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幼儿教师道德建设中,职业道德规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位,是我国幼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成为制约幼儿教师道德建设的瓶颈。从我国幼教的实际情况出发,尝试性地提出八条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法守法,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尊重幼儿,热爱幼儿;严谨治学,锐意创新;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尊重家长,热情服务;拒腐防变,廉洁从教;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2.
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幼儿的道德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幼儿的道德水平。然而在现实当中,幼儿教师的道德养成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未能提供有效的环境促进幼儿教师的道德养成,部分幼儿教师自身也缺乏学习与反思。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高等院校、幼儿园、政府和社会、教师自身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建设高质量的幼儿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3.
根本标准模糊、具体标准缺位是目前幼儿教师道德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幼儿教师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是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具体标准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根本标准的具体涵义、确立依据和运用方法,制定统一的具体标准即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抵制各种错误倾向,促使幼儿教师道德评价步入正确轨道,充分发挥其抑恶扬善积极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师道德失范行为的成因,既有教师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与之对应的预防策略也应从这两个维度综合施策。从教师个人层面,应该加强法制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增强职业认同感,学会自我解压;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从社会层面,应该落实政府部门的主体责任,健全相关法规、强化监督、健全幼儿教师的评价制度、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构建一体化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养成体系。  相似文献   

5.
幼儿虐童事件的频频发生,引发了人们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思考。本文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幼儿教师由于职业道德"缺失"对幼儿实施身体伤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进一步分析了幼儿教师道德"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对幼儿教育相关工作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卫 《成才之路》2009,(24):65-66
热爱幼儿、尊重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评价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指标。作为教师要全面关心幼儿的成长,满足幼儿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少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心理虐待”的问题。心理虐待在幼儿园教育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是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幼儿教师顺利进行幼儿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新时期农村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应包括依法执教、热爱农村幼教事业、热爱幼儿、勤于学习、团结协作、尊重家长、为人师表等。要通过幼儿园和教师个人双方的共同努力来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对提高幼儿教师职后道德水平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当前幼儿教师职后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培 《成才之路》2011,(17):2-3
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是当前幼儿教育领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潮流。由于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内容涵盖:幼儿教师要具备从事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以及组织幼儿游戏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幼儿教师的职业性格标志着职业道德的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幼教质量的提升和幼教事业的发展。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影响着农村幼儿的生存状态,农村幼儿教师职业性格的"应然"和"实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笔者认为通过强化职业意识、训练职业行为、调适职业性格可以促进农村幼儿教师职业性格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道德能力和职业道德能力是伦理学中全新的概念。道德能力是道德品质的内在动因,职业道德能力,就是从业者时于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力、执行力以及对这一道德价值目标的实现力。它受职业特点的界定和强制,与职业活动的特殊规律以及利益关系相联系。它是从业者优秀职业道德品质的表现,是实现职业价值目标的保证,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本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是一般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厘清职业道德学习的个体价值对于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若学习者不能明白职业道德对自身的价值,就很难准确理解职业生活中的道德需要,也难以实现有效的、持续的道德学习。由于职业道德是处理职业生活中各类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任何一个劳动者都需要处理相应的社会关系,所以职业道德是职业生活的必需品。虽然职业幸福的实现需要多重条件的满足,但职业道德是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实现的。以职业道德学习对个体价值的视角重塑职业道德教育,就需要厘清合理的价值逻辑、呈现真实的道德困境、树立幸福的道德榜样、推进欣赏型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王英  段丹 《文教资料》2014,(23):71-72
动画片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情境性强、感染力强等特点,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深受幼儿的喜爱。具有以上特点的动画片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能促进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二是能促进幼儿道德情感的发展,三是有利于幼儿意志力的锻炼,四是有利于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动画片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作者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学前教育专业人员要参与动画片的制作过程,策划出符合幼儿道德发展水平的动画片;二是幼儿教师要将动画片引入日常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提高道德认识;三是教师要鼓励幼儿再现动画片的情境、创编动画片的内容,在亲身感受中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四是家园合作,为幼儿创设道德实践情境,促进幼儿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向道德行为转化,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相似文献   

15.
职业道德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一项素质,既是教师人格的基本保证,又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估标准。幼儿教师是幼儿接触时间较长的人,其行为规范、人格魅力等对于幼儿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针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幼儿成长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职业道德是人在履行职业角色的过程中要遵守的基本要求,幼师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幼儿师范院校要通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能性,重视入学教育中师德品质的培养,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来培养幼师生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7.
刘栋  顾拓宇 《教书育人》2011,(21):52-53
教师道德意识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和基本准则,教师在教学、工作、生活的过程中能否体现一种本身同有的职业信仰和职业品质,是体现一名教师职业道德最朴素、最真实的素质和内涵。教师道德意识其着眼点正是为了阐释这种职业品质。一教师道德意识的内涵1道德尼采认为,道德是与生命结合在一起的。如果离开了生  相似文献   

18.
浅谈幼儿教师基本素质及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是指幼儿教师从事育人职业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根据我国《幼儿园教育工作纲要》有关要求,结合幼儿生长的生理特点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幼儿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智力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艺术活动素质。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职业道德倍受社会关注。幼儿教师作为启蒙教师,其职业道德关乎幼儿的发展,关乎民族兴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新挑战、带来新机遇。基于互联网自身特点,将互联网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结合在一起将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有利的一面,为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学习、职业道德宣传、职业道德监督、职业道德考核发挥积极作用,切实提升幼儿教师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20.
秘书职业道德是在秘书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它是社会道德在秘书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秘书职业活动长期实践的产物.秘书工作的特殊性质和任务,要求秘书人员必须注重职业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