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以及LIMS在神华新疆应用现状的描述,探讨了化工企业实验室要素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效结合。LIMS系统集现代化思想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为实验室的高效、科学运作提供了平台;实现了化工企业对质量信息的全面管理,从而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Oracle RAC技术概述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racle RAC的全称为Oracle Poeal Appiication Clusters,在此前称之为OPS,是一个计算环境,通过它,用户可以充分利用多个使用集群技术互联的计算机的处理能力。0racle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通过简单轻松地使用单一系统影像的方式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利用集群环境的硬件资源来为任何打包应用和客户应用进行计算资源的扩展和提供高可靠性。Oracle Poeal Application Clusters允许在一个集群配置的环境中使用多个节点来访问一个单一的数据库,从而防止应用和数据库用户由于硬件或是软件导致的操作失败,并且能方便利用硬件的扩展来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介绍LIMS系统功能和特点,然后介绍了LIMS系统的发展应用情况,最后分析和展望了LIMS系统在浙江质监检验检测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洪云飞  王航宇 《科技广场》2009,(11):244-246
为了提高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出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本文介绍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整体结构、系统模块框架,应用该系统之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研究集群创新系统能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提高其创新速度和创新水平,进而促进区域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对集群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构成及其它们之间的知识流动进行了研究,并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例,分析并提出了完善该集群创新系统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企业集群知识系统的运行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集群知识系统运行环境的构成提出了一种新观点,认为集群知识系统的运行环境由本地环境和全球环境构成,其中,本地环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知识-能力环境;对上述每一类“亚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集群知识系统运行环境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7.
浅谈LIMS在水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autilus系列实验室信息系统为例,探讨了LIMS在水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集群创新不仅是决定集群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成为区域创新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驱动力。企业集群系统在学习和创新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系统缺陷,严重制约着集群的升级和发展。集群创新政策的本质目标就是克服这些系统缺陷。阐述了政府参与集群创新的基本原因,分析了集群创新系统的主要缺陷.提出了集群创新政策的本质目标,在借鉴OECD国家集群创新政策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集群创新政策的综合性框架。  相似文献   

9.
构建一个集群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将集群创新系统划分为企业主体网络、营利性第三方机构网络、非营利性公共机构网络三个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以广东省一个典型的传统制造业集群——顺德均安镇牛仔服装产业集群——为例,详细分析这三类网络中的行为主体对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揭示均安牛仔服装集群技术升级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大量传统轻工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集群通信系统作以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回顾了集群系统从模拟集群到数字集群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了集群通信向数字化、多功能、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最后介绍了我国数字集群的两种标准体制iDEN和TETRA的特点和技术特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从政策保证、教育目标确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院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周山 《科教文汇》2011,(18):169-17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弱已成为衡量高职院校毕业生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目前,高职院校在各类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中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培养民族地区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可行性方法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集群创新系统中知识网络的界定及其运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评析研究集群创新系统中知识网络的相关文献入手,对集群创新系统中的知识网络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界定.研究表明,集群创新系统中知识网络对于集群创新系统意义重大,该网络的学习具有集群组织间学习与集群个人途径组织学习两种模式.以直连接表征集群组织间学习以体现组织结点在知识网络活动中存在强联系,以水波状连接表征集群个人途径组织学习以体现此类学习的广泛性,则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表征形式.两种连接表征的学习活动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4.
提出基于过程方法的集成制造模式下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的系统模型,在建模中融入了工作流的原理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组织模型、功能模型、过程模型、信息模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该模型可以解决因业务流程的变更及与其他业务系统的集成而带来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与柔性.通过在某半导体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应用实践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安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结合,逐渐成为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程序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安全性问题。以基于网络的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对基于网络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安全问题,从工作环境到应用程序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谨慎性原则是对历史性原则的修正,对减少企业风险和经营的不确定性具有重大意义,市场的多变性要求会计人员不得不采用会计估计的方法确定特定会计期间的费用、收益,就必须运用谨慎性原则。文章探讨了谨慎性原则在新制度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孙冬慧 《现代情报》2006,26(12):171-173
提高语用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良机,利用好这一现代科学技术能使英语语用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教师和学生如何利用网络来提高英语语用能力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勤  袁笑一 《科技通报》2005,21(1):110-114
分子印迹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本文阐述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介绍了该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若干应用,提出了分子印迹技术将为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开辟一条新路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根据“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的特点,以课堂高效率教学高质量为教学目的,本文探讨了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蔗糖生产中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蔗糖业是广西主要支柱产业,广西的甘蔗种植面积、蔗糖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蔗糖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在制糖生产过程中,甘蔗压榨中除压榨出糖汁外,在糖汁精炼过程中还产生数量巨大的糖厂废弃污染物,主要是滤泥和废糖蜜生产酒精的酒精废液。近年广西年入榨甘蔗8000~5800万t,产生滤泥约250万t,废糖蜜约250万t。在广西应用蔗糖厂的滤泥和酒精废液对甘蔗产量的影响的13个试验点的统计结果表明,施用酒精废液和滤泥的分别比复合肥处理增产甘蔗15.0t/hm2和13.5t/hm2,增产率分别18.8%和17.2%。蔗糖生产中的有机废弃物滤泥和酒精废液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和钾,以公顷施用75t酒精废液计,它能提供当季甘蔗生产所需的N 484.5kg,P2O512.9kg,K2O 816.0kg,并带来6294.0kg有机质;公顷施用7500kg滤泥计,它能提供当季甘蔗生产所需的N 129.0kg,P2O590.0kg,K2O 13.2kg,并带来4320.0kg有机质。蔗糖生产中的有机废弃物滤泥和酒精废液含有甘蔗吸收的矿质养分,其中:N 59300t,P2O5 25300t,K2O 31700t,有机质1650250t;应用这些矿质营养对甘蔗种植区的矿质营养平衡循环、培肥甘蔗种植区土壤肥力、保护甘蔗种植区生态环境和实现甘蔗生产的可持续稳定地增长,将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