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榜     
“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针对香港媒体的有关评价,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3月15日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这样回答记者。 这是朱镕基上任以来的第五次记者招待会。新华社记者提出了有关财政赤字的问题,朱镕基回答时,提及香港报纸送他的“赤字总理”称号,并称“我从不接受荣誉称号”,所以这四个字要奉送回去,并说自己将政府资金投入到了基础建设上;朱镕基还坦言目前最  相似文献   

2.
政经资讯     
桌子是拍过,眼睛也瞪过,不瞪眼睛不就是植物人了吗?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朱镕基答记者问》出版后,被网友流传最广的一句朱镕基名言  相似文献   

3.
“药房托管”,首先须保证医院的基本利益,托管公司只是保持微利,同时挤出利润空间让给老百姓。这是一个从终端销售,倒逼医药公司与药品生产企业的链条设计。但它还不可能上升到可以推动医药分家的层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对于朱镕基,更多人感兴趣的还是他那种历经坎坷(当过21年右派)却仍然“头角峥嵘、敢说敢干、清正廉洁、刚毅率直、嫉恶如仇、情烈如火”的个性。而普通老百姓所能了解的,更多的是他的强硬、幽默和正直。  相似文献   

5.
在经过了近十年的试点工作以后,朱镕基总理提出的“五项改革”之一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于1999年初正式开始启动。此次医疗改革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由基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补充保险,商业医疗保险三者共同支撑的健康保障体系。 据调查在“喜欢哪些险种”与“为何买保险”的答卷中,和医疗保险有关的答案均排在首位。可见,老百姓需要医疗保险。但目前我国的这种险种与普通老百姓的距离还很远。 随着科技、医疗,经济等方面的变迁,造成了现代人工作紧张,许多文明病乘虚而入,且治愈难度越来越大。有报告表明,  相似文献   

6.
话中有画     
“我只是希望在我卸任之后,全国人民能够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办了一点实事,哎呀,我就谢天谢地了!”  相似文献   

7.
20 0 4年 10月 ,在西安市知名的老百姓大药房里 ,一位“家庭医生”的“开门应诊”受到了广大百姓的热烈欢迎。您想知道这位“医生”是谁吗 ?它就是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出版的《家庭医生 5元丛书》。短短几天 ,该丛书就已销售 4 0 0 0余册。其实 ,这种场面只是该书热销的一个小插曲 ,自 2 0 0 2年11月首版至今 ,这套丛书已累计销售十几万套。那么 ,它究竟是以什么样的魅力赢得了读者 ,又是怎样成功策划的呢 ?  1 策划背景近年来 ,随着大众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 ,健康保健类图书的销量逐年攀升 ,随之而来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国内众多出版…  相似文献   

8.
朱镕基曾把香港证监会主席利国伟请到上海,与“三人小组”开会商议证交所的筹备工作。利国伟奇怪地说:“朱市长,证券交易所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啊!”朱镕基说:“利先生,我们今天不谈政治问题,只说交易所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朱镕基总理今年4月16日在考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指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制定“游戏规则”并按“游戏规则”办事,需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不做假账”是每个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因此建立和完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条短小精悍、文字朴实、风格清新而又包涵了重大主题、生动感人的录音新闻。敏锐: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的新闻观察能力是这篇报道成功的基础。作者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众多的报道题材中,选取了即将卸任的朱镕基总理心里最牵挂什么,这样一个世人瞩目的话题。在这次会议上,即将卸任的国家领导人无疑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对他们任期内的评价,更是“热点”中的“焦点”,而作为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朱镕基总理心里最牵挂的问题必然影响和预示着新的领导集体的执政方向。记者从这个角度进行了观察,体现了高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世界》2008,(4):47-47
如今真是不得了,天上好像时常会掉下馅饼来: 体彩、福彩,不知有多少个“500万”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中奖的却只是那么寥寥几人。 商家动辄打折的活动,刺激着消费者的感官神经;到处可见“有奖促销”:饮料、零食、洗衣粉,能奖的就奖,能送的就送,频繁考验着咱小老百姓的“手气”和“运气”。 抬头看看,这天上真的会摔“馅饼”吗?  相似文献   

12.
刘征 《视听界》2007,(2):53-54
空洞、枯燥、乏味、呆板、单调,往往是老百姓数落时政新闻常用的字眼。在很多老百姓看来,这样的时政新闻是给领导看的而不是给老百姓看的,因为不“实在”。同样在许多时政新闻记者的眼里,自己俨然成了“御用记者”,只要服务好领导,群众满不满意无所谓。其实,时政新闻最实在,因为如今时政与百姓的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怎样才能把时政新闻做成“实在新闻”?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让经济报道更贴近百姓?可在三个方面尝试:①要有“平民视角”,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经济动态和经济现象;②要有“平民思维”,用老百姓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③采用“平民表达”,用老百姓的语言说话,用讲故事的方法写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对待舆论监督问题。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权力制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闻舆论监督,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一起,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 在对待舆论监督报道问题上,人们的态度往往判若水火。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节目,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最关心的节目之一。朱镕基总理视察《焦点访谈》节目组时题词:“舆论监…  相似文献   

15.
汪梅 《新闻窗》2007,(4):118-119
作为《贵州日报》读者天地版重要栏目之一的“百姓信箱”,其坚持从平民视角来报道群众身边的“小事”,栏目文章篇幅短小,内容精炼,因为最能反映基层老百姓的心声,解决老百姓的困难,所以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百姓话题”是1999年《丽水日报》版面改革中新增加的一个栏目,从1999年1月7日在头版头条与读者第一次见面,到年底共刊出36期,36篇文章,其中上了头版头条的有18篇。在开栏的话中,“百姓话题”就提出了办这一栏目的宗旨,即“让老百姓说,说老百姓自己的事;为老百姓说,说老百姓难办的事”。设置这一栏目,“就是对老百姓普遍疑虑和关心的问题,进行认真地观察和分析,提出我们的观点,表示我们的态度,努力为老百姓释疑解难。”  相似文献   

17.
据法国母公司拉加代尔出版社报告,与上年的“强势增长”相比,阿歇特出版社英国公司2008年第四季度销售增长缓慢,斯蒂芬·梅耶的成功只是部分抵消了詹姆斯·帕特森(James Patterson)离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记者是一种社会职业。所谓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群体。采访风格很受朱镕基总理喜爱的凤凰卫视新闻主持人吴小莉曾撰文说:“当记者首先要喜欢与人打交道”。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记者根本上是一种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而笔下写出的文字,只是与人打交道所产生的有形记录。  相似文献   

19.
肖楠 《出版参考》2009,(18):29-29
什么是“靠谱”?拿过来能用,用之有效即是“靠谱”,对于健康书来说,最关键的就是“靠谱”,就是别虚,别做老百姓看不懂的,做那些有用、有效的健康书,要做这样的健康书就必须在编辑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从选题策划、内容选定、图书定价、营销宣传几个方面做实做精,才能最终出来“靠谱”的、老百姓喜欢的健康书。  相似文献   

20.
《每周文摘》一九八八年等三十一期转载了《联合日报》七月二十日的一条消息,标题是《上海市长自我约束“五不”》。消息说:“上海市长朱镕基最近在一次局级干部会议上公布了自我约束的‘五个不’:一、名字不见报,除非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以及外事活动,下基层调查研究不见诸报端;二、不上电视台,除非是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朱镕基要求全市干部群众对他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