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基本都是在音乐课堂上,加强民族音乐教学,可以加深中小学生理解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对于民族文化差异性、及民族多样性的认知,是民族文化丰富多样感知的关键。文章讨论了如何在中小学民族音乐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2.
王颖 《吉林教育》2009,(7):62-63
伴随着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多元文化应运而生,各民族国家都在为保护、传承和挖掘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艺术而做着多方面的努力和尝试,其中多元化民族音乐教育作为手段之一,已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强调教育者应对学生的民族属性和民族文化影响予以重视。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中不仅应包括主流音乐文化,还应当体现非主流音乐文化的内容和特征,建立以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多元教育评价体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互相尊重和理解异域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挖掘本民族的艺术宝藏,彰显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并在全球一体化“和而不同”的共融文化环境中具有平等交流的话语权。毋庸置疑,多元化民族音乐教育是达到跨文化理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音乐文化,面对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中学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正确看待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重视本民族音乐教育和世界民族音乐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道理,让民族音乐这棵常青树更加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4.
以音乐课程新理念为指导,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通过接受民族音乐熏陶,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认识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相似文献   

5.
以音乐课程新理念为指导,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通过接受民族音乐熏陶,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认识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相似文献   

6.
初中民族音乐教学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部分,起到了培养学生爱国情感、了解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理解的重要作用。民族音乐最具民族性,最能体现民族风格,代表民族精神。而初中生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怎样理解民族音乐,怎样学习民族音乐,从而提高初中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就成了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以音乐课程新理念为指导。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通过接受民族音乐熏陶,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认识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绽放着璀璨的光芒。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全面了解民族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其民族自尊心,提升其民族自豪感。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切实重视与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民族音乐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民族音乐,自觉地提高自身的民族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音乐课程新理念为指导,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裁,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通过接受民族音乐熏陶,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认识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相似文献   

10.
音乐课堂是实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主阵地,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能加深中小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认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感知人类文化的丰富多样,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理解、尊重、平等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如下的探索和尝试。一、精选内容,融乐入境音乐欣赏,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可以精选一些能够代表我国特色的古乐名曲和优秀民歌呈现给学生。由于现代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理解民族音乐的情感肯定会有一定的差距。欣赏时,教师可以采用整体感受、分段欣赏、提问、讨论、对比、扮演、  相似文献   

11.
传统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性,将其引入到高校教育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而且可以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进而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各高校在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应树立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意识,完善音乐教学课程,增添传统音乐相关课程,促进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不断深化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以音乐课程新理念为指导,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裁,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通过接受民族音乐熏陶.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认识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相似文献   

13.
以音乐课程新理念为指导,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通过接受民族音乐熏陶,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应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以增进其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相似文献   

14.
我所在的学校是所非民族学校,如何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中华各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底蕴和智慧,从而激发民族团结之情,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走民族团结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路子,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小学音乐教材编排了大量的民歌和民族音乐欣赏曲目。于是,我把悠久而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贯穿在音乐教学中,注重以民族舞蹈为载体,让学生把握少数民族歌曲的风格,加深对民族音乐的感悟和理解,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情感。一、运用舞蹈韵律,体味民歌韵味,增进民族了解。少数民族歌舞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载歌载舞,民歌的节奏与…  相似文献   

15.
陈锦云 《学周刊C版》2019,(24):176-176
民族音乐的基础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渠道。教师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我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积极引导学生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民族音乐进入小学音乐课堂,无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了解它们就是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欣赏它们就是体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情感,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审美取向已经出现了偏差,特别是中小学生生活在一个世界文化大交融的社会里,受西方现代音乐文化和当代审美意识的影响,已经使他们很难与古朴的民族音乐产生共鸣,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端正音乐教育的方向,重视民族音乐,弘扬民族文化,这是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学生艺术品位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在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民族音乐文化多样性",这是学生从音乐的角度认知民族与国家,理解民族与国家,形成对民族文化认知的基础,是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觉观念的基础,因此实际上也就给中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将民族音乐的教育贯穿进去,而对于地方中小学,其首要或者说最便利的教育缺失身边的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目前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在我国的音乐新课程中也体现了这一主流思想。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有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在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音乐课程中都相应地增加了世界民族音乐的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及实现“教育要面向世界”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高师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族音乐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优秀历史文化,其中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的各方面能力,学习民族音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教师教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民族音乐的一种类型,是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出来的文化瑰宝,它既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和审美积淀,也体现了各民族艺术的精华。文章根据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及要求,结合实践,将优秀的传统民歌引进中学音乐课堂,让学生感受民歌之美,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和体悟,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