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论伊德的"解释学关系"及其技术解释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德把技术中介引进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的意向性结构之中,提出他的以解释学关系为基础的现象学的技术解释学。伊德的解释学关系的意向性变式可以拓展为胡塞尔意义上的静态理论解释学,但是还应该有更为充分的关于“人造物”的实践解释学。伊德的现象学的技术解释学会遭到德里达式解构理论的质疑。  相似文献   

2.
美国哲学家唐·伊德(DonIhde)是当代技术哲学领域有代表性的人物,伊德在具体的生活领域中反思技术的意义,在经验和文化层次上探讨人类和技术物品之间的关系。伊德的技术哲学思想为我们理解教育领域中人与技术的复杂关系、为我们研究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
技术现象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潮,更是一种研究方法,技术现象学则是面向技术实事的现象学研究。教育技术是教育领域的技术实事,运用技术现象学的方法考察教育技术成为必然。技术现象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也表现出体现、解释、他者、背景四种不同的人、技术与世界的关系,教育技术的应用其实质是在这四种关系之间发生现象学迁移,这给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技术不仅关涉教育活动,也形塑、影响着教育理论生产。信息技术变革了教育实践形态,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表征认识论的新学校教育认识论,并革新着教育知识生产的逻辑,从而具有深刻的教育理论意蕴。技术内在目的的消解使得信息技术存在教育价值限度,技术二元性则内生了信息技术的教育限度与伦理挑战。面向信息技术的教育理论重建,需确立"人的生命成长"价值尺度,保持教育的开放性,以解决、回应信息技术的教育理论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现象学从存在论的“此在”出发,论证了人与世界、人与技术是一种操作与实践关系,并在存在主义人文主义的立场上进行技术批判。当代技术现象学聚焦于人与技术的关系,在“形而上”的研究传统之外,呈现了“形而下”的经验转向。对技术的批判固然重要,但技术的社会建构更为根本,通过对技术的调节与控制可以建立人一技术一世界的生态平衡系统。  相似文献   

6.
伊德的身体理论是理解其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思想的重要视角。他在"身体一"(感知的身体,体验的身体)和"身体二"(文化建构的身体)的基础上,提出了身体的第三个维度,即"技术的身体"。"技术的身体"是对"身体一"和"身体二"的综合,主要特征是工具的涉身性,而这正是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面。伊德的身体理论对涉身、知觉和行动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挖掘,对"情境化知识"、人与技术的关系进行了全新解读,对我们建立批判的知识论和技术现象学有诸多启发,其中有两个向度不可忽视,一是关注行动,二是重视现象学-解释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对教育领域的技术内在价值负荷加以深刻的反思,并从伊德的人和技术物品的三种关系入手,分析了技术由于自身的价值负荷给教育带来的问题,笔者认为为了使技术更好的促进人类的学习,必须在技术与教育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机制,让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教育。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对教育领域的技术内在价值负荷加以深刻的反思,并从伊德的人和技术物品的三种关系入手,分析了技术由于自身的价值负荷给教育带来的问题,笔者认为为了使技术更好的促进人类的学习,必须在技术与教育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机制,让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教育。  相似文献   

9.
探寻教育数字化转型质的规定性是有效推进转型实践的认识基础。信息技术整合提升了信息分享效率,但客观上带来了技术与教育主体(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分离,不能实现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的汇集融合。作为理论范式的教育“技术整合”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是一个通过技术与课程的“物物整合”,革新教学内容呈现,注重知识推送,促进学生知识获取,从而提升工业化“教育生产”效率的过程。“技术整合”范式在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与价值论四个维度都存在限度,难以满足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创造需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指向是“人机融合”,这一新范式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是一个通过教育主体与机器的“人机融合”,利用人机协同,汇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促进学生心智成长,从而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的过程。这一范式遵循了现代教育理念,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基于“人机融合”理念:(1)通过整体流程再造,实现教育全系统数智驱动;(2)通过新型能力建设,实现教育人机一体化;(3)通过系统优化创新,实现价值体系的重构;(4)通过组织专项研发,实现技术的教育性提升。  相似文献   

10.
现象学教育研究作为质的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以现象学、阐释学作为其哲学基础,秉承“朝向事情本身”的研究立场,以“体验—表达—理解”作为其方法论基础,力图在概念抽象的把握方式之外,寻找一种对教育主客体、教育现象、教育经验的新的把握方式。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是当前生物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整合的内涵与目标,接着论述了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有效整合的四个特征及常用的三种整合模式,最后,对如何做好有效整合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丽霞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9):41-45,58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2000~2006年期间的1292篇教育技术学专业博、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分析,考察了这五年中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认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网络教育应用"、"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及"计算机教育应用"这三个方面;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覆盖了"教学"、"网络"、"信息"、"学习"、"教育"五个领域,其中最为关注的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远程教育"和"网络课程"等十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教学中技术应用论争典型观点的基础上,从哲学层面探讨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描述了信息技术作用下教学时空、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发生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4.
在系统分析教育技术常用的两种研究范式的基础上,结合哲学史的梳理,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三个层面对现象学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象学是教育技术研究的第三种范式。在方法论层面,现象学范式的创新性突破在于穿透了“一般”和“个别”的割裂;在研究方式层面,现象学范式遵循质性研究的模式,擅长对微观体验的揭示;在具体研究方法层面,现象学范式综合运用访谈、体验报告等手段,使研究结论具有建构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教育技术研究特征的分析,明确了现象学之于教育技术研究的方法论价值在于贯通融合,即有利于教育技术研究的定位融合、视域融合和研究取向融合。  相似文献   

15.
基于系统视角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学校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应该关注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四种应用与三个基本因素。可以从系统的视角来思考和构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具体可以从校长的信息意识与信息技术基本能力、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组织与管理能力、信息化评价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课改,从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革的实际出发,通过对概念的分析,从哲学角度论述了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及新课改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现代信息技术异化的根源分析及其消解的可能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教育领域现代信息技术异化现象的阐释和根源分析,给出技术与人的竞争关系是异化的直接根源,而导致异化产生的因素则可分为主体性原因和客体性原因两个方面。这两种因素在实践过程中都不可能完全消解,因此异化现象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弱化。经过论证分析给出了弱化的途径:树立合目的的教育观、技术价值观,在技术活动中凸显技术的人文关怀,使技术与人的关系重新回归和谐,使祛魅的现代信息技术走向返魅的后现代技术。  相似文献   

18.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延伸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困境。为消解“智能技术+”教育的伦理隐忧,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智能技术赋能教育的思考与研究,需借助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以伦理学视角对其中的人机关系进行审视,深入剖析智能技术当前以及未来在价值、责任、隐私、人性等方面可能带来的伦理困境。由于智能技术具有“类主体性”等独特特征,因此,需要以寻求自我价值、加强法律监管、建构理论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等为中心思想,提出可行的消解路径,并力求在未来的教育中坚守教育本质,秉持理性态度,遵守伦理规则,从而保证智能教育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虽然已历经百年,但至今仍存在不少问题。要在新时期解决科学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必须厘清科学教育中的几个关系性问题:第一,科学与科学教育之间的关系,科学与科学教育分属两个范畴但又相互关联;第二,科学方法与科学教育方法之关系,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者做科学之方法,科学教育方法则是指导学生学习科学之方法;第三,科学知识与科学素养之关系,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追求之目标,科学知识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第四,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随着科学与技术之间相互作用的增强,科学与技术在教育中逐渐走向融合,但现时期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仍具有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