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付洁 《神州学人》2007,(5):30-30
在国内的时候,总觉得瑞典这种“偏远”的弹丸小国是很难和中国扯上关系的。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中国元素”在这里也很多。且不说逛街的时候从衣服到玩具,满眼都是“MADEINCHINA”,就连在外国人眼里拗口的汉语似乎也无处不在。在这里最开始接触到汉语,是因为先生的姐姐介绍我到斯德哥尔摩的一家中文学校当老师。这虽然是间只有300多个学生的小学校,但却是瑞典最大的中文学校。每个周末上课的时候,学生加上家长,人头攒动,很是热闹。中国人讲中文是顺理成章,可是随着我自己的硕士课程的开始、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多,我突然发现虽然远离中国,但是"会"说汉语的外国人却不少。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酒”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还是一种文化象征。为了全面考察现代汉语词汇中的“酒”词群,根据形式和意义两方面的标准,对《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涉酒词汇进行穷尽性搜集,构建“酒”词群的语料库,并对搜集的158个涉酒词汇进行分类。通过解读“酒”词群的文化寓意,总结出“酒”词群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酒文化的发展,系统地掌握汉语词汇中的“酒”词群,更好地开展中国文化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个老外为了学好汉语,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拜师于一位国学教授门下。老外想挑一个简单的词学习,便向老师请教,英语“我”在汉语中应该怎么说。  相似文献   

4.
新疆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承担着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任务,新时期这一教学形式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亟需解决.文章从学科定位探究着眼,阐明了这一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结合《汉语课标》的要求,在内涵建设上需要凸显第二语言课程的规律和特点,阐明了汉语应用能力是第三层级的能力,它需要以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为基础;汉语课程要以工具性为第一要性,汉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汉语”,进而培养学习者的“汉语素养”;汉语教学要从“语”走向“文”,从“语言层面”逐步过渡到“语文层面”,旨在加强新时期新疆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5.
汉语的使者     
“有学生问我:‘学中文有什么用?’我回答说:‘当澳洲下届总理啊!’”在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上,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席格伦操着流利的汉语发表着自己的演说。众所周知.新近当选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也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席格伦的幽默反映了时下的“汉语热”,而这离不开它的推动者——孔子学院。  相似文献   

6.
汉语承载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蕴藉的悟性艺术,汉语的人文性彰显着它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从汉语人文价值中的“重意会”、“重虚实”、“重具象”三个方面可以阐释汉语“偏重心理,略于形式”的悟性艺术,并反映出汉语的诗性智慧。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流”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英语文化休克”与“汉语文化失语”两种现象 ,应注重文化教学与加强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  相似文献   

8.
马莉来中国学了一年的汉语,问她对汉语里哪个词的印象最深,她回答说“意思”①。课上,中国老师说“意思”②就是看法、想法。下课后,马莉拉住老师说:“老师,我对你有意思③。”把老师闹了个大红脸。老师告诉她,“意思”④除了这个意思⑤,还有别的意思⑥。比如: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使得西方国家乃至全球正在涌动着“汉语热”,伴随这一热潮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逐步建立,使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来词进入英语语言当中。本研究希望从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入手,通过研究近几年英语中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来探究英语中汉语的词汇与日俱增的成因,从而进一步了解我国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吃”文化历史悠久,“民以食为天”反映了“吃”在中国文化的结构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在汉语里,“吃”是一个语义丰富、表达能力和比喻功能都极强的词语,汉语中出现了大量与“吃”有关的词语,它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构成了整个文化观念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1.
这里主要阐述在中国人学习英语中,汉语的基本地位。因此,中国人学习英语必须以自己的母语——汉语为基础才能入门,进入真正的英语学习。首先,中国人的认知能力是学好英语的认识基础,因为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具有普遍性;其次,汉语语音,即汉语拼音,既是学习英语语音的切入点,又是记忆、掌握英单词的法宝;再次,汉语语法是学习、掌握英语语法的重要因素;最后,汉语词汇,毫无疑问是初学阶段理解和记忆英语词汇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2.
面对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如何有效利用中国英语对外输出中国文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利用中国英语对外输出中国文化涉及的内容众多,诸如中国文化输出的基本内容、中国文化输出的主体、利用中国英语对外输出中国文化的途径以及应该遵循的原则等等。作为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媒介,中国英语能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从而促进中国文化全球化。  相似文献   

13.
2009年,由政协委员的一份提案引发了简繁汉字的又一次争论,这次争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围绕汉字简繁的第二次比较激烈的讨论。分析这次简繁之争的背景,梳理近年来“挺简”、“挺繁”主要观点,可以明确:目前,在中国大陆,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尊重文字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简化字为国家规范汉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梦。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中国梦"逐渐上升为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共识,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明确了"中国梦"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独特地位。"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5.
崔积宝教授所著的《曹植研究》一书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于2003年10月正式出版,该书是国内曹植研究的新成果,书中有许多对曹植研究的新解读。《曹植研究》一书包括一篇序言和五篇论文。崔教授在《曹植研究》的序言中总结了研究曹植的历程和取得的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16.
华文教育不仅是一种语言教育。还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维系华人与祖籍国情谊的纽带,它促进了中国与侨居国的文化交流。文章探讨了华文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发展华文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从汉代就开始实行对外汉语教育,韩国从中国五代时期开始实行汉语教学,虽然比中国晚,但延续到清末一直没有中断.有对外汉语教学,就有对外汉语教师.韩国"高丽·朝鲜"时期的汉语教学机构都由国家设立,高丽、朝鲜政府为了提供更好的汉语学习条件,千方百计聘请以汉语为母语的汉籍教师.本文从<高丽史>和<朝鲜王朝实录>中发掘有关华人汉语教师的史实并加以整理,希望能够给编写对外汉语教学史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90年对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苦苦追求,90年对建设一个新中国的探索奋斗,90年对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改革创新,不仅缔造了震古烁今的历史新纪元,而且雄辩地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解放中国,才能领导和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汉语地位的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汉字传承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本身又有着独特特点,对外汉字教学成了重点难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对外汉字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进而分析了汉字的特点,最后根据学习者知识背景的不同将他们分为"汉字圈"和"非汉字圈"学生,分别分析了在汉字学习中的难点,并提出了教学方法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对对外汉字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论文主要探讨全球"汉语热"对海外华文教育、华文传媒以及对华侨、华人与当地民族关系产生的积极影响.本文认为"汉语热"所展示的丰富内涵,即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人们对中华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尊重,实际上表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