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战后的德国赔款问题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它起自一战后的巴黎和会,迄于希特勒的上台,贯穿于本世纪20年代及对年代初期,历时13年之久,涉及英、法、美、相等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各大国出于利己之目的,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异常激烈、长期而复杂的较量,使得20年代及30年代的国际关系纷繁紧张、扑朔迷离。对后来的历史走向发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本文拟将这一问题分成赔款的缘起、法国操纵时期、美国操纵时期\赔款问题的结局及影响等进行论述,以勾划出这一时期世界上几个主要大国间关系的轮廓。(一)1918年11月11日,…  相似文献   

2.
在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中,增加了一节《20年代的国际关系》,这是难点,也是高考重点,很难把握。这里笔者仅就鲁尔危机与德国赔款问题的解决谈谈我的学习思路。20年代国际关系的中心问题是对德问题,其核心之一是德国赔款问题。对此,法英美各国间进行了明争暗斗,这从“鲁尔危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要弄清这些关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掌握“鲁尔危机”概念“鲁尔危机”这个概念有关知识点散见于教材,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1923年,德国提出了延期支付赔款的要求后,英美同意,法国坚决反对,并联合比利时出兵鲁尔区,酿成“鲁尔危机”。英美反对法国以武力相逼的做法,德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美国为酝酿有利美国的战略态势,积极实施大西洋、太平洋两洋战略。在欧洲,通过“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掌握赔款问题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扩大对欧洲政治、经济的影响,加强了对德国的经济渗透,为20世纪30年代德国军国主义复活奠定了经济基础;在远东,拆散英日同盟,排挤英国,打压日本,争夺远东海上霸权。美国20世纪20年代两洋战略的实施,为30年代美国利用列强矛盾,推行“中立法”,实现“行动自由”,推行绥靖政策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4.
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现代国际关系研究在德国起步较晚,也始终未成独立学派,但20世纪具有德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研究经验对西方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考察德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历史脉络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德国国际关系研究的主要流派,并对其特点进行了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5.
朝核危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朝核问题不仅使核不扩散机制面临挑战,而且使得东北亚的安全问题更加复杂,这进一步证明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关系的现实之间虽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二者也有相当的不一致性,朝核问题也再次显示出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因此,国际关系理论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现实,为解决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集中讨论19世纪晚期法俄关系发展史上的疏远阶段,叙述了这一阶段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它的基本特点;分析了造成法饿两国关系疏远的三个基本原因,即:法德关系的缓和、法俄两国都有求于德国、法俄两国社会制度的对立和国内阶级斗争的加剧;论述了法俄两国关系疏远对法俄两国的政策和欧洲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这一阶段的出现是19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欧洲历史发展的一些基本特点在国际关系中的折射。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对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是从对国际问题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从20年代起,一批进步学者开始从事国际关系、国际法、世界外交史和中国对外关系的研究,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这些研究为30、40年代中国对国际问题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在这个基础上开始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概括起来说,这一阶段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在国内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在国统区以《世界知识》、《东方杂志》、《国闻周报》等为中心的进步学者研究队伍。二是以  相似文献   

8.
五十年代前半期,围绕德国重新武装问题的斗争,在欧洲国际关系和冷战中有一定重要性。本文试对此加以评述。一 1949年秋德国正式分裂,并未结束德国问题和围绕德国问题的斗争。当时东西方冷战处于一个重要时刻。苏联于1949年秋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形成强大冲击波。美国进行了对外政策的重新审视,制定了全面扩充军事实力以“建立自由世界的优势力  相似文献   

9.
世界秩序是国际关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同时也是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研究并不充分的一个范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适应国际体系的变化,国际关系学的变革时代来临.构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提上日程的.对世界秩序范式进行学理界定,分析世界秩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并探讨以此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是当前世界秩序研究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南北关系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它包括政治方面的关系,但主要是指经济方面的关系。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北格局出现后,南北关系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以及南北双方本身变化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从60年代中期开始南北关系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国际关系体系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拟对80年代以来南北关系中出现的新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作一分析,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概述1994年我国学者关于20世纪前50年左右的国际关系史研究的主要状况。在这一领域中,我国学者的研究广泛涉及欧、亚、美洲各国之间的关系,其中以东北亚国际关系,20年代欧美各国的关系,30年代轴心国之间的关系,二战前及二战中英美在远东的军事合作,战时国际关系对战后世界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2.
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两国结束了长达20余年的敌对状态,实现了两国关系的解冻,这是战后国际关系史上最重要的外交突破之一。本文从美国和中国两个方面分析了中美接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可持续发展教育受到全世界包括德国在内的普遍关注,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1]当时德国就提出了BLK‘21’计划(State-Federal Commission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30年代,德国国内各派势力在远东政策上出现了分歧。来华德国军事顾问问题是其中一个焦点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国防军和外交部间发生了许多争执,但它们的分歧并非实质性的,因而当纳粹党为拉拢日本而要求撤回顾问团的时候,他们很快联合起来反对纳粹党的这一决定。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两国结束了长达20余年的敌对状态,实现了两国关系的解冻,这是战后国际关系史上最重要的外交突破之一。本主要从美国和中国两个方面分析论述了中美两国接近的原因及中美关系解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进而重申了当今发展两国关系的必要性和原则。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的讨论,这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会计职业教育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因而在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应大力提倡教学方法的出新。在会计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美国天主教主教团1983年发布牧函<和平的挑战>,在综合罗马天主教社会训导与美国文化和政策传统的基础上,对20世纪后半期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993年,他们又发布牧函<在和平中播种正义的收成>,在后冷战语境中继续倡导天主教的和平理念.研究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这两部和平牧函,有助于透彻了解当今世界各国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主导话语已经不再是"民族国家利益",而是人权和人的尊严.虽然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以来的"民族国家主权自决"以及"互不干涉内政"的国际关系准则还依然有效、依然重要,但其局限性在21世纪新的国际格局面前已经十分明显,这一点需要正视和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8.
一、20年代国际关系的阶段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和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构成了战后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具有下列主要特征: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复苏、政局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2国际关系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3围绕凡尔赛体系遗留下的“赔款”和“欧洲安全”问题,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斗争。4为避免战争再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召开国际会议、举行双边或多边谈判、签订条约协定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俄罗斯既是自然地理上的近邻,又在政治上一直处于非常复杂的互动关系之中.尤其是自20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中国.1917年俄国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给中国革命打开了新局面;20世纪60年代的中苏论战,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方向;90年代末的苏联东欧剧变,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格局.现在,前苏联解体10多年了,那里的情况到底如何?这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政策,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世界的和平发展和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1.新中国成立——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拓外交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