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CPU使用时间100%是计算机使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软件、硬件、病毒三个角度个全面分析常见的几种CPU使用时间100%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I2C、SPI、SMI(MDC、MDIO)、SMBus等接口受时钟频率的限制,相对于高速运行的CPU芯片来说接口运行速度较慢。但并不是所有CPU芯片都支持这些串行接口,在很多系统中需要解决CPU芯片与串行接口芯片的互联问题。本文提出三种CPU芯片与串行接口互联方案,其中方案一使用CPU芯片的GPIO接口与串行接口芯片互联,方案二CPU芯片通过FPGA芯片与串行接口芯片间接互联,方案三FPGA的SOPC技术代替CPU芯片与串行接口芯片互联。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拓扑网络结构图的ATM系统的故障应对机制问题,采用回归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法,构建CPU载荷(和响应时间、交易量成正比)以及预测的交易量作为两个新的特征参数。构建成功率和响应时间的中心聚类模型,挑选出分行侧网络出现故障及数据中心后端处理系统应用进程异常数据点;运用箱线图得出响应时间正常范围的阈值,建立后端CPU负荷模型;最后利用滑动时间窗口模型剔除时间窗口过小的异常数据点,指出了某年1~4月的10次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一个16位RISC CPU核的结构、指令集和工作原理。该RISC CPU采用哈佛结构,使用FPGA片内ROM和RAM分别作为CPU的程序和数据存储器。CPU共有16条指令,寻址空间位为4K,可以执行算术、逻辑运算,读写存储器、I/O口操作,并具有中断处理功能。该CPU系统使用仿真工具ModelSim进行前、后仿真,QuartusII软件综合、布局布线,并在Altera CycloneII和StratixII FPGA上经过验证。  相似文献   

5.
根据微机产生故障的原因和现象,可将常见故障分为硬件故障,软件故障,病毒故障和人为故障四大类,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硬件故障 (一)、系统主板主要部件常见故障及维修。系统主板上的部件较多,但是在出现故障后能在非专业条件下更换或修复的只有CPU内存(lache、RAM条、ROM)及CMOS。 1.关于CPU故障。CPU的故障大多是因为CPU在主板上使用不当或有关CPU的跳线设置不当而引起。如果打开机器后,系统发出一声“滴”的响声,说明CPU芯片一般是好的。若遇到没有“滴”的声响,系统也不能启动的情况,可以换一块同一型号的CPU试一下。如果故障消失,即可断定是CPU本身损坏;如果故障现象依然存在,那就是因为使用Remark.CPU芯片,主板跳线不当或没有安装CPU散热片或散热风扇等情况造成的。 (1)使用了Remark.CPU芯片。所谓Remark.CPU芯片,一般是指商家把同一厂家的CPU加以伪造充作高档来卖,这样冒充的CPU一般可  相似文献   

6.
移动终端设备的能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大屏幕智能手机的能耗。目前,大部分都是采用降低背光、提高图像像素保持图像质量的方法来降低功耗。显然这个过程会增加CPU处理器的能耗,而同时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使用大屏智能终端设备玩游戏或者看视频。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在视频模式下的低功耗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主要对掘进机的电气综合保护部分进行了设计研究.保护装置的硬件设计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增加了粘连高压漏电检测模块、低压漏电与温度检测模块、瓦斯检测模块等,主CPU采用集成的系统级芯片8051F020微处理器作为保护装置的核心.人机接口CPU采用8051单片机,两个CPU之间采用RS-232通信.软件设计方面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编程语言采用以C语言为主汇编语言为辅的混合编程的方法.装置体积小、功耗降低、使用操作方便,实现了对掘进机全方位的综合性保护.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规模集成化电路的推广与使用,以高速、高集成度的各种CPU在现当代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本文设计了基于RISCV-32I指令架构的高速、高集成度的微处理器控制系统。该系统分为CPU内核部分和外围设备部分。内核部分采用RISCV-32I指令集系统并使用五级流水线[1],同时分散了控制单元,并拥有8个中断;外设部分拥有3个外部中断I/O接口、两个定时器、一个串口、两个硬件spi、两个硬件IIC、518KB的ROM、3个PLL锁相环以及30个普通I/O接口。内核部分和外设部分通过总线连接,包括地址总线、控制总线、数据总线[2]。经测试整个系统最终能够在最快50 MHz的时钟输入频率下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
基于PLC的过程控制,使用硬件冗余控制系统,双CPU通过光纤进行数据交换通讯,检查数据通讯及远程10通讯,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可及时切换CPU。应用表明,人机界面的以太网通讯和双CPU数据交换通讯可同时进行,实现CPU的自动切换,保证系统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西门子S7-200PLC(CPU224CN)和smart700组成的三条传送带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西门子S7-200(CPU224CN)与西门子smart700触摸屏之间的通信设置以及通信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对于初次使用这种触摸屏做工程的人来说,帮助非常大。  相似文献   

11.
杨阳 《百科知识》2014,(8):16-17
汽车安全带无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为它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已经挽救了至少100万人的生命。由于使用安全带,汽车碰撞导致的死亡和受伤风险至少降低了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曲锴丽  杨永  张瑛  蒋俊  黄乐玮 《科技风》2022,(9):127-129
目的:了解南宁市在校本科医学生耳机使用情况并提出合理、科学使用耳机的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调查南宁市在校本科医学生319名.结果:本研究问卷显示,14.73%每日使用耳机4小时以上,7.84%使用耳机时的音量为75% ~100%,58.62%有随身携带耳机的习惯,同学们更多在娱乐、乘车、学习时使用耳机.结...  相似文献   

13.
邵新贵  逄宗润 《学会》2013,(10):34-3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山东省科协积极响应省委号召,立足科协实际,坚持四个创新,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在主管的100家省级学会中建立了94个党支部和1个涵盖6个学会的联合党支部,实现了党组织100%全覆盖,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超级计算机通常都有几千颗CPU,速度已经超过每秒千万亿次,但能支持500颗以上CPU的应用软件却很少。像国家天文台需要上千个CPU的运算却缺少软件可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一个具体集群系统的CPU、内存和I/O性能,文章利用2个Benchmark工具(HINT,IOzone)测试一个拥有4个计算节点的集群系统的CPU、内存和I/O性能.文章通过对比不同的系统软硬件配置和测试参数条件下的测试结果,对集群系统的CPU、内存和I/O性能做出了客观的评估,并对集群的优化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面向教学和实际应用的32位RISC CPU的总体结构,其指令集兼容于M1PS32指令系统.对该CPU进行五级流水线的划分,解决流水线相关问题,实现了一个具有较高性价比的RISC CPU的流水线.并利用基于FPGA的软件实验系统平台对该32位流水线CPU进行正确性验证.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超短脉冲激光与金属薄膜相互作用的多维模拟计算时,存在计算效率低、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基于Open MP的物质点法并行算法。通过优化边界节点整合的背景网格区域分解法避免节点更新阶段出现的数据竞争问题。采用物质点法模拟二维情况下,金薄膜在能流密度为175 Jm-2,脉宽为100 fs的激光辐照下的温度响应,比较并行算法和串行算法的计算效率,研究并行计算对不同规模网格数量的提速效果和特点。计算结果表明,采用Open MP实现CPU多核并行计算,能够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且不影响计算结果,且对于越大规模的网格模型并行效率会稍高。  相似文献   

18.
高清技术不但雀传铳的家电领域职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已经扩展到PC领域.在使用PC插放高清视颇文件时,如果使用CPU进行裁解码,CPU的占用率非常高.要流畅地播放高清视频,显卡是否支持MPEG-2TS和WMA-HD等视频格式的硬件解码尤为重要.目前AMD-ATI、NVIDIA和Intel都推出了各自的高清视频硬件解码加速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AIX系统性能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对服务器进行合理管理和监控,通过一些常用命令来反映出系统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I/O以及网络这四个挂能指标的现状。通过榆出结果判断出系统性能所存在的瓶颈。掌握系统性能分析最常用的命令topas的使用方法及输出解释,协助系统管理员能够有效的判断出系统的性能故障原因,更好的做好系统性能分析、监控工作及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1年在深圳市H小学的调查数据,对五、六年级学生的上网程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20.1%的学生为偶尔上网者,76.5%的学生为习惯上网者,3.4%的学生为潜在问题上网者,无问题上网者;100%的家庭拥有计算机,94%的学生使用电脑不足6年(大于3年),87%的学生上网达3-6年之久;小学生的上网程度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P〈0.05)。关注、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杜绝网瘾出现,预防、矫治是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