、福禄”.“戚”是“悲伤、忧愁、祸患”。“休戚相关”指喜忧、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语出《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为晋休戚,不背本也。”是说晋厉公当权的时候.他怕王族公子争权作乱.  相似文献   

17.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叫做反义词。反义词是客观事物矛盾统一现象在词汇中的反映,它属于同一意义范畴,当然也应属于同一词性。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我们遇到的通常是给既定的词找出反义词。但有些课文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句话中常使用一组反义词。因其属于同一语境。  相似文献   

18.
<正> 通常我们认为,汉语的“反义词”和英语的“antoym”是等值的。“反义词”常被译作“antonym”,“antonym”也常被译作“反义词”。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国内一些语言学家对“反义词”的定义和几本英语辞典“antonym”的解释: 反义词是意义相反的词。(符淮青) 反义词是意义相反或意义对立的词。(谭全) 彼此涵义相反或相对的词是反义词。(孙常叙)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互为反义词。(孙静) 语言中词汇意义互相矛盾,对立的词就是反义词。(胡裕树) 反义词指一组词之间存在着相反或相对的现象。(张志公) 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叶蜚声)  相似文献   

19.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它们是客观事物矛盾对立现象在词汇中的反映。小学统编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反义词,教好反义词,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我们祖国丰富多彩的词汇,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上杭县实验小学王育璋老师上的一节《画》(语文第二册第20课),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认识事物能力的结合上有其独到之处。首先,她指着黑板上的挂图叫一位同学上前听听图上流水的声音,然后问,听到水流的声音吗?学生说“没有”。接着,王老师又问,“没有”可以用书上什么词代替?经过一番议论,找到了诗中“近听水无声”的“无”就是“没有”的同义词。王老师又叫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上,该学习生字“掰”了。认读字音、识记字形、分析字义,我正按部就班地边引导边讲解,学生马小华忽然站起来问:“老师,‘掰’有反义词吗?”是啊,“掰”有反义词吗?说实在的,我还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为避免尴尬,我稳了稳情绪,又把皮球踢给了马小华:“你说呢?”“我想‘掰’应该有反义词。”马小华扑闪着眼睛说。“哦?说来听听。”此时我已无力控制课堂,只能任其发展了。“‘掰’的反义词与‘掰’的结构相似,两边各有一个‘手’字,中间应该是‘分’的反义词‘合’字,它表示双手合拢的意思。”马小华边说边做了一个两手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