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中国的出版研究》,张志强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出版学术研究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出版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出版实践的发展。《20世纪中国的出版研究》,就是这样一部对出版的学术研究历史进行总结和回顾的著作。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的中国出版业是一个有较大时间跨度和充满剧烈变革的时期,是我国出版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重要发展时期,特别是在20世纪后20年,出版业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实现的跨越式发展,大大超过了20世纪的前80年.改革开放的后20年,既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也是我国出版业改革力度最大、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存在决定意识.丰富的出版改革发展实践和丰硕的改革发展成果,为出版研究提供了基础,成了我国出版研究最为活跃和研究成果最多的时期.理论来自实践,理论研究活动的不断深入,又极大地促进了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术类文摘期刊出版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最早的学术类文摘期刊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出版了<机械制造文摘>和<冶金文摘>,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学术类文摘期刊."文革"中,这些文摘期刊均被停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术类文摘期刊开始陆续复刊,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术类文摘期刊的出版开始繁荣起来,现存的学术类文摘期刊绝大多数是这一时期创办的.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调整,学术类文摘期刊逐渐形成了目前的出版格局.  相似文献   

4.
刘拥军 《出版参考》2007,(8X):19-19
20世纪80年代以后,持续了20多年飞速增长的图书出版,在21世纪初期进入了一个增长持续递减的时期。2003年以后,图书印数出现负增长,品种和总定价的增长率也在不断递减。应该说,2003年以后,出版利润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总定价的增长,但在2006年,图书总定价的增长率急剧下降,降低到了2.67%,比2005年降低了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图书出版的赢利能力有趋于停滞的倾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后,持续了20多年飞速增长的图书出版,在21世纪初期进入了一个增长持续递减的时期.2003年以后,图书印数出现负增长,品种和总定价的增长率也在不断递减.应该说,2003年以后,出版利润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总定价的增长,但在2006年,图书总定价的增长率急剧下降,降低到了2.67%,比2005年降低了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图书出版的赢利能力有趋于停滞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短短的近10年期间,王益同志接连推出了四本文集,文集的格局大体一致,即按出版、印刷、图书发行、出版史研究和国外出版研究等部分分类排列.<三编>主要收集自1997年至2000年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编辑史、出版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道弘 《出版科学》2002,1(Z1):18-22
近20年是编辑史、出版史研究的活跃时期.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和有领导的集体研究与分工合作,对推动研究发挥了很大作用.出版业内人士、高等院校师生和相关部门专家学者,是研究的基本力量.20世纪最后10年的地方出版史料编纂,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为代表的社史研究,以及编辑出版人物研究、出版史料汇编,硕果纷呈,使"两史"研究进入崭新时期.  相似文献   

8.
好书坊     
《20世纪思想史》([英]彼得·沃森著,朱进东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1月版) 这是一部非常好的20世纪思想通史。哈佛大儒丹尼尔·贝尔教授评价这部巨著是20世纪思想与人物的百科全书,这样的鸿篇巨制竟然是一人所为。这个人正是皮特·沃森。算上前不久在英国面世的《思想与发明的历史:在十九世纪之前》,他已经出版了14本书,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档案学研究发展迅猛、成就辉煌,理论论著琳琅满目,研究成果数量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仅"十五"期间(2001-2005年),我国就出版档案专著30余部,出版档案系列教材2套和单科教材多种.[1]这表明档案学在国内受到相当程度的关注和重视,展示了我国档案学自身生机勃发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百余年来,中国出版尽管跌宕起伏,但始终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 从生产方式上说,这百余年,完成了由古代出版向现代出版的转变;从政治上说,实现了由旧中国出版到新中国出版的转变;从经济体制上说,它经历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三个转变,说明20世纪的出版史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研究这一段出版演变也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世纪战争》(上)(下)作者:[意]鲁西阿诺·加里八尔迪著定价:78.00元出版时间:2005年1月本书展示了人类在一个世纪之中所犯下的巨大的、可怕的错误。记述了20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在全世界燃起  相似文献   

12.
国际比较图书馆学权威丹顿认为,比较图书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然而在中国的"新图书馆运动"中,图书馆界利用比较的方法自觉进行对比研究,其中李小缘先生1927年出版的<图书馆学>全书各章都利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程伯群先生于1935年出版的<比较图书馆学>一书,则比美国有关论文早了20年.文中分析了此一原因.  相似文献   

13.
王红丽 《出版发行研究》2017,(10):109-111,90
以美国文学为主的北美文学在20世纪已经具有了世界性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北美文学成为1980年以来我国译介和出版的重点.本文回顾了1980年以来我国北美文学翻译和出版经历的三个重要阶段及其特征,为读者和研究界提供了一个北美文学在中国的出版传播脉络.  相似文献   

14.
刘晓晖 《编辑之友》2015,(10):99-103
20世纪汉语文学典籍英译的发展日益成熟,海外出版出现了5个鲜明的发展阶段:1910-1919年酝酿期、1920-1929年小高潮期、1930-1959年平稳发展期、1960-1979年高潮期和1980-1999年回归平稳发展期,且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演变特征.进入21世纪,海外英语世界的文学典籍翻译出版状况虽至今未现高潮或迭嬗,但前景可观.研究20世纪以来的汉语文学典籍海外英译出版动态,对于了解汉语文学典籍的翻译走向,掌握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具体状况以及找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可行性战略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邬静洁 《中国出版》2014,(19):70-70
20世纪前半叶,是近代启蒙思想在中国风起云涌的半个百年,这一历史时期,各种思想文化发生激烈碰撞,中国文坛涌现出众多思潮、流派、社团、作品,国内外也出版了多种有关20世纪文学史和诗歌、小说、散文等文体的专著,却唯独没有一部大型的文学编年体著作。由卓如、鲁湘元主编,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编年》(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以下简称《编年》)的出版,填补了中国没有大型文学编年体著作的空白。《编年》采用春秋笔法,寓褒贬于平实的叙事之中,用客观、公正、准确的史料回顾了20世纪前50年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完全用史料说话的文学历史专著,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和中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传播学研究领域开始形成。1949年,当代世界传播学大师、传播学创始人威尔伯·施拉姆在汇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版了《大众传播学》,这标志着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有更多的国内外传播学不断涌现。施拉姆大师曾把传播研究比喻为一块未开垦的“绿洲”,吸引着各个学科的无数学来此辛勤耕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周丹 《编辑学刊》2021,(3):91-95
20世纪20年代被西方世界称为"咆哮的20年代(Roaring Twenties)".这是一个经济、文化持续繁荣的时期,它所涵盖的激动人心的事件数不胜数,因此,也被称为"历史上最为多彩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便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应运而生的.文章通过回溯100年前,即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图书出版,主要是音乐图书出版的状况,希望为音乐图书出版的未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出版:四个挑战、一个思路、二个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出版长达100年,目前没有办法完整地把全过程都预计得到和表述清楚,但前瞻和描述10年还是可以的。要谈21世纪前10年的中国出版战略和思路,先要搞清楚21世纪的出版与20世纪的出版究竟有什么不同。20世纪的出版主要是后期  相似文献   

19.
李长青 《出版参考》2015,(19):44-46
20世纪80年代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出版科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国出版科研热点、难点是什么,主要的科研队伍具有什么特点,却一直混沌不清,无人研究.这导致出版科研从制度设计到队伍建设、从科研立项到成果评判,都缺乏一个总体的参照与引导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从二战前的出版强国,到二战后的出版大国,日本出版一直是世界出版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出版大国日本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书业危机.其突出表现为,自1996年开始,出版产值呈现出了"十年九降"的大滑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