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冯巍 《大观周刊》2012,(45):316-31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学习从内容、此举、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放手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下面就此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刘清平 《大观周刊》2012,(44):313-31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自改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年级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高年级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能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句子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半的作文,要求学生完成作文后要认真修改。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怎样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3.
胡艳龙 《大观周刊》2012,(10):197-197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作文要求 “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强调“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能在作文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作文。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懂得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4.
孟丽娜 《大观周刊》2012,(8):164-164
什么是作文个性化?简单的说,就是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能自由地写作,学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新颖。“自主”“真实”“创新”“健康”是作文个性的基本的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达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见,作文是学生心灵的释放,我们每位教师要用心地培养每颗稚嫩的心,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是个性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崔丽花 《大观周刊》2012,(36):211-211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最集中的体现,抓好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修改作文的训练也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赵丽萍 《大观周刊》2010,(46):99-99
整个作文教学中批改是个老课题.有许多有益的理论探讨经验总结是值得借鉴的。作文能力的训练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写作,二是修改。修改应是学生自己的事。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很重要,学生要在长期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这种能力。  相似文献   

7.
罗海军 《大观周刊》2012,(26):174-174
“一篇文章,三分写,七分改。”学生的习作初稿,就象一块粗糙的玉石要经过精雕细刻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必须经过反复地精心修改,才能成为一篇上乘之作。可见,作文评改是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作文教学,时间安排上多是间周作文。作文后,教师收齐,然后集中批改,多数老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抓书写、找病句、理中心、下批语上。作文评改的基本步骤是“本次作文情况①②③——优点①②③——缺点①②③——念范文①②③”,这种评改方式,花去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并且收效甚微,再加上间周作文,等作文发到学生手中时,大部分学生只看看批语,老师的辛苦,全都付之东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批改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悖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育理念。正是基于这些,我在教学中提出并逐步实施了学生“自主——互评”的学生自主作文评改模式。  相似文献   

8.
张丽丽 《大观周刊》2012,(25):218-218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使然。因此只有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头趣。  相似文献   

9.
刘雪玲 《大观周刊》2013,(3):121-121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作文”都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往往谈“文”色变,很多教师也常常感叹作文难教,在新课标的推行过程中,作文教学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指导学生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起学生创作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鹿阳 《大观周刊》2012,(32):263-26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我在作文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悟道,有机地渗透德育塑造学生美好心灵。下面谈谈自己在这一实践中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1.
宋亚玲 《大观周刊》2012,(15):179-179
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的方法很多,本文就激发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以及教师的批改与学生的修改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张涛 《大观周刊》2012,(24):316-316
一谈到作文课怎么上,大多数教师想到的更多的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怎么写”上,可往往是好心办坏事:个性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内在感情不同的鲜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了如出一辙的“作文”。正所谓“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我们知道了他的写法,他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那么作文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哪?放在讲评上,要重视讲评。以指导为重点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在前面引领,孩子们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而把讲评作为重点的作文教学是学生自由的跑,教师在一旁关注、倾听、扶持、帮助。  相似文献   

13.
伏红娟 《大观周刊》2012,(39):93-93,92
教师“下水作文”是提高英语作文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这种途径目前还没有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足够重视。英语教师应了解“下水作文”的奇妙功效.亲射‘下水”.体验写作过程.引领学生写出高水平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康兆妮 《大观周刊》2011,(40):163-16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作文教学中,时常出现一些尴尬:教师满怀激情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有写作的欲望却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如何使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激活他们的写作潜能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学识,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用自己生活的积储,打开学生生活的宝库;用自己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使作文如我们的生活一般丰富多彩、鲜艳多姿,使作文不再是苦思冥想的编造,而是真实生活的写照,是心灵的自然流淌。在作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陈杏芳 《大观周刊》2012,(24):219-219
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学生,“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这是教师和学生内心的真实写照。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管鹤品 《大观周刊》2012,(52):269-26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怕作文,总感到无话可写。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课外阅读少、缺乏留心观察生活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教师对作文教学方法不得力。在教师的教案里,发现作文指导廖廖数语,只是几条筋。有些文题。到底该怎样写,怎样指导,教师都没底,况且学生乎?因此,笔者认为作文指导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学生才有收益。  相似文献   

17.
刘颖 《大观周刊》2011,(2):31-31
教师的教学过程不是把自己拥有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科学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悟去得。作文教学,是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综合训练的主要手段。本文将就作文教学改革进行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利兵 《大观周刊》2011,(10):199-199
学生写作和作文评改都是中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个怪圈,学生只能按教师的喜好和意愿来进行作文习作,很少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在作文评改中,教师费神地精心评改,学生们却只看评语,不看内容。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失去对作文的兴趣和主动性,变成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思维定势.使他们的作文失去了创新与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19.
段少龙 《大观周刊》2013,(4):152-152
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自南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这应该是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当然,这“自由地表达”的“自由”,是应当精神的自由,是思想表达的自由,是张扬个性的自南。作为教师,就是要设置美好而自由的情境,使学生真正进入到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文思流畅、语言自然的“自由自在”的作文境界。  相似文献   

20.
徐佳音 《大观周刊》2012,(47):307-307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写作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一提到上作文课,教师是“拉琴的丢唱本——没谱”,学生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并且,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费力指导,费神批改,收效却甚微;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常常是文笔苍白,软弱无力。最后的结果是学生作文没少写,老师也没少批改,可是学生作文水平就是提高不快。久而久之,作文教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归根结底在于学生平时积累太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