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淦生 《湖南教育》2003,(15):44-44
“现代气息”与“文化氛围”,这应该不是两个互相抵触的概念。大至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小到一个单位、一个家庭,这两方面是完全可以处理得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尤其是在书香四溢的校园,这两者当中倘若少了一件,总会使人感到莫大的缺憾。当然,在眼下的中国,倘要使每所学校都充满“现代气息”恐怕还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在那些连老百姓的温饱都难有着落的地方,能给孩子们提供一间遮阳避雨的教室、一副看书写字的桌凳、一位尽心尽职的教师已属不易,岂敢再奢望计算机多媒体塑胶跑道游泳池?故而,“现代气息”的浓淡,还须由当地的经济实力来决…  相似文献   

2.
“现代气息”与“文化氛围”应该不是两个互相抵触的概念。大至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小到一家单位,一个家庭,这两个方面是完全可以处理得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尤其作为“书香门第”的校园,这两者当中倘若少了一件或是出现明显的“瘸腿”总会使人感觉到更大的缺憾。  相似文献   

3.
“现代气息”与“化氛围”应该不是两个相互抵触的概念。尤其作为化传承的校园.这两当中倘若少了一件或是出现明显的“瘸腿”,总会使人感觉到莫大的缺憾。  相似文献   

4.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诗歌和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但在欣赏、品味的过程中,要想将这二者准确地分辨清楚,却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主要原因在于这两个概念的有关解释区别度太小。关于“托物言志”,2004年1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这样解释的:“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关于“借景抒情”,顾名思义,是指在作品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或环境的渲染来抒发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尽管关于这两者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表达思想感情。此物与彼…  相似文献   

5.
走进崇义中学优美洁净的校园,你很快会感觉到一股清新鲜活的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文化氛围;完备的教学设施;丰富的校本资源;严谨开放的管理;形式多样的活动;奋发向上的学生,无不显示出这所学校的生机与活力。1998年以来,崇义中学先后获得“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赣州市重  相似文献   

6.
在《诗经》中,有两个用法的“将”字都是值得商榷的,一个是作名词“侧”讲的“将”,一个是当副词“相”讲的“将”。其实当这两个词义讲的“将”都不是“将”的本来用法,我们认为这里的“将”是用字之误。  相似文献   

7.
加入“巨商”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已经一个多月了,发现赚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结合练级与跑商,小生可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巨商”之路。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儿”出现于词尾的功能主要是两种,一是表示语音音变功能,二是表示构词语素功能。如果“儿”表示“儿化”音变现象,则其不是语素;如果“儿”不表示“儿化”音变现象,则其是语素,或者是实语素,或者是虚语素,所构成的词,或者是复合式合成词,或者是附加式合成词。“儿”在现代汉语中出现于词尾,其情况可分为:双音节 “儿”和单音节 “儿”两种。双音节 “儿”所构成的词,是“儿化”词,是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而不是三个语素。单音节 “儿”所构成的词可分为复合式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儿化”单音节词,关键看“儿”是否“儿化”,是否具有理性意义和语法意义。不分情况把“儿”都视为语素,概念上是混乱的,理论上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9.
“物化”与“移情”分属中西文化领域的两个范畴,二者有相似,有不同。相似之处是它们都是关于主客体之间即心物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范畴;不同之处却是根本的,二者发生的背景及文化氛围不同,其各自所包含的美学内涵和实质不同。“物化”的实质是“我”与物中“我”之同一,而“移情”实质是“我”与“非我”(物)的同一。  相似文献   

10.
智力滑板     
是与不是一个小岛上住着两种民族。在X民族的语言中,“是”说成“美拉”,“不是”说成“塔底”;而在Y民族中则相反,“是”是“塔底”,“不是”才是“美拉”。有一次,一个陌生人在岛上遇见两个人,陌生人说:“今天是好天气啊!”他们一个回答“美拉”,另一个人回答“塔底”。后来不管问什么,两个人回答都相反。但有一个问题,他们却都回答“塔底”。你猜猜,陌生人打听的是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有个孩子兴奋地跑来跟我说:“老师我的风筝放得好高、好高,线都放完了”。当我看到孩子手中所有的风筝线加起来也不足10米时,我应该“推波助澜”或“实话实说”?孩子向我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当我了解实情后,在他再次站到我面前时,我应该“暴风骤雨”还是“和风细雨”?透过办公室的窗,看见两个孩子正在推推搡搡,战争似乎即将爆发,这时我应该“及时出击”或“隔岸观火”?教育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正是这一件件琐碎的小事,建构了我们的教育。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不经意间,你我都已经做出了一次次的选择。不同的答案折射了不同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尤其”和“特别”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两个副词,都表示程度深,隐含比较义,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自由替换。  相似文献   

13.
微博上有两句特别励志的语录,第一句是“早上起床有两个选择,倒下做未做完的梦,起来做未完成的梦想”。第二句是“真正努力的人,叫醒他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原来,梦想和睡觉有这样微妙的关系。如此看来,闹钟也可以成为一件带文艺气息的物件——梦想计时器。赖床、拖延症都会变成奢侈的浪费,而这样另类的计时方式正在高校里蔓延。  相似文献   

14.
1.命题是什么?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理解这个定义,要抓住“判断一件事情”这六个字,没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就不是命题,并不是所有的语句都是命题.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1)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  相似文献   

15.
说起建设“校园雕塑”,好多学校“望而却步”,不是嫌“阳春白雪”太费心,就是嫌“锦上添花”太费钱。以前校园里雕塑是很少见的,随着教育建筑和学校文化的发展,许多雕塑都在校园里安了家。一座校园雕塑只要它的主题符合校园环境,位置得当、大小合体,是非常有利于传承校园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校园雕塑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它往往能凝聚一种文化氛围,成为一个校园的文化景点。一件雕塑作品能够承载师生的精神寄托,成为学校前行的永恒动力,如雨润无声胜过一切。  相似文献   

16.
青海的王晓同学来信说,我的作文总跑题,我也找不到原因,我该怎么办呢?杨老师:作文跑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审题不当。审题不当是对题目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造成的,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的含义。比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个题目,其中“记”是记述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是一篇记叙文,“一件”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也不是多件,“有意义”指不是一般的事,是一件对作者来说有意义的事,“事”表示是记事的文章不是记人的,不是说明文也不是议论文。这样这个题目就审清楚了。另一个是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题目中的…  相似文献   

17.
现行大中专教材《现代汉语》关于语气词“啊”的音变,阐述繁琐且有错误。规律应为两条,即连音现象和增音现象。错误的原因是混淆了【z】和z;把两个字母表示一个因素的“er”当成了两个音素。音变不是字变,不宜混同。  相似文献   

18.
认识两个女生,都是我的师妹。一个是“毕婚族”,一个是“剩女”。“毕婚族”的家境不是太好,大学四年的学费,都是她一个人靠做四、五份兼职赚回来的。所以,今年还没毕业,她就和男友匆匆去办了结婚证。“剩女”是一名部门经理,有着稳定的收入,闲暇时就和朋友逛街、旅游,想去哪就去哪,倒也安逸。  相似文献   

19.
“尤其”和“更”是现代汉语中非常常见的两个副词,都隐含着比较,都有更进一步的意义,在很多情况下二者是可以换用的,例如:  相似文献   

20.
通过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使我明白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抓住两个“转变”:一个是学生观的转变;一个是教师行为的转变。 学生观历来都围绕两个字来体现,就是“严”和“爱”。正确的学生观不是把“严”和“爱”截然分开,而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我听说过这旬名言:“老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