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王跃新 《体育科研》2003,24(3):23-23
保持匀速跑是一个节省时间的跑动战术。教练员经常会告诉选手尽可能维持匀速跑节奏,他们相信这种匀速将使跑动效果最大化,并可能导致最佳的跑动节奏。对跑动速度这个问题,科学界提出了一些想法,但是现在的研究结果似乎更趋向于支持在跑动的后半程,跑动速度应略微比匀速快点的战术。  研究表明,加速和减速阶段的变速跑,会导致过度消耗腿部肌肉的糖原,最终导致糖原过早地耗尽和疲劳的出现。然而,虽然匀速跑战术受到普遍欢迎,多数科学研究也支持这种练习,但是随后的研究揭示出了不同的观点。  法国人韦罗尼克博士的最新研究表明,变速跑…  相似文献   

2.
2008 东亚足球锦标赛中国队跑动能力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专用的技、战术录像分析系统(SIM I°Scout),对2008东亚足球锦标赛中国运动员的跑动能力进行定量测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队的总跑动距离明显低于东亚三国的队员,其中高速跑和有氧中等强度跑差距比较显著;与亚洲杯相比较,总跑动距离略有提高,但总体上提高不大.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国家男子足球队与比赛对手相同位置运动员的跑动距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与比赛对手相同位置运动员相比,国家男子足球运动员在跑动总距离上均少于比赛对手。2)在各级跑速的跑动距离上,守门员中速跑的跑动能力显著优于比赛对手;边后卫高速跑的跑动能力显著优于比赛对手;中前卫慢跑以下的跑动能力明显多于比赛对手,而低速跑的跑动能力明显少于比赛对手。3)高强度的跑动能力,尤其是冲刺跑的跑动能力较差,是国家男子足球运动员与比赛对手体能水平的差距所在。  相似文献   

4.
YO-YO间歇测试与足球运动员比赛跑动能力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验YO-YO测试与足球比赛跑动分析系统的信度与效度,探索YO-YO测试结果与比赛跑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对24名国家男子足球队运动员进行YO-YO测试,对他们在16场国际比赛中的跑动能力进行研究,获取了每名运动员的YO-YO测试结果与比赛中的各种跑动参数。结果:YO-YO测试具有较高的重测信度(r=0.98)和较低的变异系数(8.7%),运动员的测试成绩由于位置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SIMI跑动分析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观察者内部与观察者之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运动员比赛中的跑动能力也由于位置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且下半场跑动能力下降。YO-YO测试成绩与比赛跑动总距离、有氧高强度跑、无氧高强度跑、冲刺跑频数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r=0.79,P<0.01;r=0.85,P<0.05;r=0.70,P<0.05;r=0.78,P<0.01),而与冲刺跑距离不存在显著相关(r=0.30,P>0.05)。结论:YO-YO测试与比赛跑动分析系统均具有较好的测试信度与效度;YO-YO测试能够反映与比赛密切相关的运动员体能,二者存在高度相关,可作为监测运动员体能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采取GPS全球定位系统和心率监测系统对14名大学足球专项学生在3场课堂教学比赛中的内、外部运动负荷进行量化,采用数据级数推断法对比其上、下半场比赛负荷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足球专项课堂教学比赛中,大学足球专项学生平均跑动距离为8 319 m,平均跑动速度为5.59 km/h,平均完成19次高速跑和7.6次冲刺跑。学生在上半场的跑动总距离,平均跑动速度,慢速跑、低速跑、中低速跑、中速跑、中高速跑和高速跑跑动距离、跑动时间与次数,高强度减速跑跑动距离和时间,低强度减速跑跑动距离、时间和次数,低强度加速跑跑动距离和次数,加速度负荷、反复高强度跑动次数都明显高于下半场(ES介于0.35~1.22,可能性>75%),上半场的步行移动时间(ES=0.94,可能性>99.5%)和反复高强度跑动的平均恢复时间(ES=1.60,可能性>99.9%)则明显低于下半场;(2)大学足球专项学生的课堂教学赛的比赛时的平均心率为165 次/分钟,约占最大心率的82.8%,大学足球专项学生在整场课堂教学比赛59.5%的时间中处于中高强度和高强度心率区间,学生在下半场处在中高强度心率区间的时间明显多于上半场(ES=0.5,可能性介于75%~95%),而上、下半场处在高强度心率区间的时间只存在微小无意义的差异(ES=0.15,可能性介于75%~95%)。  相似文献   

6.
探究足球比赛中控球率不同时,对球员体能和技术表现的需要及影响,对球队制定训练计划有着积极的参考意义。数据的获得是借助多台 高速摄像机、计算机追踪系统。研究表明:在不同控球率的比赛中,体能类指标中的跑动总距离和高强度跑距离没有明显区别;高控球率球队有球 高强度跑动要高于低控球率31%,而低控球率球队无球高强度跑动距离则要超出高控球率22%;高控球率队球员传球次数比低控球率队多44%,这 种优势同样体现在成功传球次数、接球次数、触球次数、射门、运球和攻入对方最后1/3防守区域次数等;中后卫在低控球率时的高强度有球跑动距 离要少于高控球率33%,而边后卫、前锋和中场队员在低控球率时,高强度无球跑动要多于高控球率同位置的队员,有球高强度跑则要低于高控球 率同样位置的球员。技术指标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在采用高控球率打法时,场上所有位置球员传球和接球的总次数要明显高于低控球率的打法。 结果表明:控球率对球队的整体跑动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高强度跑动数据和一些技术因素的运动表现有较明显的影响;球队控球率不同时,特定 位置球员的跑动和技术指标会产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0年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不同位置运动员的跑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位置运动员在跑动距离、有球和无球跑动距离、不同强度跑动时间以及最大跑动速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建议根据运动员场上位置、角色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以提高体能训练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一、学习和掌握跑的技术是进行协调放松能力培养的基础1.放松弹性跑:站立式起跑40~60米,中速跑动,中匀速跑,动作协调放松,脚前掌着地,跑时富有弹性,步长适中不宜过大。2.协调放松大步长跑:动作协调放松,尤其是面部表情、颈部、肩部等保持自然。  相似文献   

9.
运用“简极-茵战K1”智能足球运动表现分析系统采集12名大学生运动员在8场正式足球比赛中的跑动和心率相关指标,量化运动员的外部和内部比赛负荷。结果显示:(1)在外部负荷方面,大学生足球运动员在正式的足球比赛中场均跑动距离(8 464±822) m,其中,慢速跑跑动距离约占39.8%,低速跑跑动距离约占30.2%,高强度跑动距离约占5.1%,场均高强度跑动次数(30±14)次;在内部负荷方面,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平均心率为(160±11) 次/分钟,52%的比赛时间处于80%最大心率以上区间,仅有14.5%的比赛时间内处于70%最大心率以下区间。(2)后卫球员的跑动总距离大程度地低于中场(ES=1.2,可能性>95%)和前锋(ES=1.4,可能性>95%),高强度跑平均间歇时间则中等程度地高于中场(ES=0.6,可能性>75%)和前锋(ES=0.9,可能性>75%),后卫球员在比赛处于中高强度心率区间的时间比例中等程度地低于中场(ES=1.0,可能性>95%)和前锋(ES=1.1,可能性>75%)。前锋球员在比赛中的最大跑动速度(ES=0.7,可能性>75%)、步行距离(ES=0.8,可能性>75%)、慢速跑跑动距离(ES=0.6,可能性>75%)和中等强度心率区间占比(ES=0.7,可能性>75%)皆中等程度地高于中场球员,而低速跑跑动距离(ES=0.8,可能性>75%)、平均心率(ES=0.6,可能性>75%)和高强度心率区间占比(ES=0.6,可能性>95%)则都中等程度的低于中场球员。  相似文献   

10.
运用AMISICO比赛分析系统,从球队整体、不同位置以及比赛时段等方面,对中国女足与对手在比赛中不同速度等级的跑动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女足整体高强度跑距离与韩国、澳大利亚具有显著性差异,与朝鲜、日本没有显著性差异;中国女足后卫高强度跑及冲刺跑距离与韩国、澳大利业具有显著性差异;中场高强度跑距离与韩国、日本具有显著性差异,冲刺跑距离与澳大利亚具有显著性差异;前锋高强度跑距离与日本具有显著性差异,冲刺跑距离与澳大利亚具有显著性差异;中国女足不同时段高强度跑距离呈现第1时段高于第2时段,第3时段高于第4时段的趋势,冲刺跑、高速跑次数低于韩、朝、日及澳大利亚,2次高速跑的间歇时间多于韩、澳及日本.  相似文献   

11.
足球无球队员的跑动接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足球比赛中,场上队员控制球的时间是有限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无球的活动中,因而进攻战术配史合中的无球队员的跑动接应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陈兵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8):42+117-42,117
随着足球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强度、高对抗成为现代足球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特点,现代足球的发展必须要求加快队伍的攻防转换节奏,运动员在场上的跑动距离有着很大的提高。通过概括日、韩、西班牙三个球队的队员的跑动特征,总结出亚洲球队与西班牙队的不一样的战术风格,找出亚洲强队与冠军队之间存在的差异,旨在为亚洲球队能在未来的训练中和世界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提供理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上海女足2012年联赛中比赛活动特征的分析,了解上海女足比赛中的跑动特点及体能状况;通过与国内最高水平比赛、国家队及其他世界强队的对比分析,了解与高水平运动队之间的差距,寻找到上海女足训练的突破点,为上海女足在第12届全运会中夺取金牌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方法:通过已取得专利的自主研发的足球训练负荷监控系统对上海女足2012年联赛上海赛区上海—大连、上海—长春的两场比赛进行跑动负荷的测试.结果:(1) 2012年联赛期间上海赛区的比赛与国外高水平运动队相比,上海女足运动员高速跑和冲刺跑的距离及所比重偏少.(2)上海女足在2012年联赛中不同位置运动员在比赛中整体跑动能力存在差异,边后卫和中场球员总跑动距离最多,而边前卫和边后卫的高强度及以上跑动距离最多,前锋高强度以上跑动距离最少.(3)上海女足在2012年联赛前准备期高强度的有氧间歇训练不足,导致联赛期间体能贮备不足.结论:我国女足联赛水平较低、对抗性不强,上海女足运动员联赛期间的跑动能力与国内最高水平比赛及世界强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的训练必须加强高强度的有氧间歇训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男子篮球联赛(CBA)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跑动及负荷情况研究揭示篮球运动员比赛中跑动负荷的特点和规律,为篮球项目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实施科学化训练提供依据。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观察、统计等研究方法,采用德国SIMIscout技战术分析软件,系统量化了篮球运动员在比赛条件下的跑动能力、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跑动区域位置点分布情况、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在不同跑动速度下的跑动距离特征等。结论表明:篮球比赛是以无氧和有氧混合供能为主,但主要是中低等强度的有氧供能为主占75%左右,高强度及冲刺跑所占比例较少不到10%。从无氧高强度跑动距离阶段来看,也是中锋占比例最少,其次是前锋和后卫,说明篮球比赛的前锋和后卫队员的无氧跑动能力要好于中锋。从运动员比赛活动范围看,前锋运动员活动范围较大,基本是在整个前场范围内跑动;中锋运动员在攻防两端跑动范围基本上都在3分区以内、3 s区弧顶和篮下范围内;后卫运动员的跑动范围也比较大,进攻时主要是接近3分线以外范围内活动。  相似文献   

15.
扆铮  尹军 《体育教学》2016,(4):18-21
跑动能力是人类具有的基本生活技能和运动能力,也是田径运动项目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本文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多方向移动理论为指导,将田径跑类练习和动作技能动作模式相结合,通过有针对性的动作模式练习达到提高中小学生基本跑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手球比赛属于集体球类对抗性项目,比赛跑动能力体现出技术、战术、体能等诸多因素,是比赛制胜的重要因素。对我国男子手球运动员在男子手球联赛、十一届全运会以及第16届亚运会等大型赛事的备战和系列比赛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位置运动员全场跑动总距离在3 951~4 552m之间,平均为4 249m,跑动距离最多的是边锋,最少的是内锋。2)冲刺跑和高速跑动距离最多的是边锋,最少的是中锋;中速跑动距离最多的是边锋,最少的是中锋;低速跑动距离最多的是中锋,最少的是边锋;慢跑距离最多的是组织,最少的是边锋;走动距离最多的是边锋,最少的是组织。3)手球运动员的全场跑动轨迹是以各位置运动员在两个进攻区域之间以近似直线式的轨迹活动。4)全场进攻和防守的跑动次数分别为70次和78次,平均每25s会有一次跑动,不分速度的情况下平均每次移动的距离为28.71m。  相似文献   

17.
采取数据级数推断与广义混合线性模型的统计方法,对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正赛阶段381名非门将位置足球运动员在829次打满全场的比赛中的跑动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1)在本届世界杯中,所有外场球员场均跑动距离(9 872±956) m,其中,高强度跑动(速度>20 km/h)距离约占7.2%,场均高强度跑动次数(31±11)次;(2)中场球员的场均跑动距离最多(10 608±759) m,其次是前锋球员(9 622±900) m,最少的是后卫球员(9 484±807) m,其中,前锋球员完成最多的冲刺跑动[速度>25 km/h,(259±113) m]和慢跑[速度<7 km/h,(3 827±324) m],中场球员完成最多的是低速跑[速度7~15 km/h,(4 705±685) m]和中速跑[速度15~20 km/h,(1 596±333) m];(3)本届世界杯中,所有球员上、下半场的跑动距离[(4 940±507) m 与(4 933±516) m]、最大跑动速度[(27.5±2.7) km/h与(27.5±2.5) km/h]、高强度跑动次数[(15.5±6.2)次与(15.1±6.0)次] 都只体现出极其可能的微小无意义变化(ES=-0.04、-0.06、-0.03,可能性皆大于99.5%),而下半场的慢跑距离(1 917±186) m相对于上半场的慢跑距离(1 771±176) m,则出现了极其可能的中等程度的升高(ES=0.82,可能性大于99.5%)。  相似文献   

18.
一、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是少年篮球运动员训练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专项身体素质和技、战术训练的质量。一般身体素质圳练的内容主要有: 1、30米加速跑篮球运动员发动快攻和防守快攻都需要快速从后场跑到前场或从前场跑到后场,因此,30米加速跑是培养少年篮球运动员奔跑能力的最好方法。练习时可从一个端线加速跑到另一端线,一次训练课可以5次为一组,跑3组,要求起动和加速要快,跑动过程中要始终注意观察场上的情况。2、3000米和5000米长距离跑  相似文献   

19.
探索不同赛制下比赛表现指标对比赛结果产生的影响,选取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59场、118组技战术表现和跑动表现指标作为自变量,比赛胜、负作为因变量。运用K型聚类分析,对比分均衡比赛进行界定。根据比赛控球率的不同对比赛表现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数据级数推断法界定各自个变量增加2个标准差对比赛获胜概率带来的变化。研究结果:1)在所有比赛中,9项技战术表现指标(射门次数、射正次数、射正率、定位球射门次数、突破进入罚球区次数、控球率、传球成功率、解围成功次数和防守反击次数)和3项跑动表现指标(本方控球时跑动距离、进攻三区跑动距离和对方罚球区跑动距离)使比赛获胜概率显著提升。对方控球时跑动距离则使获胜概率显著下降;2)在比分均衡比赛中,5项技战术表现指标(射门率、定位球射门次数、控球率、传球成功率和解围成功次数)和3项跑动表现指标(本方控球时跑动距离、进攻三区跑动距离和对方罚球区跑动距离)使比赛获胜概率显著提升。而向前传球次数、低强度跑距离、中强度跑距离、对方控球时跑动距离4项比赛表现指标则使获胜概率显著下降。研究表明,FIFA世界杯获胜球队在立足于防守的基础上,以防守反击和定位球作为主要进攻和得分手段,表现出与联赛球队不同的比赛策略。因此,各级球队在备战时应根据赛制和对手实力情况作出针对性的战术部署。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男子优秀足球运动员比赛跑动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男子优秀足球运动员比赛跑动能力的状况,使用SIMI°Scout技战术分析系统对2004-2008年来中国国家队、国奥队运动员参加一系列比赛中的跑动能力进行定量测量.根据测量结果,从比赛跑动能力总体状况、系列比赛跑动的纵向比较、中国队与比赛对手跑动距离分析、中国运动员不同位置跑动能力比较分析、不同位置运动员跑动距离等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