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流本科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是新型工程教育改革实施的核心,直接决定着“新工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激励学生去“疑”去“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以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交通规划为例,通过对课程实施“课前—课中—课下—实验—考核”五位一体的教学改革实践创新,真正将批判性思维贯穿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新工科”背景下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在不断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改革,教育部正在全国高校组织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立项。文章结合国防科技大学硕士生培养方案制订情况,对“新工科”建设理念下海洋技术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从课程教学环节和学位论文环节两个方面阐述了践行“新工科”建设理念所进行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工科”建设的工程教育改革,探讨了“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提出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验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技能,为“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工科”背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跨界学习能力、集成创新能力为目标,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互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步互动、学生与学生同步互动、学生学习与系统应用同步互动、学生学习与课外科技活动同步互动、产学研同步互动等同步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加速了知识转化、教学响应、知识交流、知识应用、实践与能力的培养及知识的提升,为“新工科”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成功的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学生核心能力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能力和技术能力方面,还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沟通交流等个人素养和社交能力方面。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新工科”教育模式改革,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通过具体案例研究,提出“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及实施方法,创新“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完善“新工科”课程思政体系,让“新工科“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时推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课程提升思政育人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从“新工科”的新理念、新体系、新结构、新模式和新质量5个方面出发,构建测控实践教学的新体系,着重分析了“测量与控制”课程体系建设内容、课程模式及课程评价方式等,提出了“五新”的测控实践课程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适应新形势下的实践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新工科”建设和智能软件应用需求扩大的背景下,开展智能软件开发课程群的建设和研究十分有必要。围绕课程群建设目标,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以开发框架技术、综合型工程实验、校企合作实训等为依托,提出了“4+X”的课程群结构。课程群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融合了OBE理念和PBL项目式教学法,对4种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组织和“X”部分的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针对课程群教学实践情况和传统课程评价方式中的不足,对课程群评价体系进行优化,注重过程考核和团队合作。课程群的建设使智能软件开发技术的学习路线更加清晰,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软件开发中的智能意识(观念)、创新意识,为学生就业或深造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培养多元化、实用型、具有新工科思维的创新创业人才是“新工科”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新要求。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课程,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食品生产加工及质量把关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为研究课题,展开论述在“新工科”理念下如何将专业知识有效融入教学中,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具有专业竞争力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提升食品学科专业人才的教育质量。教师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全面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9.
“新师范”“新工科”建设是教育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战略,旨在通过强化人才核心能力,培养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性的复合型工程人才。职教师范生是职教师资的重要来源,其核心能力决定职教师资的培养质量,影响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文章构建了适合“新师范+新工科”建设需要的职教师范生核心能力框架,并在探索实践基础上提出“新工科”职教师范生核心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具体措施,对完善“新工科”职教师范生培养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娟 《教育技术导刊》2020,19(2):168-171
为提高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效果,满足“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依据民办高校办学定位和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背景进行课程建设,构建先进的内容体系,提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规划。以此为基础,对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创建基于“一平三端”教学系统的智慧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过程化评价机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实践及调查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教学班次,改革教学班次学生的期末考核平均分提高了13%,表明智慧化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培养;教学满意度提高了21%,获得了学生、督导及同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阐述了基于需求导向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基于需求导向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教师进企,双师双能;面向职位,重构课程;双导师制,校企联合培养;校企联合办学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工科”建设理念的提出,如何有效地开展新时代工科交叉复合型师资建设成为实现“新工科”目标的关键之一。推进师资队伍建设能够加快工科教育改革中各个不同环节的实施进程,并为“新工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原动力。本校建设满足“新工科”改革需求的师资队伍,需要在确立改革建设的创新性指导思想的同时,切合民族背景特色调整改革的各项实施内容,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培养教师的新时代专业素养能力上着眼,探索完善“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型师资团队建设方案,确保“新工科”专业建设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3.
交叉学科融合是新时代综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双一流人才建设的迫切需求。本研究以高等院校光学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程“纳米光子学”为例,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痛点,瞄准交叉学科融合背景下的育人培养目标,遵从“以学生为中心、交叉学科相融合和学研拉链式发展”三个创新理念,开展“教学内容优化创新策略”“教学模式融合及思政融合策略”“教学—科研拉链紧密互补策略”和“教学评价考核方式改进策略”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模式,以提升“纳米光子学”课程教学质量和交叉学科融合背景下学生的综合核心竞争力,培养学研融合的复合型创新实践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新工科”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新阶段,是我国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的新举措。本文主要着力于研究新工科教育理念下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行业对土木工程与BIM技术交叉融合的智慧建造人才的迫切需求入手,研究了结合课程地图的学生个性化培养过程,以及BIM技术应该如何融入课程教学,研究了为培养学生工程协同意识而推行BIM毕业设计改革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新工科”建设为契机,通过调研国内外10所高校相关课程,对“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内涵进行探索与实践。在“通信原理”课程基础内容指引下,讨论了不同高校的课程定位和课程体系设计,以及课程理论内容设置和考核方式比较,给出了电子信息类“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案与预期成果。课程教学方案以培养学生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以及分析和设计通信系统的能力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科研反哺教学的理念,通过数字通信系统相关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前沿技术内容与思政元素,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工程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字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大学英语作为工具学科,是服务于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旨在满足“新工科”建设和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的需要。CDIO的构想、设计、实施、运作等四大环节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在大学英语评价考核、教师发展、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基于OBE理念进行“数据库系统”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是在“新工科”背景下对教学模式改革的一次很好的尝试。本项目围绕知识、能力、情感层面的3个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立足当前课程建设的痛点、难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改进方法阐述,分析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践表明,这次教学改革尝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课程教学以学生成果为导向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随着信息科技的蓬勃发展,以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不适合时代发展的弊端逐渐显现。在课程建设中,长期跟踪和调研了国内外高校的课程教学内容和发展,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的号召,完善和调整课程内容及体系,结合前沿的调研成果和课程的发展趋势,从课程大纲、教学内容、实践考核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各高校的课程特色及知识点交集。基于调研和课程建设成果,着重介绍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在“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的教材建设和课程设计经验,旨在提供切实可行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经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和有力支撑,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从实践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3方面入手,分析当前工科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实践环节缺失、跨学科的课程不足、创新创业类课程欠缺等问题,进而对工科类专业课程体系提出明确的、细化的培养目标,加强实践环节,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多途径建立并优化创新创业类课程,以适应“新工科”建设对工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依据我国“交通强国”“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紧紧围绕课程思政教育和“新工科”建设的本质内涵,基于OBE的产出导向理念,确定影响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提出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建立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监督及评价体系,将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成人文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