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苏海亮 《大观周刊》2012,(32):210-210
职业高中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性教学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来,让他们主动学习、勇于探索、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展现聪明才智,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情趣,和谐愉悦,让学生真正婷觉到自己已成为课堂的主体,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2.
李宗会 《大观周刊》2012,(31):309-309
教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要与时俱进,教学目标由一维转向三维.要求教师做到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探究知识过程,形成科学的思想,将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教师让出课堂,给学生以更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否在这些时间中主动在学习。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掌控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趣的课堂引入能迅速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现就新课堂引入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韦创诗 《大观周刊》2012,(2):136-136,127
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怎样进行数学教学使之适合小学生的学习。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以知识为中心,以记忆力为中心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模式。对此,不少教育工作者纷纷进行研究探讨。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主动性、能动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因而重视学生主体作用、能动作用和创造性才能的发挥,成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探讨、研究的永恒课题。随着教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是有效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4.
蔡九清 《大观周刊》2011,(44):242-243
新课程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多实施课堂探究式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科学课堂将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可取,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金玲 《大观周刊》2012,(52):259-259,327
音乐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避步得以体现。为了体现新课标理念,每个音乐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都成了单纯的走过场,并没有真正体现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在实践课改新理念的同时,更应谊关注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如何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6.
赵华 《大观周刊》2013,(7):250-250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 学工作的关键。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于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轻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7.
谢宗平 《大观周刊》2012,(52):181-182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是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上充分依靠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教师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8.
武慧 《大观周刊》2012,(17):256-256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是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上充分依靠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教师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9.
何小忠 《大观周刊》2012,(19):269-270
高中新课改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因此,课堂由老师的讲授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呼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塑造学习主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动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实现自我发展而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学习、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品质,促进自主学习,我们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袁嗣林 《大观周刊》2011,(26):17-17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形式,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少自我意识,其创造性、创新意识受到压抑。现代教学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故应采取有效可行的课堂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张鑫 《大观周刊》2012,(16):293-293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一堂信息技术课的效果如何,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调动全体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动建构,形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和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12.
王健 《大观周刊》2011,(27):177-177
教学过程的最根本就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素质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具体表现之一。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马良驹 《大观周刊》2013,(4):186-186
高效课堂是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之内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努力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4.
张均 《大观周刊》2012,(39):144-144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从激发兴趣、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生活化课堂、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重视教学评价、学法指导方面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能力培养,实现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从而搞好思品课堂教学,让思品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朝要乐图 《大观周刊》2012,(49):238-238
数学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精心设计提问方式,起疑开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参与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讨的课题。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做个有心人,不断探索,精益求精,朝着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不懈努力,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张雪艳 《大观周刊》2012,(17):183-184
课堂需要教师具备一种悠闲的心态,同时要有乐观的态度,适当的等待能激起学生的主动思维,这远比教师面面俱到的指导具有更好的效果。在等待中,学生学得主动了,学得灵活了,这不正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吗?课堂因等待而精彩。让爱放慢脚步,我们要时时有“等待”之念,常常有等待之举。课堂上慢慢走,会欣赏到别样的风景;积极地等待,会创造出更多的教育精彩。让我们学会等待,要知道,一切的关爱和理解全都是从等待开始的。反思自己以往的课堂教学,由于过于追求知识的容量,留给学生自由思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过于狭窄,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课堂教学需要等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体验,让学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共同体验学习过程,从中得出结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立足于启发,不要急于给学生答案或结论。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才能使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思考,诱发创新的灵感。对于任何一个知识,学生都会有他自己的想法,他们需要一个空间来发表自己的想法,耐心等待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思维在交流中发生碰撞,在碰撞中产生见解多样化,在多样化的见解中进行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俞娟 《大观周刊》2013,(11):265-265,273
“生本课堂”是新提出的一种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俗话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这就得采用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为了使生本课堂的模式更成熟,课堂效果更显著,本文特意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黄启勇 《大观周刊》2013,(12):204-204
“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千方百计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中,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学生在课堂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难发挥,学生苦学、被迫学,甚至厌学,最终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益低下。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灵魂所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改革课堂教学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教师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使他们获得真正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杨念慈 《大观周刊》2011,(14):135-135,55
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如何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阵地且真正达到减轻学生负担,如何在课堂中建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变客体为主体,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为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奠定好坚实的基础呢?  相似文献   

20.
马玥 《大观周刊》2011,(15):223-223
多媒体参与教学,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感官,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扩大教师教学信息容量,优化教师板书形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