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晨辉 《大学生》2021,(4):90-91
我是一个喜欢逛博物馆的姑娘,看到博物馆就像着了迷。美国的高校一般都有博物馆,博物馆中陈列着各个国家各式各样的文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属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和耶鲁大学艺术画廊了。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算得上是全世界大学博物馆中数一数二的,其馆内藏品超十万件,囊括了美国艺术、欧洲艺术、亚洲艺术、非洲艺术、古地中海艺术、印第安艺术以及现当代艺术风格的各类摄影、印刷、绘画、雕塑作品。  相似文献   

2.
萨空了的艺术理论集中体现在《科学的艺术概论》中。论著就建立艺术哲学的必要性、艺术和美的一般常识、艺术与社会的关联、新艺术建设的启示、艺术遗产的批判接受及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等问题做了系统阐释,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为从事文艺研究的学者们留下了宝贵的借鉴材料。  相似文献   

3.
《艺术》课程是教学改革当中产生的新型课程,它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强调艺术教育的创新精神,打破了传统艺术教育分科的界限,在艺术学习和实践当中注重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不同艺术门类的融合,最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的整合发展。文章主要对综合艺术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艺术成长记录夹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其内涵、设置的目的及意义、内容,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评价艺术成长记录夹,最后对艺术成长记录夹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4.
李利 《考试周刊》2008,(49):217-218
本文主要分析了班主任工作中的管理艺术,从语言教育的艺术、激励教育的艺术、处理偶发事件的艺术、青春期教育的艺术、转化教育的艺术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导课艺术、组织艺术、语言艺术、提问艺术、启思艺术、板书板画艺术、教态艺术、反馈强化艺术、应变艺术、节奏艺术、结课艺术等二十个方面阐述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6.
影视音乐审美价值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视艺术被称为第七艺术,它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儿.影视艺术综合了文学、音乐、绘画、表演等综合艺术门类.它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影视音乐作为影视艺术重要的艺术表达手段,在影视艺术中具有独立的、重要的审美价值,是影视艺术语言不可缺少的艺术载体.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艺术观念的变革和艺术史的发展。新媒体艺术扎根于现代艺术的肥沃土壤,现代艺术实践和艺术精神为新媒体艺术之横空出世提供了充足养分。新媒体艺术及其理论的产生、发展离不开现代艺术实践和思潮,包括活动艺术、机器美学、达达艺术、未来主义、偶发艺术、实验电影、波普艺术等。新媒体艺术之缘起,并非只受一个艺术流派之艺术实践及思想影响,它从现代艺术思潮的各流派中吸取有益养分,表现出一种混杂或者说复合特征。  相似文献   

8.
《艺术》课程是教学改革当中产生的新型课程,它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强调艺术教育的创新精神,打破了传统艺术教育分科的界限,在艺术学习和实践当中注重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不同艺术门类的融合,最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的整合发展。文章主要对综合艺术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艺术成长记录夹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其内涵、设置的目的及意义、内容,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评价艺术成长记录夹,最后对艺术成长记录夹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9.
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文章阐述了在管理学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挖掘管理学中艺术教育素材、做好渗透艺术教育的教学设计、嵌入以情感人、发挥教师潜移默化的艺术教育作用、营造寓教于乐的艺术教育氛围等渗透艺术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的传统艺术理论基础之上,邓以蛰充分汲取了西方美学理论尤其是黑格尔的艺术美学思想来观照中国的传统艺术,从而在艺术本质观、艺术方法论上实现了中国现代艺术理论的超越并且建构了富有本土话语特色的艺术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诸多文化现象之一,被称为音响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表现的艺术和情感的艺术。这些艺术的特性赋予了音乐审美教育的愉悦性、表现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终身性等特点,现时也形成了有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审美能力培养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尊重学生的艺术、批评和表扬的艺术、培养干部的艺术、谈话艺术、惩罚的艺术几个方面阐述了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3.
美国于2014年颁布了最新的《国家核心艺术课程标准》,对"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媒体艺术"五大学科艺术课程进行了总体设计和规划。较之1994年版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给出了全新的艺术课程内容:依据对艺术哲学基础的理解,设定了课程学习的终身目标;使得课程内容反映"艺术过程",并据此设计了"锚定标准""持续理解"与"基本问题";提出"基石评估模型"。美国艺术课程具有如下特点:聚焦艺术学科素养并发展学生学科能力、通过创造性实践使学生获得艺术成功和成就、反向式的课程设计等。这些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音乐、美术、综合艺术等课程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的艺术本源论以其独特视角,探讨了艺术理论根本问题,尤其是他关于艺术的本质、艺术与真理的关系、艺术“建立世界”和“制造大地”的根本特征、艺术的非对象性存在以及艺术“让大地成为大地”的论述深刻独到,为我们反思传统的艺术理论模仿论和现代艺术理论主体论以及它们的主客体架构模式,探讨当今艺术理论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及其走出这种困境的出路,提供了艺术本体论意义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艺术教育的范畴和目的,通过分析艺术教育的概念,指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我国艺术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由于历史、文化等的原因,所形成的艺术教育状况,展望了我国艺术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纯粹作为移动通讯工具的模拟机器到集真善美三大功能于一身的数字移动实体,手机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一种集成性、综合性的移动艺术,实现了从实用到审美的功能转换,消弭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原子鸿沟,创造出了"全艺术"这一新型艺术形态,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艺术既不同于传统的原子艺术,也不同于数字艺术系统中的电脑艺术、数字电影、数字电视和数字动画艺术,甚至还不同于寄生于其中的种种亚数字艺术。它的本体特征是传受上的互动机制、运行上的全天候伺服机制、文本上的万花筒机制、艺术主体上的身份兼容机制、消费上的全民机制和负载上的随身移动性机制等多种艺术机制的集成和综合。全艺术大大拓展了人类社会现实建构的内容、模式和选择权利,改变了艺术唯审美为圭臬的现代文化伦理,同时实现了人类对真善美三大价值的协同追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普通大学生艺术素质普及、共性、基础、宽泛的角度提出普通艺术素质的概念,并对其内容体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构建了一个由艺术修养、审美能力、艺术感知力、艺术创造力、艺术文化知识、艺术技能等组成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8.
学校将艺术教育作为创建学校特色工程来抓,围绕艺术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等工作,建构了文峰小学艺术教育新的格局,树立了学校品牌。  相似文献   

19.
结合孙道临的朗诵艺术创作实践,从艺术历程、艺术情感、艺术技巧三个方面,对孙道临的朗诵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其朗诵艺术具有丰富瑰丽的整体特色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龚应福 《考试周刊》2009,(41):44-45
西方现代艺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评价标准。西方现代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引发了中国美术的革命。艺术理论界对西方传统艺术、现代艺术,以及中国现代艺术发表了许多论文,也因此争论不休。本着以史为纲、以理为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王端延教授撰写的《从现代到后现代——西方艺术论说》一书中涉及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些观点进行解读并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