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承载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性质地位、价值取向及实施方略。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需要深刻认识劳动教育所具有的政治、社会、文化和育人属性,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大使命和发展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我国劳动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善了劳动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构建了劳动教育独立的育人体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劳动教育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确立了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指明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探讨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分析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高职院校要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武装学生头脑,更新劳动教育理念,精设劳动课程,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和参与劳动教育热情;应巧融劳动教育于校园文化,营造劳动育人氛围,着力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黄炎培和陶行知作为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大量的教育实践形成了他们各自的劳动教育思想,认为劳动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论文运用NVivo12.0软件从劳动教育目标、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途径三个方面研究了两者劳动教育思想的异同点。研究表明,两者都认同劳动教育的目标包括学习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学会互相合作、体认劳动价值和树立健康人格。劳动教育内容涵盖了生产劳动教育、日常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劳动教育途径包括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两者又各有偏重。黄炎培的劳动教育目标更侧重于每一个人得到提升,树立健康人格;陶行知更关注增强独立谋生能力,掌握劳动技能。黄炎培提倡劳动教育内容更多体现在生产劳动教育,陶行知则认为更多体现在日常劳动教育。黄炎培主张做中学,更注重学校教育;陶行知强调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些分析为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4.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既需要教育的帮助,也需要伦理的约束。劳动伦理阐发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基础,彰显了劳动教育的道德意蕴,也诠释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归宿。劳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技术化""形式化""片面化"等教育症结,使劳动伦理的育人效果还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在劳动伦理培育的教育实践中,应该深化劳动伦理教育规律的教学研究,将劳动伦理内化于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探索情感体验的劳动伦理教育进路,推动社会形成尊重和崇尚劳动的伦理认知。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对策,包括增强劳动意识、营造劳动教育氛围、创新劳动教育形式等.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然后分析了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提出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包括推动高校劳动教育机制化、加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促进高校劳动教育常态化。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有助于弥补高校劳动教育的缺失.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探索了劳动教育的开展路径,包括依托体育场馆开展劳动教育、依托体育活动开展劳动教育、依托体育社团开展劳动教育、依托体育支教开展劳动教育等方式,实践了劳动教育的思政功...  相似文献   

8.
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构建了劳动教育的体系。首先通过对《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分析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概念;其次按照场域的不同将劳动划分为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并对家庭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论述,构建了劳动教育家、校、社会的教学体系;最后对家庭、学校、社会实施劳动教育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劳动教育的生成逻辑,然后从个人之维、社会之维、国家之维分析了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最后提出了高校劳动教育的优化方略,包括革新劳动教育理念、创新劳动教育实践、鼎新劳动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0.
数智时代的劳动形态发生了巨大而显著的变化。数字劳动成为劳动的主要形式进而引发了终端移动化、信息互联化、虚实交互化、生活工作互嵌化的公共生存样态。智能劳动带来了工具智能化和产品虚拟化。情感劳动让劳动者呈现人际关系过载和倦怠社会下的劳动精神退避等新问题。目前,职业院校存在对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把握不全面、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方法运用不科学、劳动教育的途径和体系建设不系统的问题。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必须全面把握劳动教育内容,剖析“不珍惜劳动成果”问题,加强劳动价值取向教育,扩展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科学设计劳动教育关键环节,对标“不会劳动”问题,加强数字智能劳动教育,提升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智能化水平,系统筹划劳动教育途径和体系,化解“不想劳动”问题,加强劳动精神教育,关照数字劳动者精神健康。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劳动教育面临的认识不足、资源不多、教学方式单一、课程体系不统一等问题,基于江苏海洋大学的劳动教育实践,探讨了坚持五育并举,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开放式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教师为主导推进劳动教育落实落细,形成应劳动、为劳动、教劳动、用劳动、会劳动、思劳动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构建的分阶段多平台全过程的劳动教育体系,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育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职校学生强健体魄、夯实职业技能、树立劳动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基于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综合技术教育三个维度的理论分析,发现历史唯物主义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证明了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一体性并得出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政治经济学揭示了"劳动异化"现象对劳动者的侵害,为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吸引力问题找到了答案;马克思对综合技术教育的论述则为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借鉴依据.基于以上理论进一步分析了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问题,即开展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怎样提升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劳动教育应当遵守哪些实施原则,并为职业院校落实劳动教育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建龙 《天津教育》2022,(3):129-131
<正>本文从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要求出发,分析劳动教育策略,即转变教育理念,把握新劳动教育方向;挖掘劳动资源,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丰富劳动形式,对学生全面培养;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提高劳动教育效果;重视价值渗透,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完善保障措施,促使劳动教育常态化发展。2020年3月,人民出版社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在新时代背景下,针对中小学生加强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了劳动教育的形式、内容和途径,催生出数字劳动教育。与传统劳动教育相比,数字劳动教育拥有数字化技术的支撑,适应了劳动教育主体的需要,并对教育组织结构进行重塑。在此基础上,劳动教育的理念、场景、形态呈现出新的特点,教育生态发生了深刻改变。与此同时,数字劳动教育也存在三个方面的潜在风险:数字程序监视引起隐私暴露、数字人带来师生关系“异化”以及技术成瘾消解劳动教育的意义。为预防和规避数字劳动教育的风险,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并回归个性化教育初心,营造风清气正的数字劳动教育风气并建构合理的数字技术成长空间,以此探寻未来数字劳动教育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时代,国家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影响着他们对劳动的态度,关系着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基于调研数据,对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认知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认知影响因素的进一步考察发现,学校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教育能够显著提升他们对劳动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而家庭劳动教育的影响则没有达到显著程度。提高劳动育人的实效性,需要强化学校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作用、重视社会劳动教育的支持作用、突出家校社劳动教育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对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梳理了劳动教育的概念,总结并分析了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和中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优势,提出了劳动教育实施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构成了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三类劳动教育”的体系化设计与实施是落实国家劳动教育政策、提升劳动教育质量的关键。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应围绕家务劳动教育活动和学校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活动展开,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劳动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生产劳动教育应围绕农业劳动教育活动和工业劳动教育活动开展,且兼顾传统与创新两个方面,传统维度重在体现劳动与生活、劳动与文化的关联,让学生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和美好生活以及劳动创造历史和文化的历程,创新维度重在提升学生生产劳动教育的创意能力;服务性劳动教育应围绕关爱型服务劳动教育活动和公共型服务劳动教育活动实行,在对他人、学校和社会公益岗位的服务中,增强学生共情的能力、服务的意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8.
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为劳动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大学生应充分继承劳动人民敢于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传统。当前很多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教育创新能力不足、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劳动教育工作质量。基于此,探究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提出了针对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以期推进劳动教育系统化与体系化。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以及国情变化,我国对公民的个人劳动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大中小学要把握劳动教育的新特点,构建劳动教育多样化路径。文章基于国情梳理了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劳动教育的现状和误区,总结了家庭、学校、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实施路径,并结合我国劳动教育有关政策,提出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劳动教育协同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刻改变了劳动的既有形态与方式,同时加剧了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展示出劳动+职业、劳动+数字、劳动+创造的内涵特质。深刻探寻其发展的逻辑理路在于通过数字技术贯通创生劳动教育新生态、采用数字劳动牵动引领劳动教育新形式、强化数字素养涵育提高劳动教育新成效。为进一步顺应数字化背景下开展劳动教育的新要求,西北地区高职劳动教育应树高职院校劳动之观,彰显以劳育人的价值导向;育高职院校劳动之容,统整劳动教育的理念内容;促高职院校劳动之行,跨越时空开展具身化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