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念解析 民俗传播。传播学中的“传播”侧重横向的交流、交往.民俗学中的“传播”侧重纵向的传承,民俗传播是民俗学和传播学的一个交叉学科,所以民俗传播学中的“传播”应该是既有纵向的传承又有横向的交流、交往,所以民俗传播,就是指民俗的传承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郭毅 《新闻通讯》2013,(8):17-18
传播学术研究离不开传播理论,因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回答传播经验中的‘为什么’和‘如何’的问题”。国内的传播学研究者无不深谙此理。只要在学术期刊数据库以“传播学解读”或“传播学分析”为主题词进行检索,跃入眼帘的成百上千篇传播学研究论文的共同特点,就是借助西方传播学理论分析中国当下的媒介现象。那么,国际传播学界最“偏爱”哪种传播理论呢?最近,这个问题有了最新的回答。  相似文献   

3.
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传媒经济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传媒经济学的范式范式是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型”。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仪器、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那么,传媒经济学的范式是什么呢?目前,对传媒经济学的认识很不统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认为传媒经济学是新闻传播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如赵化勇教授在《电视媒介经济学》序言中提到,“电视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属于新闻传播学与经济学交叉的产物。”①另一类认为传媒经济学是个独立的应用学科。这里又可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传媒经济学是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4.
传播学概论是全球学者研究传播学现象、总结传播学规律的重要专业性学科,其重点就是介绍传播的定义、类型、方法、理论研究成果等。传播学概论有助于学习者对传播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具备了相当强的思辨性。本文从立足当前实际解释传播学理论、运用网络更新传播学理论、提升任课教师自身素质、拓宽传播学教学的内容、充分重视学习者作出的反馈等五个方面对传播学概论教学改革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2022年近30种中文学术期刊(包括港台地区)遴选出在研究问题、观点视角以及论证方式等方面较为创新的传播学论文,并从元宇宙、疫情与健康传播、传播思想史、媒介理论、媒介物质性、算法、平台劳动、媒介与空间、媒介文化、媒介记忆、手机/社交媒体的使用与交往等十一个话题勾勒过去一年中国传播学的知识版图。研究发现,2022年中国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呈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传播学研究注重与来自跨学科的经典理论对话,并对“何为媒介”等基本问题持续反思;其次,研究者兼顾新现象与日常性议题,注重新旧问题、理论之间的对话;最后,传播学者将研究视野放置于更多元的行动者、更丰富的研究场景之上,使得学界对空间、物等研究对象的认识愈发深入和全面。  相似文献   

6.
网络博客和播客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体在当前社会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它们的产生和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播客和网络播客在一定程度上是新闻传播的另外一种方式,本文就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网络博客与播客的传播模式进行分析,希望两者能够按照正常的传播模式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7.
概念解析民俗传播。传播学中的"传播"侧重横向的交流、交往,民俗学中的"传播"侧重纵向的传承,民俗传播是民俗学和传播学的一个交叉学科,所以民俗传播学中的"传播"应该是既有纵向的传承又有横向的交流、交往,所以民俗传播,就是指民俗的传承和交流。因为民俗有世代相袭的特点,而这就是民俗传播的一种方式,即传承,而民俗的传承又是一个动态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讨论哲学诠释学的方法论意义的基础上,以哲学诠释学的相关理论为方法,对营销传播学的理论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以此为基本线索,构拟了一条由“营销传播”理论(MC)、“整合营销传播”理论(IMC)、以“整合品牌传播”(IBC)理论和“整合品牌促销”(IBP)理论为代表的品牌营销传播理论(BMC)以及以“在线营销传播”(OMC)理论为代表的数字营销传播理论(DMC)等四种理论连结而成的营销传播学理论演进之路,最终使这些散乱的理论在营销传播学的视域下达成了理论演进意义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张畅 《新闻与写作》2020,(3):113-113
《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是针对传播学理论进行研究的书籍,该书主要内容包括传播的类型、传播模式、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材料和内容、受众、传播效果、传播的应用、媒介法规与伦理、传播学主要流派以及传播学研究方法该书筛选并收录了新出现的关键概念;力图在解释中尽可能涵盖相关概念的不同维度,同时兼顾释义的简约性,保持辞书的风格;加强互文参阅的“网络性”,帮助读者构建传播学的总体框架,并将“附录”中的书目进行了分类,使得读者可以以本书为原点延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当中。  相似文献   

10.
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科--我的传媒经济理论形成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回顾了作者28来研究传媒经济的经验,梳理了作者传媒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即1979年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广播电视,到1992年后由单一的经济学研究转向应用传播学研究,以及2003年构筑应用传播学完整体系,指出传媒经济的学科性质是应用传播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只有从应用传播的角度,才能科学地回答和解决媒介活动中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一场大辩论的回顾和分析, 提出新闻学只有借助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研究方法, 结合新闻实践的实际, 构建新的新闻传播理论, 形成传播学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子系统, 而不可能与传播学糅合到一起, 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未来有可能向两极发展: 一方面, 与其他各种学科相结合,有可能像哲学那样发展成为各个专业和学科、甚至人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 即基础传播学; 另一方面, 传播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 不仅将在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公共关系和广告等领域深入发展, 还将开辟诸多专业领域, 如政治传播学、体育传播学、卫生传播学等。  相似文献   

12.
简论中国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本课题之前,有必要把传播学与新闻学的概念弄清楚。 传播学是一门以“人类传播”或“社会传播”为研究对象的学科。①而社会传播包括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类型。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信息和新闻事业的特点和规律、新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和作用的科学。②它包括了理论新闻学、实用新闻学、历史新闻学以及边缘性新闻学等。 传播学产生于美国,比较科学的说法就为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独立的学科;而美国的新闻学早在19世纪末就已完善。传播学在20世纪中叶形成新的学科,正是适应了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张宸 《新闻记者》2001,(12):69-70
10月18~19日 ,全国第七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南京大学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主办。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海外的70多位传播学者出席了这次盛会。这是新世纪的第一次传播学盛会 ,其主题为 :“新世纪的中国传播研究 :创新与发展”。研讨范围包括传播与全球化 ;WTO与中国传媒 ;外国传媒与政府如何应对WTO ;网络传播与人际传播 ;网络传播与组织传播 ;新世纪的传播学理论 ;传播学基础概念的界定与创新 ;新世纪的新闻传播大趋势 ,以及其他相关主题。…  相似文献   

14.
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军 《现代传播》2002,(2):35-38
建立可靠的传播学基础理论是当今传播学研究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而哲学问题、社会学问题及文化问题都不同程度关联到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现象学、解释学及“法兰克福”学派等几种有影响的主体哲学通过社会学理论及文化理论内在地决定了传播理论的框架和体系 ,因而 ,反思主体哲学根基的弊端 ,超越人类中心论思维的局限是现代科学认识论的核心问题。马克思的实践理论及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主、客体的协调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当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化理论及文化研究中的人类共同心智及社会知识型理论都提出了结构重于主体的解释模式。这些理论不仅在社会学和文化研究方面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而且对传播理论研究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分化、整合与研究方法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历史发展做了分化、整合与研究方法三方面的概述.文章认为,传播学在中国主要由新闻学人士加以研究有一定的偶然性.要求传播学"本土化",本质上建立在与西方传播学"划清界限"的思想认识基础上,但其实传播学中的不少理论(例如"议程设置论"、"公共领域"等)一到中国就被赋予中国制度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一些关于新闻学的研究话题,现在已经被"整合"为传播学的话题,最为典型的是传播真实问题.在方法论上,除了证实研究的量化分析与质化分析的结合外,更为长远的整合,应该是人文-历史-哲学的思维方式与"科学方法论"思维方式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文学传播学是从媒介文化的视域来研究文学的话语体系,研究传媒的文学特性、文学流派以及文学作品的生产、流传和影响的特征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传播学的分支学科.文学传播学包括文学传播学理论、文学媒介、语言传播学、文体传播学、历史文学传播和跨文化文学传播五大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文学作品传播的方式、地域与文学传播接受相关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及传播手段的改进与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等.  相似文献   

17.
项国雄  胡莹 《新闻界》2005,(3):73-74
2004年中国的传播学研究在很多方面更是有了很大的变化,体现出中国传播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更加专业和深入的阶段,对于一些热点问题的研究也更加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2004年传播学的学术会议很多,如“传播与社会秩序”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首届网络传播学年会、中国传播论坛、媒体产业中德研讨会、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东方智慧与广告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亚太地区的知识产权权利、传播及公共领域”国际论坛等等。  相似文献   

18.
《传播学教程》是一本在传播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之作 ,它显示出理论著作独特的丰采和作者分析思辨的深厚功力。本书的逻辑框架结构 ,反映了作者试图使传播理论体系化的有益尝试。作者还在书中提供了许多传播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如深入剖析传播学基本概念 ,阐发因此而起的研究导向 ;如从宏观着眼 ,中观剖析 ,微观入手等。本文还就传播学宏观、中、微观理论研究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9.
鲁从阳 《新闻知识》2001,(12):14-15
10月18日到21日,全国第七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新世纪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创新与发展"。研讨范围为传播学基本概念的界定与创新;传播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传播与全球化;WTO与中国传媒;网络传播;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新世纪新闻传播大趋势等重要课题。大会提交高质量学术论文60余篇,几乎涵盖了当今传播学所有领域,并且集中探讨了时下许多重大理论现实问题。以下笔者将从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研究方法和传媒战略三个层面来对本次大会进行述评。一、传播理论研究:务实和转型长期以来,如何实现传播学的…  相似文献   

20.
在以媒介效果研究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研究路径的主导下,具有原创性、有影响力的传播学理论贫乏。传播研究要进一步发展,需要从"人"出发,打开结构功能主义之外理解传播的崭新视野。特别是在以网络、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下,探讨传播与人的生活实践、人的生存发展、人的情感认知的关系,提高传播研究的解释力,尤为必要和迫切。本文在对传播学思想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各方理论中关于人在传播中的存在方式的相关论述抽取出来,进行认真的分析,以求能够对以"人"为维度的传播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