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越来越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因此,关注民生的新闻也越来越多,以人为本和平民化价值取向的民生新闻让普通老百姓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这对传统的"官本位"报道来说应该是一次内容革命。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2.
做好民生新闻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佳 《新闻传播》2009,(12):61-61
民生问题是社会化问题,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新闻工作中要做好对民生问题的切实报道.本文阐述了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做到关注到位、报道真实、引起重视。以便更加充分地吸引读者,突出本地报纸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胡勇 《新闻窗》2010,(3):48-49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青睐和社会的认同。那么,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呢?从近期《贵州商报》刊载的几组报道,也许我们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传媒业的市场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市民阶层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利益,于是,民生新闻由此诞生。民生新闻就是站在老百姓和民生的角度去属实的报到平民百姓所喜闻乐道的新闻,如实报道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如实批评与报道是民生新闻的主要内容,更好地实现新闻媒体的的舆论监督职能。由于民生新闻的批评性质,使得电视民生新闻成为了最难的新闻报道节目之一。  相似文献   

5.
党报作为主流媒体,民生新闻强调的是其在公共生活领域的导向和介入功能,要关注与老百姓利益最直接、最密切的重大事宜。如时下我们所说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保是民生之依”,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的报道即是党报民生新闻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以关注民生、民情、民意为内容的民生新闻获得了受众的喜爱和青睐。随着人民大众开始越来越注重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但细细想来,目前的民生新闻基本多局限于社会生活领域,而与人民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报道的民生化问题则显得相对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民生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和重视度也越来越高,"民生"话题成为了政府和人民关注的重点。如何高质量地做好"民生新闻",使民生新闻体现其新闻报道的价值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下文就结合本人对民生新闻报道的一些经验,谈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大连日报编委会于2009年提出了民生时政报道观的办报理念。今年3月1日,大连日报正式启动新一轮报改,在民生时政报道观的指导下,开始了这场生动的新闻实践,赢得读者广泛好评。民生时政报道观的核心思想是时政新闻是党报的基本内容,而民生问题是时政新闻的重要关注点。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因此,党报必须在时政报道中注重民生元素,关注民众关注,具体而鲜明地报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并不能只关心琐碎的民生问题,关注重大民生问题。才能真正表现出民生新闻的深切人文关怀。系列片《根基》通过民生视角,对于重大主题性报道进行了深入、全景式的报道。既展现了主流价值现,也增加了节目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10.
常丽 《青年记者》2012,(20):118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日益关注,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贴近生活的新闻关注得越来越多。如何报道好民生新闻?笔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关注本地实际本地人民关注的焦点往往是本地发生的、最贴近民众自身生活的事情,地方电视台应把关注点放在本地发生的日常新闻事件上,讲述本地人民发生的民生小故事,把大众关心的茶米油盐、衣食住行等小事以新颖的形式放入屏幕,在其中穿插地方文化特色,用民众的声音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所谓民生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民生新闻就是报道老百姓生活方面的问题,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空间。本文对民生新闻做了简单的论述,并就如何做好民生新闻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宗福 《青年记者》2007,(12):64-64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在贴近性上为其他新闻样式作出了最好的表率。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作为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仔空间”的新闻,这种关注是全方位的,既有平民视角,更有领导视角,况且民生问题的最终解决离不开领导视角。《黄河晨报》就是如此,在运用领导视角进行民生新闻报道方而,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何军林 《大观周刊》2012,(23):12-13
民生新闻诞生于社会新闻,同时又在理念、内容、地域、表达等方面超越了社会新闻。本文针对现在的民生新闻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新闻采集雷同,缺乏新意。二是报道过于肤浅,价值含量不高,以此入手,从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和民生新闻的采集与社会新闻的关系两方面论述,希望新闻记者从中找到采集民生新闻新的提升点。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诞生于社会新闻,同时又在理念、内容、地域、表达等方面超越了社会新闻。本文针对目前民生新闻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新闻采集雷同,缺乏新意;二是报道过于肤浅,价值含量不高,以此入手,从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和民生新闻的采集与社会新闻的关系两方面论述,希望新闻记者从中找到采集民生新闻新的提升点。  相似文献   

16.
李宗福 《青年记者》2007,(12):64-64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在贴近性上为其他新闻样式作出了最好的表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人民群众。新闻工作者的目光应该多投向他们,关注民生问题,为建设和谐社会营造舆论氛围。民生问题的报道更强调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在做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作用上,新闻选择应充分体现民生的态度、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情怀。民生的态度在民生问题的报道中,新闻媒体担负的责任重大。策划节目时应该把更多关注投向普通民众,关注他们的普通生活,关注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  相似文献   

18.
余正华 《新闻窗》2011,(3):46-47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民生新闻也以其固有的新闻特质、庞大的受众群体,显示出特有的生命力。如何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也成了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要做好民生新闻报道,需要遵循"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这一原则,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必须"好听"而有深度。  相似文献   

19.
刘文飞 《今传媒》2013,(4):127-128
十八大报告中,“民生”成为一个热议的字眼.随着党中央对于民生问题关注程度的不断加大,反映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新闻该如何结合国家的大政方针致力于改善民生,这成为媒体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民生新闻的发展,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民生新闻进一步发展所应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作为电视媒体,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社会公信力带热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文从民生新闻为何突然"变热",本色新闻是民生新闻的立身之本,强化监督是民生新闻的实力风向标三个方面,分析了民生新闻变热的成因,阐释了做本色新闻、走平民路线、客观公正报道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提出了强化监督敢于同腐败现象、官僚主义作斗争,是衡量一个媒体公信力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