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实行“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提高就业率,实现最终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工学结合”模式在各大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得以广泛运用,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导致在推行该模式过程中出现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院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和深刻变革。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得职业院校的党建工作出现了新情况,面临着新问题,需要我们从新型教学科研团队和新型学生组织两个层面加以落实解决。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制度的宏观探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做好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国家为什么再三强调在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如何认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制约我国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因素有哪些?做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应处理好哪些问题?本期专题研究特别组织了4篇文章,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认识不到位和实践层面遇到的问题,阐述了工学结合的内涵和实施工学结合的重要意义。结合近年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上的探索与实践,介绍了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以人才需求调研为依据,整体设计专业教学标准;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内容结构;创设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在完成任务中完成学习;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工学结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关于职业院校构建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个案研究,认识职业院校构建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的意义,概括体系建设的基本形式,分析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为职业院校加强实训能力建设、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层面上提供一个参考与借鉴的样本.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和实施,对于如何更加有效的推进职业院校学生德教育工作的实施提供了参考。本文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学生德育实施的作用,从而提出学生德育实施的途径及策略,以期能为当前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全面做好顶岗实习的教育教学环节,才能切实有效地推进工学结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确保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线校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即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自始至终在电气化铁路沿线工作场所与职业院校学习场所之间交替进行,该模式融入了"工学结合"的教育思想,适应了电气化铁路供电运营企业运行模式和岗位工作特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推进工学结合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31):28-31
建立健全我国工学结合的制度保障体系,应修改完善《职业教育法》,明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政策激励机制,提高企业持续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立与教学和就业指导有机联系的工学结合模式运作机制;建立多渠道资金投入体系和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职业院校必须在合同基础上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   总被引:64,自引:3,他引:64  
本文尝试提出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分类标准、构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和主体框架。力求为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制度无法完全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在法律或政策层面,亟待建立权威、科学的校企合作组织制度,认可和规定职业院校的混合所有制模式.在学校规章层面,亦迫切需要加强相应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制度无法完全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在法律或政策层面,亟待建立权威、科学的校企合作组织制度,认可和规定职业院校的混合所有制模式。在学校规章层面,亦迫切需要加强相应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文章通过讨论国内外职业院校主要典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背景,分析了典型教学工作任务的建立、"4S"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架,提出并实践了工学结合下的校企轮转场地,分步递进能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观点     
建立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是大势所趋
  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但相比世界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我们还不是一个职业教育强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尚缺乏一个在国家层面上相对统一的职业教育主导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职业教育在世界职业教育领域缺乏主导话语权,这既不利于与国际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更不利于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首先是一个国家层面上的统领模式,它指导与引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其次是一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模式,它能有效地在各个职业院校中推广实施,是每个学校经过努力都可以实施的模式,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基础标准。作为主导模式,它既能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特征,又能做到尊重教育规律,体现知识、能力递进的学习;既能体现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又能突出职业院校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各个职业院校在此基础模式上,可以根据学校不同,区域经济的不同发挥学校自身特性,开展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实践。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有利于向社会宣传职业教育,帮助社会与企业了解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高社会、企业对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的认可度,有助于企业参与和职业院校的合作育人。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可以认为是一项职业教育的国家政策,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的推动实施,可以引导职业院校更加清晰地认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和基本要求,更科学正确地理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从而整体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形成多途径多形式实现工学结合的局面。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微观层面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探索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操作要义。  相似文献   

16.
工学交替是职业院校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但是职业院校在实行工学交替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带薪实习"是加拿大职业院校一种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借鏊圆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必将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理念、策略和程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学结合是一种较好的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社会环境的限制,多数工学结合是分散的、孤立的结合,同时也由于结合各方合作动力的不足,缺乏有力的政策、环境、资源等的扶持。本文对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探讨,力求能为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在企业和学校的合作过程中,"知识"资源的交流分享将贯穿合作的各个环节.职业教育中知识的流动,要借鉴企业知识管理和知识分享的理念,依托工学结合,为校企之间在知识信息资源共享方面提供契机.通过对职业院校教师知识、知识分享内涵及相关概念的分析,促进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和工学结合持续有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明显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障碍,本文从政府、企业(行业)、高职院校、学生四个层面阐述工学结合实践中出现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其中,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统一的办学实体是职业院校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如何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