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户生成内容是Web2.0下由网络用户创作的互联网信息,分析其相关理论研究进展从而为UGC的进一步研究及商业利用提供思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在界定了UGC产生的背景基础上,从UGC基本范畴、生成动机、质量问题和法律问题4方面,分析了UGC研究动态;探究UGC情感分析中情感词语和情感量化问题,归纳现有情感分析涉及的算法应用。在研究现状分析基础上,指出下一步应重点研究促进网络用户生产出高质量UGC的激励和约束政策,建立更加完善、准确的推荐模型,设计符合不同应用领域的情感词量化方法,构建保护用户隐私的UGC生产、利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问题,运用用户协同生成机制将网络信息资源加工、转化并应用到用户的数字化学习中,以便更好地开展信息服务。通过对用户协同生成内容进行概述,分析用户协同生成数字资源的表现形式和分类,基于活动理论和资源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了用户协同生成模型,并解析用户协同生成数字资源的主要模式。用户协同生成数字资源是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补充和平衡,需要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肖琼 《情报杂志》2002,21(4):94-95
通过探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引发的开发信息资源的走向等问题,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充分开发与利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策略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Web2.0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信息传播方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中出现大量的顾客生成内容。以视频分享网站——酷6网为例,基于顾客生成内容与顾客满意理论研究,建立酷6网与顾客生成内容之间的关系。经研究发现,顾客生成内容的互动性、技术性、原创性和娱乐性会影响顾客满意,顾客生成内容的用户在网络社群中的地位会影响顾客满意。提出了企业利用UGC模式提升顾客满意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星巴克的开放式创新社区My Starbucks Idea为例,分别从创意质量和用户行为两个维度,探讨了开放式创新社区中用户生成内容对企业创新的贡献价值。结果表明,创意质量(主要包括信息质量和互动质量)对用户生成内容(UGC)贡献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行为(主要包括创新行为和互动行为)对UGC贡献价值的影响不显著。根据实证结果讨论得出,企业员工在创新过程中更注重社区中UGC本身的内容质量,而对其发布者在社区中的行为表现关注较少。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何坤振 《情报科学》2000,18(9):805-807
本文从信息重组的角度,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应该把重点放在开发专业性资源、预性资源、创新性资源和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性资源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移动短视频用户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从而帮助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加强移动短视频网络舆情管理。[方法/过程]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基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和谐发展的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研究方法,使用SPSS 22.0和AMO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说明,信息、信息环境、信息技术3个因素通过传播意愿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信息因素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意愿影响最大,其次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8.
余彩霞 《情报杂志》2012,31(2):183-188,173
信息环境下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要以用户需求为引导。信息用户的企业信息资源市场需求,在需求的状态、需求的内容和需求的过程方面都呈现出许多新特征。针对这些特征,构建了基于需求引导的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模型,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市场推广实施应在培育企业信息资源市场需求、发展信息中介方、实施差别定价策略和集成管理等方面体现以用户需求为引导。  相似文献   

9.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消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鸿霞 《情报探索》2009,(10):62-65
以网络信息资源的增值为目的,以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消赍为主线,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价值的实现方法.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原则、开发层次、开发形式、开发策略,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消费特性、消费问题、消费策略等。  相似文献   

10.
尚佩茹 《情报杂志》2004,23(10):114-115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将极大地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利用好网络、信息资源并发挥自身的传统优势、改善研究服务模式 ,省级科技信息机构和从事信息服务业的人 ,都应注重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高位切入并以特色参与竞争 ,继承、发扬、开拓、创新 ,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以自己的作为巩固、发展自己在市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崇学 《情报杂志》2004,23(9):102-103,105
网络信息资源优劣混杂、包罗万象,缺乏统一的分类体系,用户在使用时会因信息过载引发困惑和茫然,在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组织与开发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分析了网络时代信息资源环境的巨大变化,阐述了信息资源开发的内容,形式及深度。提出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将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新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正芳 《现代情报》2004,24(8):85-87
网络信息资源是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用户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的程度和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质量。文章着重从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的五个方面:馆藏纸质文献信息资源、电子文献数字资源、网上虚拟馆藏信息资源、馆内网上专题特色信息资源、多渠道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并结合我馆的具体情况,论述了如何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更好地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特点和信息资源建设涵义分析,探讨了网络环境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影响,提出了优化配置馆藏结构,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馆藏特色建设,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等几点建设性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不同内容网络信息资源的半衰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不同内容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的老化规律,使信息价值最大化.以delicious网站一天中更新的80 622条书签为研究对象,根据用户标注的标签进行内容分类,测度其被引半衰期并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不同内容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不同:社会和生活类网页的半衰期较长,而以计算机技术和娱乐的相关网页半衰期较短.最后,提出了此研究在网络广告和挖掘网页价值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靖 《情报探索》2010,(3):60-62
从网络育儿资源和用户两个角度,介绍网络育儿资源现状、用户信息需求特点、用户信息需求满足状况。并提出更好满足网络育儿资源用户信息需求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等特点出发,剖析了网络环境对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带来的深刻影响;从优化馆藏、整合资源、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培养高素质信息服务人员等方面,提出构建和发展面向用户需求的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芸 《现代情报》2001,(3):64-65,67
本文针对当前网络信息环境的状况并结合实践,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和方法,指出了高校图书馆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用户满意度的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评价模型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高校图书馆用户为样本(N=531),通过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N=258)和验证性因素分析(N=273)的方法,构建了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量表。结果发现,基于用户满意度的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适合从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借阅环境和网络信息服务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所开发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碎片化UGC的知识元抽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在大数据环境下,从海量的碎片化用户生成内容中抽取具有完整语义的知识单元。[方法/过程]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碎片化UGC的知识元抽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借助BTM主题分割方法从UGC中抽取知识要素,而后基于融合TextRank和Glove词向量的K-means方法实现知识要素聚类,最后根据知识要素相关属性和知识要素聚类结果生成对应UGC知识元。[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基于碎片化UGC的知识元抽取方法具有一定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