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研究对人文科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科学的信息的定义、分类还是一个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用信息的观点解释问题,就是用信息识别、通信、控制等概念解释问题,阐述其规律与原理。把各种信息××学和××信息学统统划归为信息科学,乃是一种误解,信息科学家应少一些“侵略性”,不宜泛化信息科学。从信息意识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上看,人文精神的基础是信息意识,物质精神的基础是物质意识。而建设信息-生态文明的历史大趋势要求人们具备完全的信息意识,在充分认识信息运动对物质能量运动具有导向作用的前提下,以信息意识统率物能意识。  相似文献   

2.
《现代语文》2005,(9):46-46
信息最重要的属性就是资源共享性。世界上的物质和能量都是有形资源,都可以挖掘和利用来造福于人类。信息属于无形资源,信息资源也可以转化为物质和能量等有形资源,因此,同样可以挖掘和利用来造福于人类。由于信息具有可复制性和可转换性,就使得信息资源具有了“共享性”的特点。这是信息资源区别于物质和能量资源的根本不同之处,因此是构成信息的最重要的属性。  相似文献   

3.
从不变量看信息概念的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农的实用信息定义的最大不足是 ,其定量化描述依赖于接收者的主观知识状况 ,这与作为物质世界基本属性的信息所具有的客观性发生了严重分裂 ,同时它也无法对信息多种多样的用途给出一致说明。将信息概念与物质、质量、能量等概念相对比 ,那么 ,信息就是物质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 ,并且 ,信息的这种定义方式在其本质、度量以及守恒性等的讨论中已显示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信息价值论”或“知识价值论”,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出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理论观点。它主要是一种社会学、未来学理论,而不是现代实证科学中居于“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层面的“信息论”的一个内容或其分支学科。但是,由于这种理论所使用的核心概念——“信息”,是信息论或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所以“信息价值论”或“知识价值论”又与  相似文献   

5.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它是主客体之间的中介,是思维的材料,它的内涵主要为预先不知道的新报导、新知识,对幼儿来说,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一类是自然信息(指人类以外的宇宙天体、万事万物所产生的和彼此交流的信息),另一类是文化信息(指人类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和彼此交流的各种信息)。信息是幼儿得出结论和建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有效的信息将直接指向问题的解决和概念的形成。幼儿的信息能力主要指信息搜集和整理的能力,如果将信息能力的培养融人有机联系着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开发之中,就能更好地形成幼儿对信息的需求和利用,其作用在幼儿的探究和学习中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宇宙中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人类对物质的结构、属性的探索从未停止过,随着人类对物质性质的认识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已成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世间万物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并且发生相互作用,研究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主题就是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的,它们都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相信同学们能掌握好这部分知识,为学好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施启良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上发表了《宇宙统一于信息吗?——与王存臻、严春友同志商榷》一文,对“宇宙统一于信息”这一命题提出种种诘难。其实,施先生误解了这一命题。所谓“宇宙统一于信息”,不过是说宇宙统一于物质的属性,这一命题是对恩格斯关于物质同一思想的进一步阐发;宇宙“统一于信息”与“统一于物质”这两个命题之间不仅不存在矛盾,而且是一致的,前一命题以后一命题为前提。同时它又是对后一命题的具体化,它揭示了物质统一性的具体方式。互联网和克隆技术的发展,为全息统一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全息论正是把中国某种古典思想嫁接到现代科学发展之树上而出现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全面总结现代信息研究的重大突破的成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辩证逻辑概念来概括信息的起源和多层次性,才能建立起信息的全体结构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信息本体论模型。图一、哲学信息概念的全体结构哲学信息概念是一科学发展的“圆圈”,它既是以往人类科学对信息认识的结晶,又是对现代信息科学成果的辩证的扬弃。它通过辩征逻辑概念来表示,内涵愈窄,内容就愈丰富。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里“信息”概念却远不是廓清了的。在透析事实的基础上对信息的物质属性进行分析 ,阐明了信息的物质性、普遍性及双重性 ,并讨论了虚拟现实的客观实在性。  相似文献   

10.
在物理学上,“能量”是表示物体做功能力大小的物理量,一种能量形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能量形式: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能量”比喻人显示出来的活动能力,它可以创造出无穷的社会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能量”有一种基本的属性就是转换与创造。  相似文献   

11.
教学本体问题研究的方法论范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是一种人为的存在,这是教学本体问题研究的基本前设。作为应然存在与实然存在的统一本,教学有着四种不同的存在形式。教学本体问题研究,主要以客观教学存在为研究对象,在本体论的层面上展开,其思维方式需要经历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对立统一与过渡转换。这样的研究,应深深植根于人与化的世界,取向于人与化的辩证同一,从而体现出对于人的化生成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2.
在化学课改中,除传授化学知识外,还应适当增加进行政治思想、唯物辩证法(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历史文化、地理景观、生物、物理、文学基础、天文科学、现代科学、民族传统、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的教育,用以开发学生智力,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计算、实验操作的能力,树立学生的辩证观点,使之逐渐形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风和作风.  相似文献   

13.
人的发展包括人性的复归和人道主义的实现。文艺创作是描述人性的历史变化和发展的,而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与社会关系对立统一的人性,其内在精神一般呈现为人文情怀与社会理性对立统一的个性形态。“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艺创作审美理想的内涵已经成为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关注的重要内容。歌颂人道主义美、人性美,鞭挞异化现象,在我国当代文艺中已经形成一种思潮。  相似文献   

14.
杨勇 《惠州学院学报》2006,26(4):121-124
竞争情报功能和反竞争情报功能是提高企业情报竞争力的两个方面, 是矛盾的双方, 既对立统一,又相辅相成, 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双赢的竞争情报系统。文章通过了解企业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以及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企业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整合的意义, 提出了企业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的整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隐藏的常数46,其分解形式是1,2,4,8,16,8,4,2,1.呈现出哲学的对立统一,具有质朴的数理对称美.此常数具体表现在物质世界核素层次稳定范围常数44与物质运动最高级形式的人类细胞的染色体是23对.常数46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物质处于四维时空中,其运动遵守着最低能量原理.  相似文献   

16.
关于心理活动基本要素的传统划分——智力的和非智力的——是不科学的。根据心理活动基本要素反映对象的于同,将其划分为认知的和价值的是科学的。认知心理活动及其要素和价值心理活动及其要素在认识和实践中的对立统一,构成了智力心理活动的矛盾结构。多年来,对青少年教育的深层失误是忽视了价值心理品质的培养;今后,应通过认知心理品质和价值心理品质培养并重来开发智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问题中无不蕴含着各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利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分析研究问题,在动与静、局部与整体、高维与低维、以及数与形之间相互转化,探寻有利的一面,寻求问题的突破口,顺利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物理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运动观世界观的教育,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规律的教育,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物理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蕴涵着丰富的对立统一美学思想,即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普及与提高的对立统一、歌颂与暴露的对立统一、文艺与生活的对立统一,这不仅具有哲学与美学的意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韩非是我国战国末期各家学说特别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在他的著作中,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转化,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事物的发展,也有其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