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命题缘起:凝望他们 中学生写记叙文,该写什么人记什么事?答曰:写自己的生活,写熟悉的人.记身边的事。  相似文献   

2.
金生铉教授是我的老师,写自己的老师本来就不那么容易,何况金老师平素又最痛恨人家吹捧自己。有一次,他对我们说:“我知道自己远没有人们所说的那样好,所以每次他们说我如何好时,我都感到十分不自在,我倒希望别人真诚的非常严格的批评。”如何写?何以写?这绝非一个简单的问题。金老师要求我们为人为事真实、诚恳,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什么就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小学是学生初学写作的基础阶段,小学生还不会叙事,有时还不能把话说清楚,因此,要教会他们写记叙文,有不少困难。我在这方面的做法是:一、结合学生实际命题。小学生年令小,知识面不广,生活经验不丰富,接触的事物也不多,如果命题不结合实际,他们是写不出什么好文章来的。因此,要写他们最了解、最熟悉的事。从去年第一学  相似文献   

4.
写什么,是学生作文遇到的第一道关口,要怎样才能使学生过好这道关口,顺利地把文章写好呢?我经常采用的就是大纲所提倡的方法:指导学生写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最熟悉的事物,除了家庭的之外,再莫过于自己的校园生活了。可以说,每一个学生对于自己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富于情感,记忆深刻。因此,当学生毕业离校之际,常会表露出对学校的一番依恋之情,即使他们步入中  相似文献   

5.
写日记是一种天天练笔的好形式,它可以使学生把读书和写作、学习和记忆、观察和思考、模仿和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方法。一、深入地理解生活,表现生活许多学生因为不注意观察生活环境和自己周围的人、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感到作文没有什么好写的,常常为写不出好内容而苦恼。真无东西可写吗?不是。学生天天接触生活,有大量的见闻,他们阅读各种书报,观看电影电视,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生活视野是广阔的。问题是不怎么留心,不作深入的观察,因此不善于把生活内容反映到写作中去。如果我们能坚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不断提…  相似文献   

6.
一命题缘起:凝望他们中学生写记叙文,该写什么人记什么事?答曰:写自己的生活,写熟悉的人,记身边的事。"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孩子们,你们一定要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唯有你对生活张开了眼睛,你才会发现生活的美。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写作文总有一些困惑:这次作文写什么好呢?到哪里找写作的材料呢?有时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或者写自己的经历.仍会冒出这样的问题:这么多内容,我写什么好呢?那么.怎样帮助学生解除这些困惑呢,下面我就中学生写作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作文涉及的生活范围很广。凡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生活实际,都可以成为作文的材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作文不能矫揉造作、胡编乱造。作文时,应特别要求学生写自己最熟悉的人或事。写动物时,要求学生对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认真观察,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就更真实、更生动。第二,强化写作生活片断的训练。此法尤其对中年级作文很有作用。如对三年级学生,可有意识地让他们认真观察父母从事某一简单工作的过程,然后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例如妈妈洗衣服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久而久之,就可以使学生养成自觉观察…  相似文献   

9.
李广义 《课外阅读》2011,(4):239-239
生活为一切而存在,为世间的每一种经历而存在。在教学中,学生困惑的是:作文写什么内容?我的做法是指导学生写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及对生活的感悟。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学生都比较畏惧作文呢?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学生从接触作文的那天起,老师常出“《记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一个关心集体的人》、《记一件好事》、《有意义的一件事》”等要求高、难度大的题目,学生选不好材、组织不好材料,更不要说突出中心,久而久之,失去信心,就害怕作文了。为了激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应把写什么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放手让学生自选材,自命题,写他们生活中最喜爱、最熟悉、印象最深,有真情实感的事。每次作文只指导写作重点、范围、要求和注意的问题,至于学生选什么材料,用什么题目,都让他…  相似文献   

11.
<正>农村学生并不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小伙伴在一起说起话来也头头是道,可一和大人交谈就面红耳赤,词不达意。写作文更是他们最犯难的事,不知写什么好。《作文选》《作文辞典》上的例文写好事是公交车让座、扶  相似文献   

12.
周启平 《小学生》2010,(12):57-58
“在小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不要写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你经历的事太少,写出来也乏味。要多看看别人,别的事,但渐渐的不会再写自己的事了,都是别人的,别人的情感,别人的生活,写作中没有自己,没了自己的情感,怎么办?进入高中,都是考场作文,就是弦耀一下自己读过多少书,引经据典就是高分。我觉得这不是写作那为什么要写作呢?应该写什么,怎样写作才会快乐?”  相似文献   

13.
作文难,原因何在?主要是因为学生不明白写什么,怎样写。因而不少学生一遇到作文就“头痛”。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不贴近生活,或者就是大段大段地抄袭。这些现象都是脱离生活实际,胸中无“素材”导致的。怎样在小学生开始作文阶段就使他们摆脱“作文难”的困境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最终确定了中段作文训练的突破口——学会观察生活,积累说写素材。学会观察静物。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活,首先应从观察周围事物中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静物入手。譬如:一本字典、一件小玩具、一幅年画、一盆鲜花、一棵大树、一家店铺等等…  相似文献   

14.
张贞宇 《现代教学》2009,(12):54-5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对身边的事进行观察和发现。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事情呢?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 的班级了。于是,我开始在班里推行《班级日志》,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发现与体验,进而记录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享受教育与启迪。  相似文献   

15.
本次习作要求是写身边的一个人。要写好这篇习作,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选准要写的人身边的人就是生活在你周围的人,如老师、同学、亲人、邻居等。因为他们经常与你在一起生活或者学习、娱乐,所以他们一定是你熟悉的人、了解的人。熟悉的人这么多,写谁呢?同学们一定要从这些熟悉的人中,选一个自己最熟悉、最了解的人,写你印象最深的人。因为只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也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抓住人物特点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写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抓住人物特点,即写出他(她…  相似文献   

16.
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常听到学生叹息“作文难,作文难……”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明确写作目的 写作目的是引起写作动机的关键,而写作兴趣又是写作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明确写作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写文章就是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写真情实感的文章。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一切事物,所见、所闻、所爱、所需,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需要作文,离不开作文。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 无内容可写,是学生最棘手的事情,让学生有话可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核  相似文献   

17.
杨玉霞 《学周刊C版》2014,(5):166-166
作文一直是令学生头疼的一件事.究其原因,学生多是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总有一种情结.作文就是写名人。写大事,写崇高.写大气。可是,学生的人生经历少.分析问题的能力低.且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让他们来写呢?叶圣陶说过.作文即生活.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我觉得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让学生把眼光放低,形成一种意识.只要有生活,就一定有作文:生活本身千姿百态,作文必定丰富多彩;我的生活中充满了喜怒哀乐.我的作文也一定能够出类拔萃。而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有不少读者来信说,想投稿,但不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写什么?当然是写大家关心的事。什么是大家关心的事?当前,中小学校长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全面推进素质牙育,一方面大家可以写一写:应该明白,但还没有十号叫白的手;应该做,但还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事。另一方面大家可以写一写:自己想到的和做到的,且自己才得有独到之处、特别想让别人知道的内容。巨大写?作为在学校工作的作者,最好多写"特写镜头"武的文章,少写"全景镜头"式的文章,因为素质科有沾个题目实在太大了。在有限的篇幅里,想全面反映大校的实践绝验.恐怕只郁泛泛而谈.…  相似文献   

19.
刘芳 《黑河教育》2014,(12):23-23
正谈起写作,让学生最挠头的是无东西可写。有的学生说:我们的生活那么单调枯燥,每天学校、家里两点一线;生活中发生的又都是些琐碎的小事,真是无事可写。其实不然,往往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最真实、最熟悉的小事,才是写作的最好素材。因为只有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那么,如何才能写好身边事呢?一、培养敏锐细致的观察力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  相似文献   

20.
<正>学生作文写不好有多种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平时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分家了。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作文写不好,是学生的生活太单调,没有什么可写造成的。其实学生生活中不乏有趣的事,他们之所以仍然写不出来,是因为他们的阅读没跟上。于永正老师说过:"读书是消化生活的胃。"教材描写的生活可以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语言的描写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文本的表达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表达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