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的成长、发育以及学习生活均产生深刻影响。准确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是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对策的必要前提之一。着重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体育锻炼的独特心理干预效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家庭、社会、就业、学习环境、教育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提出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把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高校体育的核心目标几项对策,发展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浅谈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关系到大学生将来的发展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就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高校体育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将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于形体教学中,就其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焦虑,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为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应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做好就业的准备。本文的目的就在于此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体育游戏具有健身、娱乐和教育的作用,而在健身、娱乐和教育的过程中包含了某些心理教育的内容,作者就在体育游戏中消除或减缓大学生的不良学习情绪,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大学生探索精神与创造性的培养四个方面阐述体育游戏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为体育游戏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女大学生的印象管理与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印象管理、锻炼行为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建立了女大学生印象管理和锻炼行为、心理健康的假设理论模型。采用印象管理、锻炼行为和幸福感、学习生活满意感、情感平衡等心理量表对500名女大学生进行测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数据及印象管理和锻炼行为、心理健康的结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理论模型与观测数据拟合很好;印象管理对锻炼行为和学习生活满意感、情感平衡影响显著,锻炼行为对学习生活满意感、幸福感和情感平衡影响显著;并且印象管理也通过锻炼行为进而作用于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王瑾 《体育世界》2010,(1):108-109
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伤害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多的走学生因为心理原因,出现不良行为反应,通过对灾后大学生的观察,结合体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出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参加体育锻炼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改变联系密切,对调节和缓解大学生因学习负担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有良好的效果.长期坚持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体育锻炼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锻炼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对调节和缓解大学生因学习负担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有良好的效果.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安徽、河南两省的3所高等院校的73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研究,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与全国常模、高等学院进行了比较,另外还研究了运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证明体育锻炼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确有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SCL-90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以及自编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阳性症状检出率为58.46%,中度以上可能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0.94%,排在前3位的是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非贫困生,对学校和专业不满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学生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生活事件是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发展到全民健身热潮的今天,体育锻炼意义不仅仅在于健身,同时也在于健心。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基于大学生的了解度与兴趣状况与学习体育舞蹈后的心理健康评价调查,探究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体育舞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有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内江师范学院健美操选修班随机抽取的200名二年级女大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与实验,对持续参加健美操锻炼的女大学生锻炼前后心理健康部份评价指标进行心理学测试。结果表明:健美操学习对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大学生运动量等级与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运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和关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体育运动量等级的大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全国大学生同龄段水平;性别差异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不大;不同运动量等级的锻炼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其中参加中等运动量等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优。  相似文献   

15.
陈雅琪 《灌篮》2021,(2):135-136
从本质上来讲,自信是一种心理活动,它是指人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之间的一种评价结果。大学生是一群处于过渡期的特殊群体,其中女大学生更为特殊,他们的情感更加细腻。女大学生无论是在生活学习上还是在情感方面对他们的情绪影响比较大,导致他们出现错误的判断和行为。女大学生的自信与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自信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心理健康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信。所以,提升女大学生的自信能够促进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啦啦操是一种充满青春活力的运动,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对于提升女大学生的自信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伟民  周洪福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3):309-310,306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教学实验,对参加健美操专修项课学习的女大学生教学前后身体素质、身体成分、身体围度和心理健康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一年的健美操的教学,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成分、身体围度度和心理健康都有良性效应.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堪忧。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成因,论述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利用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影响体育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显示,影响体育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别是同学关系、责任感、校园文化、学习压力、奋斗目标、社会竞争、自我价值等16个方面。分析认为,体育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较好,一般优于普通学生。但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在躯体化和敌对因子这两个方面表现为高分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采用SCL-90问卷对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他们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四年学习生活中心理健康发展的趋势等,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办法,以便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解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以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自编大学生生活方式问卷,随机调查了1586名大学生.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总体处于中等偏差状态.从不同群体大学生生活方式特点看,存在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总体上比女大学生好,尤其是在营养膳食、身体锻炼、生活态度这3个维度上;而女大学生则在生活嗜好维度上表现比男大学生好.存在年级差异,低年级学生的生活方式好于高年级学生;存在专业差异,文科学生在生活嗜好维度上显著好于理科学生;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生活方式在身体锻炼、生活嗜好和人际关系等3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即生活方式越健康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生活方式7个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生活嗜好、人际关系、压力缓解、生活态度、学习因素、身体锻炼、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