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对语文课感到没有新鲜感、索然寡味.而语文老师一般都认为这一切都应归咎于应试教育,确实,应试教育难逃其咎,但把所有的问题都强加给应试教育,那也不公平.“如果我们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下一些功夫,作一些改革,语文课也可以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我认为语文教学生活化,贴近现实生活,充满生活气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十分精辟的见解.只要把语文课堂教学变成课堂生…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学科的特色。语文的文学性、趣味性不可忽视。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意味着真情与个性的消逝,文学与文化的流失,想象与创造的衰退,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滑坡。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就将语文教师推入尴尬的境地。我以为与其说学生不喜欢语文,还不如说不喜欢语文教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审美化是语文教学艺术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审美化的实施路径和实施手段应当从语文教师的观念入手,渗透进语文教学的课堂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各个部分,将语文教学的审美化充分、合理、丰富的呈献给学生,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语文课所具有的真挚情感,从而使学生喜欢语文课,对语文课充满兴趣。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缺少了语文课独有的个性——语文味儿。语文课应该突出自身的特点,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让浓浓的语文味儿充满我们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5.
把语文课教“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爱语文学语文,对语文着迷,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一种期盼和向往。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全力追求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6.
孙小爱 《文教资料》2011,(31):57-58
如何上好中职语文课,一直是困扰中职语文教师的难点。本文从语文课要与专业相结合,强调实用性;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修养及文化素养;重视能力培养等方面,探寻推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方法、新经验。  相似文献   

7.
通过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乃至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要利用语文课自身的魅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挖掘教材自身的魅力,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课充满魅力。  相似文献   

8.
徐洁  李勇 《青年教师》2010,(7):27-28
语文课的根本目的是学科性的,是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就是要展示语言文字的美丽和魅力,无论如何也不能脱离语言和文字,这是语文之本。因此,语文课必须重视语言教学,必须讲究咬文嚼字,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形势下,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难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存在模糊认识。一般来说,职业学校语文课不再作为考试课,相对专业课,职业学校语文课的地位在大部分学生心目中明显降低,大部分学生不仅认为职业学校语文课是一门副课,并且认为职业学校语文课的作用只不过是补高中课而已,甚至还有极个别学生认为职业学校语文课根本没有用。这种对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模糊认识,不仅存在于学生中,而且学校领导甚至个别语文教师也都有同样的认识。    第二,与高中阶级相比,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10.
王红艳 《生活教育》2012,(22):90-92
面对现今的中职语文教育现状,语文课呈现出几种变异:语文课成了独角戏,语文课成了表演课,语文课成了多媒体演示课,语文课成了专业课。我们对中职语文的教学应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回归生活;凸显人文意识,多方面积极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适度地借助多种形式辅助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训练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缺少了语文课独有的个性——语文味儿。语文课应该突出自身的特点,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让浓浓的语文味儿充满我们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2.
如何上好中专语文课是当今中专语文教师颇感头痛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中专课程体系受"2+1"模式的影响,语文课大都由过去的每周六节压缩为每周两节;另一方面中专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较浓,认为语文课可学可不学,甚至有些学生提出不需要学习语文。面对此种现状,如何使学生对每周的二节语文课感兴趣?这是每个语文教师要敢于正视且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出要想上好语文课,方法之一就是必须对传统中专语文课堂模式进行改革:打破以往"满堂灌"的方式,建立新型中专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13.
吕伟 《考试周刊》2012,(9):40-40
在现如今的技校,学生不再对语文课有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语文素质,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课?本文从课本本身、教学手段和教师语言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快乐的语文课堂,是富有魅力的课堂,是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陶冶情操的乐园。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快乐,老师就要极力使语文课形式多样化、趣味化,从而使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喜欢上语文。而有吸引力的课堂,才能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为了打造充满吸引力的语文课,多年来在课堂上精心设计组织教学,用多样化的方法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用师爱去点燃学生学习激情,让语文课堂鲜活起来,成为学生乐学的沃土,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让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持久,做到乐学语文。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定远曾说:封闭式语文教学、接受式语文教学和分析式语文教学,成了语文素质教育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拦路虎”,“语文学习”应置于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的高度去审视。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广大语文教师应该换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近语文,让学生体味语文课的情趣和韵味,享受语文课的愉悦和快感,在语文课中提升生命的品位。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有以下几点实践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语文味”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那么,如何让“语文味”的清香弥漫课堂呢?陈钟梁教授说得好: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要上得朴素、自然,向学生传递的是语言深处的美。”可见,我们应加强语言学习,回归语文教学本位,充分运用语言抓手.“抓”出课堂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应该有语文的滋味: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要追求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尽管各种电教手段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但创设教学艺术中教师情感的投入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情感的语文课绝不会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与作者一道去热爱,去憎恨,去感觉,用艺术去感动学生,去点燃学生,去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19.
从目前语文教学现状来看,那种将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割裂开来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削弱了语文在职业教育中的功用,客观上使学生产生了语文课是业余课的错误认识,进而导致语文课无用论;另一方面,将语文课排斥在专业学习的层面之外,违背了专业学习的规律,使专业学习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适当渗透专业知识,既可以充实课堂内容,提高语文教师的权威,又能为学生将来学习专业埋下伏笔,增强课堂情趣和学习气氛,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的“肥沃”土壤。知、情、意并重,是对职业院校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课题。下面…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的感染力对语文教学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缺乏感染力的语文课是没有生命力的。语文课的感染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符号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精神内涵;二是语文教师面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迷人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