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基本功。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是指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运用语言文字技能的学习实践活动。教师为学生的“练”而“训”,学生依教师的“训”而“练”,二者缺一不可。在一篇文章里,“训”什么,“练”什么,怎样“训”,怎样“练”,下面就以《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为例,谈谈怎样抓住各段特点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扎实、充分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2.
著名小语专家张田若先生指出:“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使语文学科返璞归真,提高质量,是当务之急。”语文课中的“训练”,是指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教学实践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不等于文字游戏或问题的解答,而是对学生语盲文字的认识、理解和思想感情的表达、语文学习品质的培养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它具有丰富的内涵。语言训练的过程是一种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训”在于指导学生去认识规律,“练”在于让学生通过操作去掌握规律,形成能力,只有训练落实,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训练”是什么?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对“训练”作出了比较经典的解释,即“训”是教师的训导和教诲;“练”是学生的练习与实践。“训练”是达成语文能力核心目标的基本手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虽然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要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就得正确处理“训”与“练”的关系,优化训练目标,把握训练难度,设计好训练层次。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训练得当,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一、正确认识语言训练的内涵阅读教学中的语...  相似文献   

5.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王玉梅一、把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结合起来就“训练”而言,“训”是针对教师,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训”;“练”是针对学生,学生的反复实践过程就是“练”。教师的讲是手段,而学生的做、读、说、写,即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中语言训练点的确定黄桂林阅读课必须准确把握语言训练点,做到“训”之必要,“练”之必需;“训”之有效,“练”之有益。一、突出主线结合点现行教材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分单元安排读写训练重点,并以“读写例话”总结读写知识,从而构成了中高年...  相似文献   

7.
1.把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结合起来。就“训练”而言,“训”是针对教师,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训”:“练”是针对学生,学生的反复实践过程就是‘练”。教师的讲是手段,而学生的做、读、说、写,即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最终为己用才是目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以讲为前题,练为目的,讲为练做铺垫,讲练结合,进行适时训练,使学生通过练最终形成综合能力。我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训练的: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语言训练效率?这是近年来我们着力研究的问题。通过几年来的探索,我们的体会是:语文训练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练习的结合,训练的整体效应取决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我们应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训练的各个环节上有针对性地切实加强指导。这是提高训练效率的一个关键。一、把握训练目标目标对于整个训练过程有导向作用,对训练的结果有检测作用,切实达到目标是所有训练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的把握是否准确直接决定训练的成败,怎样才算准确把握住了目标呢?首先,要明确训…  相似文献   

9.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教学方面入手就是要彻底改革多年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实践意识。在实施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对“训”和“练”的关系,以及对训练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方面,产生了一些片面的认识,出现了—些“放任自流式”的做法,致使课堂训练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数学能力得不到提高。下面,就“训”和“练”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两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训”和“练”的关系要正确处理“训”和“练…  相似文献   

10.
课堂训练教学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训练”包含“训”和“练”两个方面。“训”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学生认识规律;“练”是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掌握知识。其实质是指课堂教学必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始至终让学生动脑、动口、动耳、动眼、动手、全身心投入的实践活动,是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加强语言4de训妹心项小而切实地理解“训练”的内涵。训练,即有训有练。“训”就是教师的示范或讲解,“练”就是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训练,是由相互依存的训和练组成的整体。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常用的方法有:品味欣赏型训练、比较型训练、填充型动I$和迁移型训练。下面浅谈笔者进行比较型训练的体会。比较型训练可分为直接比较、取舍比较和变换比较三种形式。直接比较就是把内容相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或语段进行比较;或者对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进行比较。例…  相似文献   

12.
目前,阅读教学要强化以词句为基础的语言文字训练,已基本形成共识。但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很好地确定词句训练点。训练缺乏整体性,逢词解词,遇句析句,把一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的课文搞得支离破碎,使语言文字训练成了单纯的词句知识讲授或练习,导致阅读教学效率低下。训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训”要有计划。学生的“练”应有目的,即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明确的训练目标来源于《大纲》和教材要求、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同时,真正的语言文字训练必须确定若干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训练点,把各个训练点连起来就形成了语言文字训练的一张网,网的中心是教学目标。因此。  相似文献   

13.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须处理好五个关系□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黄亢美一、必须处理好教师的“训”和学生的“练”的关系训练,是由相互依存的训和练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有训就要有练,练又离不开训。在讲读课中要进行讲读,从语文基本功训练的角度去看,这里的讲就是训,读就...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整个教学过程应当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这里所说的求知 ,并不单纯是传授知识 ,而是教师把传授知识放在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的目标上来考虑。知识的获得 ,要练 ;能力的培养 ,要练 ;智力的发展 ,要练。这里所讲的“练”是训练 ,与通常的练习、作业不是同一概念。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而作业、练习是指新课学完之后 ,学生完成的书面或口头作业的一种训练方式而言。训练的“练”不是让学生学什么练什么 ,而是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作一次创造性的“再…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变繁琐的内容分析为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这是从根本上扭转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费时低效、劳而少功”的有效途径。堵不住繁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那么,怎样进行语言训练才扎实、有效呢?一、明确教学目标,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学目标不明确,势必导致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影响语言训练的效果。就小学阶段整个阅读教学来说,总的目标要求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方法和兴趣),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四个字:“自能读书。”其他诸如思想教育、思维训练、美的熏陶等都应…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言训练也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自主发展。教师要摆正教与学、训与练、文与道、课内与课外的诸多关系,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法、学有创造、学有个性。  相似文献   

17.
张慧 《新疆教育》2013,(14):83-84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语言训练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主动发展。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摆正教与学、训与练、文与道、课内与课外的诸多关系,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法、学有创造、学有个性,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一句话,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落实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语言训练□林文新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读会写,教师若是喋喋不休地讲,以“分析课文”为语文课的第一要务,把学生练、读、写的时间都给挤掉了,长此以往,岂不是劳而无功吗?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练”是学生语文活动的主要形式。我们要坚持以...  相似文献   

19.
低年级语言训练 ,训练什么 ?我认为低年级语言训练主要是训练语言的准确、简洁、条理等 ,那么又怎样训练呢 ?我的体会是 :一、用课本上的语言进行训练课本上的语言通顺、完整、连贯、准确 ,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在低年级语言训练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上现有的语言进行训练。我们可以采用“拿来主义”的原则 ,拿课本上现存的句子来训练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如小学语文课文第二册 16课《蔬菜》中的句子 :“这些蔬菜 ,有的吃根 ,有的吃茎 ,有的吃叶子 ,有的吃花 ,还有的吃果实。”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进行语言训…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背离了语言训练的中心.要么上成思想品德课。要么上成章法分析课.成了名副其实的“假、大、空”。“假”:语文课不姓“语”了:“大”:表面看语文课上章法、技巧等什么都包容,实则大而无当;“空”:架空分析,不实在。这是语文课高耗低效的症结所在,难怪学生们初中毕业以后仍然口不能言。手不能写。窃以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帮助学生练一身语能文功。必须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让语文课真正有“语”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