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非药物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更有效的疗法,对40只3月龄去卵巢SD大鼠采用中等强度运动结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以骨生物力学指标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虽然运动和低频脉冲电磁场均可抑制去卵巢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下降,但二者结合效果更佳,因此这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非药物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常见、多发的骨代谢疾病,己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土要疾病。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中运动疗法被广大人群所接受的一种必要手段,雌激素的替代疗法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也被普遍采用。本文在查阅了近10年的文献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分别将运动利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对绝经后女性骨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着重从骨生物力学方而对骨质疏松的防治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范围内骨质疏松患病率的上升,探讨骨质疏松的预防已成为运动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评价骨质疏松的指标——骨矿物质密度(BMD),详细地论述了运动、激素和补钙在预防骨质疏松中的作用。为增进骨健康,避免骨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对各年龄阶段的骨骼骨密度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运动类型对骨密度影响也不同。适宜的体育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起到积极的效应,过量过度的锻炼效果适得其反。运动疗法是防治骨质疏松的一项基本方法,究竟何种运动处方能够促使最大限度地获得最高峰值骨量,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运动对抗骨质疏松的动物实验研究及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成年SD 大鼠通过悬吊和去势的方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用自行研制的动态加载装置对SD大鼠每天加载15 min,每周5天,持续8周,然后用生化指标、生物力学性能和形态计量学3种检测方法,得到了运动对抗骨质疏松的实验数据.结果显示,大鼠胫骨有明显的骨生长,并且生物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能够有效对抗骨质疏松.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取得运动对防治骨质疏松的实验数据,为人体运动防治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并结合骨质疏松的计算机模拟,指导人们运动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常见、多发的骨代谢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土要疾病.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中运动疗法被广大人群所接受的一种,必要手段,雌激素的替代疗法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也被普遍采用.本文在查阅了近10年的文献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分别将运动利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对绝经后女性骨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着重从骨生物力学方而对骨质疏松的防治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多核细胞——骨骼肌细胞和破骨细胞形成的机理;从运动医学的角度,阐述了多核细胞在运动医学中的理论意义以及多核细胞在治疗骨质疏松、运动性骨疲劳和促进运动员肌性损伤恢复的实践意义。拟为体育运动实践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长期失重导致的运动系统风险主要表现为骨质流失和肌肉萎缩。运动训练能够有效防治失重引起的骨丢失和肌肉萎缩,但运动防治失重性运动系统退化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通过综述运动训练拮抗失重引发的运动系统退化的研究,凝练出运动防治失重性骨丢失和肌肉萎缩的潜在机制:1)运动训练通过改善骨细胞功能紊乱、调控骨代谢异常以及介导多种miRNAs的表达有效防治骨丢失;2)运动训练通过改善神经肌肉功能失衡、促进肌纤维超微结构的恢复以及促进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进而防治肌肉萎缩。通过总结运动防治失重性运动系统退化的相关文献,凝练出适合于当前航天员在轨航行的运动训练方案,建议采用以间歇性和持续性有氧运动以及飞轮抗阻和常规抗阻运动为主,以乒乓球神经肌肉协调训练为辅的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减缓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骨质疏松.本文综述了运动影响骨质疏松的机制,运动对不同年龄段女性骨代谢的影响,以及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对女性骨质疏松的影响,可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ApoE基因型人群对适宜健骨运动处方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敏感性,为制定基于基因多态性的个性化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4名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按ApoE基因型随机分为ε2组、ε3组和ε4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有氧及抗阻运动训练,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xA)测定运动前后骨矿含量、腰椎(L2-4及髋部骨密度(BMD)的变化。结果:ε4组BMC运动前后的变化率高于ε2组0P〈0.05);L2-4BMD运动前后无显著变化;ε4组髋部BMD运动前后的变化率显著高于ε2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效果受ApoE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其中ε4型人群通过运动疗法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大鼠运动模型的建立与训练效果评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林 《体育科学》1999,19(6):72-76
本研究对3月龄SD纯系雌性大鼠行卵巢切除术,成功复制高转换型骨质疏松模型;在对各运动要素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以预防骨质疏松发生为目的的运动模型,并对不同强度运动后骨矿含量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3个月训练后的研究结果指出:适宜运动对卵巢切除大鼠的骨量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骨量在适宜运动范围内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时研究发现,运动对OVX大鼠和SHAM大鼠的影响机制不同:运动对卵巢切除OVX大鼠的作用主要是维持骨量或延缓骨量丢失;而处于生长期 SHAM大鼠的运动效应则在于获得较高的峰值骨量。  相似文献   

12.
骨质变化除了与性别、年龄、激素水平、生活方式和机械受力等因素有关外,还与表观遗传调控途径有关。表观遗传调控的3大主要途径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在遗传-环境范畴内,运动作为外源性力学刺激,可以通过调控DNA去甲基化促成骨生成,调控组蛋白修饰维持骨稳态和非编码RNA影响骨代谢通路,这些均是运动通过表观遗传途径改善骨质健康的可能机制。梳理近年来表观遗传调控在骨组织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有助于为运动健骨和防治骨质疏松等代谢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劳动强度的减小、生活习惯的改变,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骨质疏松后即使是在轻微外伤的情况下也极易发生骨折,且产生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在论述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及发生机理的基础上,着重从运动对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以及采用不同形式、不同强度的力量性、高冲击性、耐力性等运动手段防治骨质疏松症进行了比较分析,为老年人及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有针对性地制订运动处方、有效地进行运动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动是改善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和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过度训练会导致骨量下降。本文通过对力量练习、冲击性练习等因素对骨密度影响的分析,以期为如何有效提高骨密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研究运动对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为人体运动防治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将成年SD大鼠通过悬吊、去势的方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用生化指标、生物力学性能、形态计量学三种检测方法,研究每天15min、每周5天、持续8周的运动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实验结果:悬吊加运动组(SUS EX)、去势加运动组(OVX EX)的生化指标与基础组(CON)相比较,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略有升高,血清钙离子(Ca)略有降低;在生物力学性能方面,悬吊组(SUS)、去势组(OVX)的大鼠景谷的压缩破坏载荷(F)较同期的CON组约低19.92%、17.23%,大鼠胫骨的弹性模量(E)较同期的CON组约低6.88%、21.25%,SUS EX组、OVX EX组的F较同期的CON组约高15.9%,7.10%,E较同期的CON组约高11.08%,5.49%;在形态计量学方面,SUS EX组、OVX EX组的各项指标(MAR、%L.Pm、BFR/BS、BFR/BV)基本与CON组持平。大鼠胫骨有明显的骨生长,并且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提高,能够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6.
动物实验是运动生物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和途径,其伴随着运动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动物实验可以较好地控制影响因素,既可以对实验动物整体水平的综合反应进行研究,也可以对实验动物局部组织和器官进行离体研究,从而克服了人体实验多方面的局限性.随着新型测量技术的出现和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的深入,运动与骨代谢研究的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观察指标和研究领域在不断发展,将在骨质疏松的防治及骨健康相关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运动与峰值骨量(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高峰值骨量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其中,体育锻炼是提高峰值骨量的重要方式。少儿时期进行体育锻炼对提高峰值骨量起到关键作用,但不同的运动方式对峰值骨量的作用效果不同。目前研究认为运动影响峰值骨量的机制主要是力学控制,其次是生物因素,但运动影响峰值骨量的具体信号转导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运动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丰北  欧阳 《体育科研》2001,22(4):15-15,18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在骨质疏松的防治方法中,运动疗法已被认为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前,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十分流行的疾病,已被人们看作是一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骨质疏松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在骨质疏松的防治方法中,运动疗法已被认为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手段.“运动 钙剂”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合理参加体育运动和科学的补钙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运动与骨密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笔者综述了运动对机体骨密度影响的研究结果 ,探讨运动有效提高骨密度的可能机制 ,并提出有效增加骨密度的运动处方 ,为进一步研究运动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