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题材有很多形式,如新闻、散文、通讯等。用有声语言把新闻及时、有效、准确地报道出来,对散文、通讯细腻刻画是对播音员、主持人能力的考验,能够很好地运用播音外部技巧——停连、重音等、完美诠释文章基调对播音员驾驭稿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播音员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掌握娴熟的播音技巧.运用规范化的播音语言,调整最佳的播音状态,把握好播音速度与节奏。正确处理重音与语气。在实践中反复探求,不断积累,将播音技巧驾驭自如。  相似文献   

3.
播音,是运用语言艺术对新闻稿件进行再创作,从而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稿件思想内容和政策精神的广播电视工作过程。为此,作为播音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稿件的每句话和每个字、词,都读得十分准确。这应是对播音员最起码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播音员拿到稿件后,经过认真备稿,并对每一篇稿件的播法有一个大致的设想,这一美好设想最终到话筒前才能得以实现和完成。工作在县级台的播音员,限于工作环境、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如何扬长避短,争取一个良好的播音状态,努力完成播音任务,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都说往事如烟,可是,想起我的至爱伴侣齐越的那些事,能如此冷静地把它看成是过眼云烟吗?不能,一件件,就像一浪推一浪的波涛,在我心中涌动,真是往事如潮啊!齐越生前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过多年播音员,离开电台以后,在广播学院教的也是播音。他真诚地热爱播音事业,凡与播音有关的一切,不论是工作范围以内的,还是他管不着的,都忍不住要表示意见,不只是热情而认真,甚至可以说是固执。70年代中期,他离开电台到广播学院后,没有行政职务,任务很单一,就是教课。但他常“越位”,操心播音系的全面工作。1981年下半年,为广播学院播音系领导班子的安排,齐…  相似文献   

6.
播音创作是作为播音员主持人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中涉及到诸多创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的问题,停连、语气、重音、节奏等,都是事关播音表达效果的重要方法。本文将着重论述重音在播音创作中对语义表达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如何运用重音来表达语义关系。希望通过论述,能够明确不同的重音表达给同一个句子、同一篇文章所带来的不同的效果和含义,从而明确"重音"在播音创作基础中的作用和地位,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基本功很重要,功力是否过硬直接关系到从业者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主持,当然,在实际播音主持过程中,对语言基本功的练习不能有丝毫松懈,从某种意义来说,播音员主持人所从事的行业充满由情及声、由内及外的贯穿性技巧,所以,掌握语言基本功尤为重要。本文从播音员主持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谈起,从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弹性、播音基调及新闻稿件和文艺稿件的处理等方面入手,重点阐述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基本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播音主持工作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利用有声语言在话筒前、镜头前进行有声语言的创作,是广播电视传媒的关键一环。播音员、主持人不仅仅是作为党、政府的"喉舌",也是电台、电视台的"门面",更是栏目组创作成果的最终体现者。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各个电视台、电台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需要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素养,决定了广播电视传媒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元范畴,它是万物的本体、生命的本源。艺术不能离开"气",艺术家要表现"气",艺术也要展现"气",最终与天地之"气"相化合而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形成于当代的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可以从我国古代"气"论中吸收养分,一方面,"气"是作为"此在"的播音主持创作主体存在的根源,是播音主持有声创作的物理前提;另一方面,"气"还是播音员、主持人人格美、个性美的内核。  相似文献   

10.
大会播音是播音员经常性的播音工作形式,是对播音员综合素质的考验。本文针对大会播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同时结合大会播音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对于播音员在大会播音工作中的角色转换、台前状态、播音风格等具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是宣传国家政策、介绍时事新闻、表彰先进事迹、鞭挞丑恶现象等等的重要方式。新闻播音员处在传递信息、与受众交流的最前沿,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党和政府的代言人以及形象使者的职责,其播音质量尤其是情感的把握直接影响着宣传的效果。可是,有些播音员播报新闻时只会照本宣科,四平八稳地念字念句,听起来字字清楚但没有美感,令人乏味甚至昏昏欲睡;有些播音员喜欢用固定的腔调播音且书面化色彩太浓,不会使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声音不优美,显得单调不生动;有些播音员表情冷淡,语气平淡,一副事不关己无动于衷的神态;等等。  相似文献   

12.
浅谈电视新闻播音中的审美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播音在向受众传递信息的同时,更要注重审美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其中,对播音中审美意象的把握尤为重要.审美意象是蕴藏于播音作品之内的联接播音员和受众的一座桥梁.对于播音员而言,把握好审美意象、构建好审美意象、传达好审美意象是播好一件作品、传递一种感情和拓展审美空间的关键一步.好的电视播音作品通过画面、声音这些介质把新闻的内核、语句的思想和播音员的情感一同传达给观众,向受众传达一种审美意象,赋予有声语言以灵动的生命,让观众在观看中产生愉悦的审美感.  相似文献   

13.
“有声语言”是播音员、主持人等依据稿件、提纲或腹稿准确传递信息,表情达意,进行再创作,并建立主持人形象的主票手段。通过播音员、主持人在发声训练方面的特点及基本功训练的内容,把基本功训练分为学习熟练阶段、习惯养成阶段、情声气的结合阶段等三个阶段。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基本功训练方法的阐述,说明了“有声语言”的基本功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4.
播音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独特的有声语言艺术。 广播电台各类节目的文字部分都必须经由播音员创造性的劳动转化为有声语言方能播出新闻、专题、知识性、服务性的节目是这样,就是音乐、戏曲等文艺节目也需要播音员的有声语言来串联。 电视台播出的节目,既有声音,又有画面,以声画兼备的形式向观众传播,这当中,声音仍占很大的优势,起着其它形式(画面、字幕、各种特技手段、音乐等)无法取代的作用。英国一位叫格林·阿尔金的人在他的《电视音响操作》一书中,曾论述了“电视不只是一种看的东西”这个问题,他说:“如果作一个简单的试验,在某个晚上你看电视时把声音  相似文献   

15.
播音主持作品音声层面和技巧层面的赏析属于作品外部语言形式的赏析,由主题、情感、基调、态度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和谐之美、含蓄之美、意境之美属于内容内涵层面的赏析。外部技巧的赏析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是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方法和手段。齐越的“抑扬之美”,夏青的“顿错之美”,体现了他们在外部技巧运用方面的独特之美。  相似文献   

16.
播音员在进行播音创作时恰当地把握好情感和理智的“度”是播音员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尤其需要注意的.只有在播音创作的过程中,处理好情感和理智的关系才能达到审美的要求.因此把握好播音时的情感与理智是播音员很重要的任务,这不仅体现在朗诵艺术上,还体现在新闻播报、节目主持过程中,这也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播音创作需要不断探索的命题.  相似文献   

17.
名 校总是仰仗名师而存在 ,张颂的名字在北京广播学院无人不知。很多人了解广播学院是从播音系开始的。播音是指在话筒前进行的有声语言创作活动。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 ,随着传媒在大众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扩大 ,人们对这一行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注 ,播音员和主持人在广大受众心中的影响也愈加深广。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是为全国广播电视机构培养专业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最高学府 ,师资雄厚 ,治学严谨 ,享誉神州。张颂作为播音系唯一的博士生导师 ,如今只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本科生们已难听到张老师那精辟阐述和深情美好的声音了。星期…  相似文献   

18.
汉语言的韵律美不仅体现在诗文中,也体现在播音艺术中。在播音语言韵律美的创作过程中,播音员要掌握汉语言的基本规律和语言表达技巧,将创作情感与稿件要表达的内容有机结合,并处理好整体和局间、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还要注意播音语言的韵律美与播音腔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双语播音主持人才是指那些善于运用双语进行有声语言创作与跨文化传播的人。这并不是一支简单的翻译队伍,而是面对外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一支有战斗力的对外传播团队。无论是在演播室直播,还是在新闻现场报道,播音员主持人的双语播报能力、双语即兴评述能力,不仅能解决紧急情况下抢新闻而语言工具不够用的尴尬局面,还能运用纯正的双语进入军事圈、文化圈、政治圈,增强我国同西方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竞争力,成为向国内外受众如实介绍中国、树立国家形象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20.
根据客家方言特点和当前播音实际,从三个方面就如何提高客家方言播音员水平进行探讨:要充分认识和掌握客家方言,打好播音基础;要加强客家方言与普通话转换的训练,准确播音;练好“气功”,提高播音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