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厂用变压器是指为发电厂提供动力的变压器,随着发电机单机容量日趋增大,越来越多的发电厂开始选择低压绕组双分裂的双绕组变压器作为厂用变压器,它的高压侧电压为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低压侧电压通常为6.3 kV。  相似文献   

2.
电力变压器分段绕组的传递函数模型可用来实现局部放电的精确定位,受制于测量条件,其模型参数辨识较为困难,文章应用遗传算法来解决电力变压器分段绕组模型参数辨识的问题,在绕组套管上施加一脉冲信号,通过在接地端测量其响应,在分段绕组的RLC数学模型基础上,假定分段绕组各单元的绕组之间绝缘损耗RS,对地电阻Rg,线圈之间电容Cs,线圈对地电容Cg,绕组损耗R和漏抗L相等,分段绕组之间的互感M通过一个电流控制的电压源模拟,对变压器分段绕组数学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同时进一步研究了参数变化范围对辨识结果的影响,引入变焦算子大搜索范围与辨识精度之间的矛盾,辨识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变压器的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变压器绕组变形振动检测技术的准确性,通过定制2台10 kV电力变压器,设计和搭建了变压器振动特性测试平台。基于该平台,借助于变压器空载试验、短路试验和负载试验,得到了变压器箱壁振动信号特性及其与变压器工作电压、绕组电流和功率因数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变压器绕组振动与电流的平方线性相关,铁芯振动与电压的平方线性相关,变压器箱壁振动为绕组振动与铁芯振动的非线性叠加。研究结果可为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绕组变形监测技术及其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判断三相电动机定子绕组首尾端和变压器绕组同名端的方法很多,较为简捷的判断方法都是直流法,方法相似,结论却完全相反。通过辨析,希望有助于明确认识,正确掌握。  相似文献   

5.
变压器并列运行,就是将两台或两台以上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并联在同一电压的母线上,二次绕组并联在另一电压的母线上运行。其意义是当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并列运行的其它变压器仍可以继续运行,可以保证重要用户的用电或当变压器需要检修时可以先并联上备用变压器,再将要检修的变压器停电检修,既能保证变压器的计划检修,又能保证不中断供电,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通过计算分析说明了电力变压器的并列运行的条件,并给出了变压器并列运行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的安全涉及面相当广泛.教学中人员需要接触到的电压应该采用安全特低电压;电源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与可触及金属零部件电气连接的器具,需要采用安全隔离变压器;预定采用插头与电网电源相连的器具,电源变压器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间的抗电强度应符合Ⅱ类器具要求.  相似文献   

7.
陈禹绩 《物理教师》2001,(12):32-32
理想变压器是对实际变压器作理想化处理后得到的结果 .中学物理教材对变压器的讨论 ,都是在理想化基础上进行的 ,即认为变压器线圈电阻为零 ,磁通量全部集中在铁心中以及变压器运行时内部损耗忽略不计 .由此导出原、副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 :U =E1,U2 =E2 ;电压关系 :U1U′2=N1N2;电流关系 :I1I2=N2N1和功率传输关系 :P1=P2 .上述关系基本上反映了变压器的运行规律 ,但理想变压器与实际变压器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某些条件下 ,这种差距还相当大 ,以致个别公式并不适用 .下面从四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分析 .1 原、副绕组的电压平衡方…  相似文献   

8.
一、解题思路思路 1 电压思路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 U1/U2 =n1/n2 ;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 U1/n1=U2 /n2 =U3/n3=……思路 2 功率思路 .理想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为 P入 =P出 ,即 P1=P2 ;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 P1=P2 + P3+……思路 3 电流思路 .由 I=P/U知 ,对只有一个副绕组的变压器有 I1/I2 =n2 /n1;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 n1I1=n2 I2 + n3I3+……思路 4 制约思路 .( 1 )电压制约 :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 n1/n2 )一定时 ,输出电压 U2 由输入电压决定 ,即 U2 =n2 U1/n1,可简述为“原制约副”.( 2 )电…  相似文献   

9.
电路的方程分析法中无伴电压源和无伴电流源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路的方程分析法中无伴电压源和无伴电流源的处理一直是很多初学者感到困惑的地方,文章就什么是无伴电压源,什么是无伴电流源以及无伴电流源在网孔分析法中、无伴电压源在节点电压法中如何处理分别加以分析和讨论,列举了一些处理技巧,看完该文章后对无伴电压源和无伴电流源的处理方法应该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是变压器试验中很重要的试验项目,直流电阻的测量值可以检查出绕组所用导线的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验生产过程中变压器产品的工艺质量以及变压器故障后的检查、分析与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以Cortex-M3为基础的整体方案,采用可调40A恒流源对被测变压器绕组通一电流,以测量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给出了系统测试原理、系统组成框图以及软件设计主流程图;并给出了AD转换器AD73360与Cortex-M3,硬件连接电路、电压、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实践证明本系统测量准确度高、使用方便,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不同组别三相变压器并列后产生环流的根本原因及影响变压器组别号的本质原因;同时将不同组别变压器副绕组电压之间关系抽象为数学表达式,并从中找出解决环流的方法;实现了部分不同组别变压器的并列运行,指出变压器并列运行条件中存在缺陷,从而提出对变压器并列运行条件的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12.
针对诸如变压器绕组形变的脉冲测试法等宽带测试需求,设计了一台由计算机控制并显示脉冲信号源工作参数、基于场效应管的可调纳秒脉冲信号源。实验测试表明,在50Ω负载上脉冲源能产生高斯上升沿20ns、指数下降沿40~200ns分档可调、重复频率0~5kHz连续可调、幅值0~1kV连续可调、体积为32×30×7cm3的纳秒脉冲电源,可满足变压器绕组形变的宽带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13.
自制变压器上活电机课山西曹允哲电机维修课在进行电机定子绕组嵌线和接线训练时,常常要遇到人多、操作量大的情况,如果采用额定电压380v电源和相应的绕组进行训练,费时和绕组材料消耗大等问题不好解决。我们在实践中摸索了一套用三相低电压进行操作训练的办法.学...  相似文献   

14.
多路输出开关电源广泛应用在各种复杂小功率电子系统中。就多路输出而言,通常只有输出电压低、输出电流变化范围大的一路作为主电路进行反馈调节控制,以保证在输入电压及负载变化时保持输出电压稳定。由于受变压器各个绕组间的漏感和绕组电阻等的影响,基于TOPSwitch-GX系列设计了一种多路输出开关电源,很好的解决了多路输出的负载交叉调整率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就某些参数等效的问题,讨论了电压源电路和电流源电路之间的全参数相互等效变换,分别对电压源电路和电流源电路的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这两种电路全参数相互等效变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适合输入串联型正激、反激变换器的无源缓冲环节.该无源缓冲环节由吸收电容、耦合电感以及二极管构成.在各串联电路中,利用吸收电容吸收变压器在开关管关断后的剩余能量,通过耦合电感与吸收电容的谐振工作将该能量向变换器的输入侧回馈.采用耦合电感使各串联电路在开关管关断期间具备自然均压能力,同时各吸收电容具备自然均压能力,可确保各串联电路开关管的电压均衡.以该类反激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对所提无源缓冲环节的工作过程、设计要素等进行分析,设计1.5 kV的该类变换器实验样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单相变压器原、副绕组的绕向、极性及原、副边电压的相位关系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针对常规推挽变换器中变压器的漏感会在开关管两端产生电压尖峰的问题,有源钳位推挽变换器可以有效地对此现象进行抑制。本文对推挽变换器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使用二阶工程设计法整定有源钳位推挽变换器中的电压负反馈PI调节的参数值,并且通过仿真与实验的验证,确保有源钳位推挽变换器可以稳定高效地运行,同时消除了由变压器漏感引起的开关管两端电压尖峰。  相似文献   

19.
对于含有受控源的电路,其分析、计算方法常常将受控源作为独立电源看待.但是,受控源是非独立电源,它的电流或电压受电路中其它支路的电流或电压控制.当控制电流或电压发生变化时,受控源的电流或电压也要相应变化.因此,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有其特殊性,往往比较复杂,不易掌握.若能对受控源或受控源的控制量进行适当的转换,则可使电路简化.1受控源的转移1.1受控电压源的平移先看下面的例题.例1求图1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1该电路是含受控电压源的复杂电路,用一般的解法如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来解,都比较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单相变压器原、副绕组的绕向、极性及原、副边电压的相位关系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讨论,主要内容是:原、副绕组的两种可能绕向;绕向不同同极性端头的位置也不同;原、副绕组的端头标志有两种标志万法,不同绕向不同端头标志的绕组组成四种不同情况,造成原、副边电压在相位上的同相或反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