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教学中人格地位是平等的,应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情感,这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交流、合作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述了如何借数字化教学创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包括质疑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游戏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合作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实践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反思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作业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在习作教学中,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本文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研究:(1)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搜集资料;(2)在课堂教学中,送给学生一双慧眼:(3)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合理的想象和联想;(4)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抒发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4.
与欧洲发达国家重视教学评估中的学生参与不同,中国本科教学评估过程中学生参与度总体不足,具体表现为:学生参与教学评估活动过程不充分;评估内容与学生相关的指标不丰富。基于学生参与理论视角,可以从强化学生情境参与和行为参与两个方面优化本科教学评估模式:一是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评估指标体系,提升学生相关指标的比重或者强化评估指标体系的学生视角;二是优化学生参与评估过程的形式,在方案制定中体现学生意志、在自我评估中落实学生主体、专家组成员吸收学生代表、在现场考察中拓展学生路径、评估反馈中重视学生价值等。  相似文献   

5.
董中迎 《教师》2012,(22):56-56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型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思考,在激情引趣中滋生学生学习情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放大效用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建构起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品德教学要想化枯燥乏味为生动精彩,拨动学生心弦,吸引学生全身心参与,就要把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与学生联系密切的案例素材恰当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体育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具有独特作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或竞赛中形成的人际交往、合作与竞争等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会工作中去,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  相似文献   

8.
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情境创设主要可以从引发学生注意、诱发学生想象、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进行。情境创设在教学中有利于平衡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协调统一,是对教材和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能够有效刺激学生视听感官,提高学习效率,能为学生提供暗示或启迪,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积极的心理表现,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调节作用,学生在学习中拥有学习兴趣,能无形中推动学生积极探究、求知,从而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0.
杨焕玲 《考试周刊》2013,(22):87-87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满足学生探究、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尊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愉快的心情还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体会到幸福感和成就感。在数学教学中,作者充分地让学生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中作者通过探索自主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等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章晓一 《考试周刊》2013,(27):97-98
现代教育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达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完善的目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排斥教师讲,而是主张教师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地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本文从课堂情境的创设、教学手段的安排等方面介绍了初中英语教学中一些简单、有趣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情感爱好,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催生学生的学习情感,提高数学的教学质效。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反应进行智慧理答,能够引领学生走向课文的最深处,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在学生表达肤浅时、表达不准时、表达零碎时、表达无法时进行智慧理答,在追问中深化学生认知,在对比中调整学生思维,在统整中明确学生思路,在点拨中渗透学习策略,为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素质教育教学的脉搏,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在激情引思中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在师生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放大效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亲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恩辨能力和思想素质。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说,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此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引发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说中真正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才能自主探索去发现数学、创造数学,学生就能在说中成长。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习,归根结底,要引导学生读书,在广泛的阅读中,发展学生智力,引发写作灵感和热情,在与作品的交融中,甄别真、善、美,提升道德人格、个性修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成就感,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自学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会方法,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在歌曲教学中使学生感受美,在雅曲欣赏中使学生认识美,在唱游活动中使学生体验美,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表现美,在多媒体教学中使学生创造美。让他们从小会欣赏音乐、懂得音乐、理解音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型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思考,在激情引趣中滋生学生学习情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放大效用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建构起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观察中、多角度的思维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作文构思、选材、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学生想象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声音是校长决策的重要信息源。在学校工作中,校长若能建立与学生对话的制度,通过走进学生中间、把学生请进办公室、开座谈会等形式经常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研究学生的所需所求,必将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我们的观念会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升华,我们的行为会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改变,我们的工作会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