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痴指古代专心读书之人。如陆游诗云:“白头尚作书痴在,剩乞朱黄与校雠。”书库指博学饱识之士。《隋书·公孙景茂传》载:他“少好学,博涉经史”,“时人称为书库”。  相似文献   

2.
<正>士风:士人风尚,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东汉士风历来为古今学者所称道,从文献材料看,古人对东汉士风一般从以下几个层面去理解:一是指士人的个体人格,称为“风格”,如《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膺)风格秀整,高目标持”;二是指士人的群体行为准则,称为“士行”、“士节”、“士则”,如称东汉名士陈寔“言为世范,行为士则”(《三国志·邓艾传》引《陈寔碑》);三是指士人学风,有时称“儒风”或“儒者之风”,如《后汉书·儒林列传》曰:桓灵之间“儒者之风盖衰矣”;四是指士人精神的社会效益,有时称“风化”,有时直接称为“风俗”,顾炎武《日知录·两汉风俗》:“党锢之流,独行之辈,依仁蹈义,舍命不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对东汉士风的全面探讨是个复杂课题,不仅是个史学问题,还涉及社会心理学、文化社会学诸多内容,其中对东汉士人精神风貌流变的考察是十分必要的,而“禄利”、“名节”之变,当是东汉士风变迁的基本特征及倾向。  相似文献   

3.
“士”现在指的是知识分子或知识阶层的人,是文士;而最初,“士”却是武士。  相似文献   

4.
什么叫“五花八门”“五花八门”原是指古代兵法中的“五花阵”与“八门阵”。旧社会一般用来指各行各业,现在引申为各种各样的意思。“五花”就是;金菊花:比喻卖茶的女人;木棉花;比喻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比喻酒楼上的歌女;火棘花:比喻玩杂耍的人;土牛花...  相似文献   

5.
“女士”一词远在春秋时代就有了,它表示对妇女的尊称。《诗·大雅·既醉》:“其仆维何?釐尔女士。”唐孔颖达解释为“女子而有士品行的人”。古代称“女”为什么和“士”联在一起呢?这要看“士”词义的变化。古代“士”是指与女性相对的男性。如《周易·归妹》:“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这是女人与男人之别。《诗·郑风·溱  相似文献   

6.
最早出现于《战国策》的“文士”一词本意为“辩士”,即长于言辞巧辩之士;而到了西汉,其涵义发生第一次质的转变,与“笔”联系起来,其意已指擅长书面文字表达者;东汉时期,“文士”又与“仕”相关,多指在政府机构供职的文职人员;三国以降,“文士”较为频繁地出现于各种典籍,其意渐偏重于指称以文学才能为统治者服务的文学侍从。“文士”一词的出现及涵义的变换也正是古代侍从文人这一社会阶层的产生、变化和发展壮大历史过程的印证。  相似文献   

7.
居士知多少     
王益祯 《语文知识》2000,(11):73-74
居士在古代有多种含义:一指有才学而隐居不仕的人,二指广积资财之士,三指在家修道的道士。此外,有些自命清高的人也自称“居士”。现将古代文人墨客的“居士”别号小集于后:青莲居士——李白(唐)香山居士——白居易(唐)莲峰居士——李煜(南唐)六一居士——欧阳修(宋)  相似文献   

8.
倪培森 《初中生》2006,(1):55-56
“七个才子六个癫”是流传在苏杭一带的俗谚。这句俗谚中的“才子”是指读书人中所谓的佼佼,“癫”则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死读书,完全脱离生活实际近似癫傻的书呆子;一是指恃才傲物,放荡不羁,举止怪异,貌似癜狂实则大智若愚、名副其实的俊士。七个才子中有六个癫,是通过数量多少的对比,  相似文献   

9.
省思中国大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大学精神是“士”的精神。或可概括为“士志于道”、“明道济世”的精神,其基本特征为:“士”是中国大学精神千年主体,“德治”是中国大学精神久远根基,“做人”是中国大学精神的首要论题,“合一”是中国大学精神的结构特征,继承“士志于道”、“明道济世”的传统,保障学人自主,通过明道、变道、弘道走上与全人类的精神发展相通的道路是弘扬中国大学精神的理智选择。  相似文献   

10.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绅士即是其中一个特定的等级阶层的称谓。   “绅”,本是表示等级身份的一种服饰,指的是古代士大夫束在外衣上的大带,“古之仕者,重绅插笏 (音互)。”由绅的含义引申为“束绅之士”,简称为“绅士”。并进而特指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士大夫阶层。但古代士大夫仅指当官的读书人。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到了明清之际,谋取功名的读书人不断增多,很多人虽然取得功名身份,却不能为官。所以,人们就把那些不曾为官的科举士子统称为“士”。当时,绅与士有着本质的区别。到了近代,这种区别逐渐消除,无论当官…  相似文献   

11.
漫话居士     
初中文言诗词中不少作者自号为“某某居士”。如:李白“青莲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欧阳修“六一居士”、苏轼“东坡居士”、袁枚“随园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等。何谓“居士”?《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在家信佛的人”。其实“居士”一词在古代有多种含义:一指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冻酒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冻类酒饮有三类:一是指冰镇酒,体现的是酒的一种冷饮方式;二是指天寒时节酿造而成的酒;三是指在天寒时节酿造并经过冷冻处理的酒,体现的是一种酿酒工艺。“冻酒”得名之由属于第三类。冻酒是古代吐鲁番地区“冻葡萄酒”这种优质葡萄酒的简称和特称。同时,本文对冰镇酒和冻酒的产生时间、传播途径和发展以及“冻酒”一名的消亡原因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教师相聚,常讲些生活、工作中的笑料逗乐。其中有些笑话听后,如鲠在喉。譬如:某老师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生问其中的“老军”是什么,老师望文生义道,“老军就是老军人嘛,这还问”;某老师讲《美猴王》,讲解“与狼虫为伴”一句时,把“虫”释为“昆虫”;某老师讲《木兰辞》,学生说“这首诗胡编乱造,古代女人裹脚,怎么能跟男人在一起行军打仗”,老师不知其所以然,便唬道:“这是文艺作品,可以创造”。文科老师有人如此,理科老师亦有“同类项”,学生问题目,不懂则曰“此题缺少条件,无解”……  前人有训,学高为师。…  相似文献   

14.
知识分子在我国古代叫作“士”。“士”,甲骨文作“丄”,“—象地,丄象插苗地中之形”(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卷三《释士》)。在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奴隶制社会,文字创造形成之际,士,指种植的劳动,是动词。后来演变成名词,指从事种植的男劳动者。《说文》云:“士,事也。”《释名·释言》云:“事,倳也,倳,立也。”谓以物插地为事。原来种植是人类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填数的研究.《系辞上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其中“河出图”是指伏羲氏统治天下时,黄河中出现一条龙马载着一张“河图”送给伏羲;“洛出书”则是指大禹治水时,洛水中跃出一头神龟,背上刻着一张“洛书”献给大禹,帮助他统治天下.其中,“洛书”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文字、训诂的角度,通过语言的实例对“贤”和“宠”两个词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证明了它们的古今差异:“贤”在古代侧重于人的能力方面,而不像现代主要指人的品德;“宠”在古代,尤其是上古(周秦汉)时代,意义是地位高贵,而不是受宠爱。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一些文学家、书画家,往往以“居士”自称。居士在古代有多种含义,可以指有才学却隐而不仕的人,可以指不出家的信佛之人,也可以用作自命清高的人的自称。现将古代一些文人墨客的“居士”别号归纳如下:青莲居士:李白,唐代诗人。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诗人。耐辱居士:司空图,晚唐诗人。莲峰居士:李煜,南唐词人。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东坡居士:苏轼,北宋文学家。清真居士:周邦彦,北宋词人。淮海居士:秦观,北宋词人。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诗人。鹿门居士:米芾,北宋书画家。茶山居士:曾几,南宋诗人。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于…  相似文献   

18.
万玮 《江西教育》2007,(2):31-31
中国古代将医学称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并指出“医生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热心、谦虚、冷静……”古代医生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病痛的手段,因此他们在竭力为病人寻求治疗病痛措施的同时,更注重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对病人的同情、关心、安慰等,  相似文献   

19.
词语“千金”现在一般用于尊称别人的女儿,相当于“令爱”。但在古代“千金”也可用于指男子。如《梁书&;#183;谢厣邑传》:谢肚聪慧善文,其父赞之日:“真吾家千金。”词语“千金”中“金”在这里指黄铜,当时黄铜很少,所以千斤黄铜也是很贵重的,故有“一诺千金”、“千金之裘”的说法。词语“千金”由珍贵之物引申出指人时,并不仅限于指女子。其实我国古代虽然有“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黄强 《现代语文》2004,(2):44-44
在现代汉语里,“舅”,指母之兄弟;“姑”.指父之姊(zi)妹。“舅”和“姑”的这一释义,在古代汉语里也存在。但在古代,“舅”和“姑”还有其他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