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东省中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调查通过大规模的抽样(N=2800),以广东省中学生为对象,对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是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因此.学校在各项工作中要对中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本调查通过大规模的抽样(N=2800),以广东省中学生为对象,对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德育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毕业班政治课教学又担负着德、智教育的双重任务。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德育重在育德,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沃土,而良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又会促进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二者互相渗透的同时,又能够促进中考成绩的提高,完成智育的任务。所以,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沈荣玲 《成才之路》2012,(18):18-18
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其心理的正常发展,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证.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开展心理调查,研究和掌握高师学生的心理特点;改革心理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非智能素质的培养;进行课后“继续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7.
高中学生面临严重的升学压力,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体育活动回归群体,回归自然,对于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体育运动中了解自己,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体育教师必须明确培养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责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具备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技能,培养身心健康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8.
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中学教师如何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使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的教育。然而目前在西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由于重视程度和认识深度不够等多方面的原因,存在着种种误区。如何克服这些误区,对于我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陆川 《学周刊C版》2011,(11):208-208
本文从探究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影响及原因入手.结合信息技课教学的优势.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正确地面对信息和网络.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自我认知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全面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做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培养和提高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但问题却突出表现在一部分学生身上,而且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杨捷 《考试周刊》2010,(33):178-178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依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  相似文献   

13.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1.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和高难度的强迫训练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2.改革教学方法,寓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于教学的全过程;3.加强实践环节的引导和提高;4.改革实验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能力要求日益增高,许多中学生由于在家是娇宠的独生子女,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历练,难以承受快节奏的生活与学习压力,难以经受挫折与失败。因此,结合劳技课教学,加强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已是当务之急。在教学中,应尽量做到让学生自学.让学生提问,让学生动手,让学生探究。通过劳动实践进行体验、感悟和运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意志品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着职业选择、实现就业、适应社会、稳定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把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是提高对其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教育实践中学生的典型行为,分析得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具有自我认知能力较差、社会适应能力较弱、责任意识不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学生的心理素质正呈日益下降趋势.而激励的竞争又在冲击着我们的中学校园,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随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形成健康的心理,便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试图从数学学科教学入手,进行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探索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谷秀杰 《孩子天地》2017,(6):228-229
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维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学校体育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体育对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探讨心理素质的定义、结构及测试工具,探讨高中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已有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用《瑞标准推理测验》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713名高中生进行了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并对研究结果:1.当考察心理素质多维度的共同效应后,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比先前的研究相对较低。2.学生的认知、社会适应两个维度对学生成绩有直接效应,个性心理、心理健康通过认知与社会适应对学业成绩有间接效应。3.具体地说.智力、创造力、人际适应、心身适应、抱负、自制性、独立性、自尊心、轻松兴奋、情绪稳定等对学业成绩有较大的影响等作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对学生心理素质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自信心和耐挫能力的提高,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增强,良好个性心理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又一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教育的功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便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