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八步区厦良、灵凤和担石三种都话相同的语音特征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基本不送气;鼻音韵尾大量脱落和韵母的高度耗散;声调7类,入声调1到2类,而且入声没有[ptk]韵尾,收尾是无塞促音.这些语音特征足于说明这三种都话属于桂北平话这一独立的汉语方言.  相似文献   

2.
八步区厦良、灵凤和担石三种都话相同的语音特征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基本不送气;鼻音韵尾大量脱落和韵母的高度耗散;声调7类,入声调1到2类,而且入声没有[ptk]韵尾,收尾是无塞促音。这些语音特征足于说明这三种都话属于桂北平话这一独立的汉语方言。  相似文献   

3.
田心里村隶属于桂林朝阳乡,田心里村平话声母18个,韵母35个,声调6个,语音的主要特点为: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清化后基本今读不送气清音,部分微母读如明母,泥来母相混,知、庄、章组与精组洪音今读相混,部分日疑母保留鼻音声母;没有鼻音韵尾[-m-n]和塞音韵尾[-p-t-k],阳声韵均有丢失鼻音韵尾变为元音韵现象;入声不分阴阳,清入和次浊入读为入声,全浊入基本归入阳平。通过邻近平话之间的比较,认为桂北平话语音差异类型可分为两种:音值差异、音值和音类差异。桂北平话之间语音差异的大小与地理空间距离的远近成正比,邻近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音值上,相距较远的方言点差异体现在音类和音值上。  相似文献   

4.
布依语中古后期汉语借词主要来自桂北平话.声母方面,知、章、精组字呈合流趋势,浊音清化;韵母方面,各摄中洪音基本合流,除假摄二等主元音读e外,其余的主元音读-a-;细音字大部分合流,主元音读-i-,但少数四等韵的字读-e-.声调方面,中古汉语借词与布依语一样还保持四声八调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忠南村是阳朔县杨堤乡人口最多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方言统一。忠南村方言的主要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不送气,韵母高度耗散,属于桂北平话。  相似文献   

6.
桂东南是汉壮杂居的地区,除了少数民族语言壮语以外,汉语方言也十分复杂,有粤语、客家话、平话。其中说客家话的客家人散居在桂东南各个县市,以陆川、博白、贵港、北流居多。客家话中较多地保留了中古音,声调的数量也多于普通话。如,客家话中送气音很丰富,古浊塞音和古浊塞擦音不论平仄,一律变送气清音,象“并”(bínɡ)变成[p'in];客家话中没有普通话的舌尖后声母zh\ch\sh\;客家话韵母缺少撮口呼,普通话中的撮口呼韵母在客家话中都变成了齐齿呼;客家话有三套鼻音韵尾,除了普通话的一n\-nɡ以外,还包括-m;客家话还有塞音韵尾-p\-t\-k;客家话…  相似文献   

7.
《黄山学院学报》2007,9(1):172-172
徽州方言的语音系统.最明显的是:声母中塞音、塞擦音多数地方以读送气清音为主;韵母中成、山一二等鼻音韵尾大多消失或转化为鼻化音;声调中,古全浊上声一般不归阴去;不少地方还有“n”化韵。  相似文献   

8.
广西龙胜和平乡优念话有声母22个,韵母37个,声调5个。其主要音系特点:声母方面,心母今绝大多数读[k];书母入声多读[];见母今绝大多数读[k];匣母大部分没有发生鄂化,今多读为[x];次浊声母中除明母、泥来母外,大部分读[¢];韵母方面,无塞音尾,[-m]绝大部分并入[-n]。声调方面,无入声调,上声不分阴阳,平声和去声大多依声母的清浊分阴阳两类;早期官话借词多依调类进行匹配,晚期官话借词多依调值进行匹配。  相似文献   

9.
广西境内的白话、平话、官话、客家话、湘语、闽语六大汉语方言中受壮语影响最多的是白话、平话、官话、客家话。本文主要分析壮语对这四种汉语方言声母、韵母及声调的影响。声母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古心母字读?,以及广西白话、北部壮语区官话的声母呈现出壮语中具备的某些特点,韵母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元音a在复元音韵母、鼻元音韵母、塞音尾韵母中的长短对立,声调方面的影响表现在白话调类的繁多以及入声调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
宜州德胜百姓话语音系统复杂,存在大量又读现象。主要语音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的95%不送气,非组与晓组互混,塞擦音只有一套,有鼻音和塞音两套完整的辅音韵尾,蟹摄开口、效摄、山摄合口的一等与二等有区别,声调十类,其中四类入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