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每一位工作在一线的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不单学习差而且纪律差,有时甚至严重扰乱班级的教学秩序。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后进生。其实他们并不笨,只是才能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因此又被称为潜能生。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对潜能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即用教师的爱激励他们进步。  相似文献   

2.
从教7年来,所教的学生不算太多.而被界定为“差”的学生却不少。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学生基础本身较薄弱,“优生”实在太少。如果都这样非得划一条明晰的线,那教师只能悲观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称谓.或许效果会不一样。我把他们称作“潜能生”。用以取代长期以来对“差生”的称谓。意思是说,这些学生也许某学科成绩不太好,  相似文献   

3.
从教7年来,所教的学生不算太多,而被界定为"差"的学生却不少。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学生基础本身较薄弱,"优生"实在太少。如果都这样非得划一条明晰的线,那教师只能悲观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称谓,或许效果会不一样。我把他们称作"潜能生",用以取代长期以来对"差  相似文献   

4.
毛新娥 《考试周刊》2009,(39):201-201
树有高矮,物有美丑。一个拥有几十个学生的班集体中难免存在暂时落后的学生,潜能生的转化历来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程”,那么究竟如何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怎样找到做潜能生工作的突破口呢?  相似文献   

5.
朱方 《学周刊C版》2010,(3):89-90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有少数学生掉队,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进度,这样的学生被称为“潜能生”。笔者试图探讨出现“潜能生”的原因,并且找出转化“潜能生”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所谓“潜能生”,是指一个学生的学习、体质、思想品德等方面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和水平,还须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这类学生的存在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师们都感到棘手。但这类学生的存在又是客观的,如果教师只是抱怨、冷落、歧视他们,他们就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这是很可怕并且很可悲的。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下一天一天长大。教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而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并没有按预期的方向发展:上课不注意听讲,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考试成绩停滞不前,学习兴趣不浓:更有甚者,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经常出言不逊,满嘴污言秽语等等。这类学生往往被我们错归入“差生”、“后进生”之列。其实这种称谓极不恰当,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常常会是一个体育高手:一个品行不佳的学生,往往敢于尝试.在技能操作方面很有能力。因而我们应把其归为“潜能生”。只要我们予以正确的引导,“潜能生”会发出金子一样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黄淑珍 《成才之路》2012,(21):82-83
潜能生转化的研究是我的研究课题.自确立课题研究以来,我经过认真调查发现,潜能生中真正智力差的只有个别几个。大部分学生是因为行为习惯较差造成的。而导致这些原因的症结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小皇帝”“小祖宗”基本成了他们的代名词,他们中的多数人是爸爸妈妈惯,爷爷奶奶也惯。为了帮助儿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心理,树立自信心,增强孩子的耐受挫能力,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9.
付平顺 《辅导员》2009,(12):38-38
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都有所差异。虽然是同一个老师教,有的学生接受知识快,而有些学生,老师强调十遍八遍,他也掌握不住。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优秀生”和“潜能生”。作为教师,应当正确地对待和认识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在调查中研究,在研究中寻求促使“潜能生”上进的方法,不让任何一位学生掉队。  相似文献   

10.
陈治见 《教师》2011,(18):72-72
在教育教学中,由于受家庭、社会环境、遗传、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已有的学习方式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千差万别,有的行为敏捷,一点就通;有的却反应迟钝,一窍不通。在教学中我们将后者类型的学生称为“潜能待开发生”,怎样转化“潜能待开发生”,如何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是教师们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在教学当中应当如何关注他们的学习呢,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潜能生转化问题是教育教学工作中最棘手问题之一,做好潜能生转化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之重. 一、转化潜能生,教师要先转变观念 潜能生往往指的是学习成绩欠佳,纪律性不强这一类学生群体.他们除了有的存在智力的缺陷,不能正常地接受和掌握知识之外,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因为某种原因造成的学习障碍,表现为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因而影响学习成绩,违反纪律.因此,我们教师在工作中往往视潜能生为另类,剥夺了他们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我们知道,一旦被贴上潜能生的标签,他们将终日处于老师和同学的特殊"关爱"中,或歧视、或刁难、或撒手不管,即使是善意的关爱,也会使潜能生的心灵产生些阴影.  相似文献   

12.
所谓潜能生,是指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表现较差,但还大有潜力可挖的学生,即所谓的"差生"。潜能生的转化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潜能生转化必须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和潜能生自身四位一体的合力作用,着力端正潜能生的学习态度,使之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指导他们不断克服心中的厌学、弃学心理和情绪。这样才能使潜能生的转化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一些学困生被忽视了,被教师认为是“累赘一族”,不去或极少去关注他们,一次次失去了有效开发他们潜能的机会,致使他们一步步落后下去,使得广大“潜能生”最终成为“无能生”。但站在教师的角度认真思量,在我们一次次对他们失望的同时,也充满了一次次的期待,只要我们坚信他们不是无药可救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特殊群体:潜能生,即所谓的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不赞同”。为了啃下这块“骨头”,我校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了以班主任为主,学校教导处、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班干部为辅转化潜能生的教育模式,即“1十4”教育模式,实践证明,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我校潜能生转化工作已经走在了同级同类学校的前面。  相似文献   

15.
郭树生 《上海教育》2007,(2A):110-111
“潜能生”,是一个名称的改变,更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改变—— 最近,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潜能生”,用以取代长期以来对“差生”的称谓。意思是说,这些学生也许在学科成绩上不太好,但在其他方面有诸多潜能未能被开发和挖掘,需要教师和家长花更多的精力、寻找更好的方法去引爆这些学生潜能的最佳点,打开学生最易开启的那扇窗户,让这些原来的“差生”展示从来没有发掘出来的才能,品尝成功的快乐,产生不断追求成功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老师要积极、主动地了解潜能生。课堂上应多关注他们,回答问题要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多鼓励,消除他们不敢积极发言,恐怕说错,让人家耻笑的自卑感。教育学生本身是一种繁重的工作,而辅导潜能生的工作却更繁重,更需要老师的耐心。多年来笔者对潜能生的辅导采取“一查、二补、三促”的办法。“查”是调查了解每个潜能生的情况,摸清底子,好对症下药;“补”是及时对他们学习中的缺漏进行补习;“促”是督促他们认真听课,完成作业,端正其学习英语的态度,调整学习英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把“差生”、“后进生”等帽子戴在那些在学校里学业成绩不如人意的学生头上,认为他们“笨”、“智力差”、“没出息”。近来我们通过调查,事实并不如此。多数人由于某种原因,致使学业相对落后,而他们其他方面还是有很大潜能的,所以我们称其为“潜能生”。“潜能生”是“假性差生”.并非愚笨.他们的智商都属正常范围。本文笔者通过交谈、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手段.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潜能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其的心理疏导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把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的确,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应全身心地去热爱每一个学生,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潜能生。潜能生有两类:一类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一类是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当他们的表现达不到老师的"标准"时,我们采取怎样的方法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潜能生”,用以取代长期以来对“差生”的称谓。意思是说,这些学生也许在学科成绩上不太好,但在其他方面有诸多潜能未被开发和挖掘,需要教师和家长花更多的精力,寻找更好的方法去引爆这些学生潜能的最佳点,打开学生最易开启的那扇窗户,让这些原  相似文献   

20.
方贵斌 《成才之路》2013,(27):32-33
每个班级都会有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们被称为"潜能生"。"潜能生"的转化一直是教师们最费心思的工作,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总结了几点关于如何转化"潜能生"的策略与方法,以培养他们成为有用之才。一、更新教育观念,关心爱护"潜能生",激发"潜能生"想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工具学科,数学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数学学习得好与坏,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