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科学技术的双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从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来分析全球问题,其根源主要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人们在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还缺乏强有力的控制手段的情况下,却无所顾忌地使用科学技术成果。社会的发展需要科技推动,但人类更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科技发展的伦理反思和伦理原则的建构是科学技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建构现代科技伦理原则应包三方面的内容:功利效用原则、社会正义原则和生态和谐原则。功利效用原则是对科学技术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正伦理价值的坚持和弘扬;社会正义原则既是对科学技术正面伦理效应的积极保证,也是对科学技术负面伦理效应的有效规约;生态和谐原则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反过来科学技术又对生产力给予了极大促进。有了科学技术的社会活动就有了科技意识。科技意识是人们在科学技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反映机制。科技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属意识形态范畴。从心理上讲,意识一般指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科技意识的概念就是: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的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即人脑对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性质、地位、价值、功能的认识的反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一方面,应该看到,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是基础,社会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从社会中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同时又受到一定经济、社会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应该看到,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提高,新的生产手段的采用,劳动对象的扩大,自然条件的改造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直接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文中  兰晶晶 《文教资料》2010,(29):127-128
“民生科技”是与民生问题最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它与一般的科学技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发展民生科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举措.它可以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和谐四个方面给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巨大支撑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实施全方位的民生科技行动.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社会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不安定因素。人类要想规避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使其为自身造福,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文关怀审视科技的社会价值,探寻科学技术人文关怀的现实进路,促进科技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徐金芹 《文教资料》2007,(17):100-102
邓小平同志的科技哲学思想是以科技价值论和科技认识论为核心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和实践性。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以实践为特征的科技认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哲学思想的重大贡献,坚持邓小平科技哲学思想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开拓创新的需要,是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陈芳 《华章》2011,(30)
社会和谐发展需要人口、环境、社会三方面进行合理沟通,彼此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人口、环境、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环境,环境的优劣又影响社会是否能够和谐发展,而生态环境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同时又制约着人自身发展的程度人类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必须寻求一个推动人口、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七十年代末,我国进入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 期。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实现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四个现代 化,其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要发展科技又必须同时发展教育,因而时代向我国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使之成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教育长期处在封闭落后的状况,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世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需要。新时期我国教育应当向着什么方向发展?在这重要时刻,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9月8日为北京景山学校作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  相似文献   

10.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科技思想蕴含着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及其关系原理的科技新内容。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动力 ;揭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直接动力作用 ,展示了新的社会发展动力观 ;揭示了科技对社会经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蕴含着新的社会结构观。高度评价了科技人员开拓新生产力的卓著功勋 ,强调科技活动需要亿万群众的积极参与 ,开拓了群众科技史观的新视野。揭示了科技对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丰富发展了社会文明进步观。第三代领导集体从科学技术的角度 ,对唯物史观的全面丰富与发展 ,形成了科技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1.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科学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科技的进步及突破性进展推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人对自然的依赖走向人对自然的征服 ,再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 ,科技仍将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而经济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微观经济学框架的构建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和谐社会的可行性、现实性和科学性,为和谐社会政治和文化要素的构建提供了物质平台,从而有效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山作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先行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通过分析唐山市居民心理和谐程度,揭示唐山市居民心理和谐影响因素,提出提升唐山市实情的民众心理和谐建构的方法和途径,对于唐山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将产生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它是以知识的生产和人的智慧的充分发挥为支撑 ,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 ,通过持续、全面的创新 ,最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 ,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 ,实现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将引起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 ,将会对会计系统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迎接挑战 ,会计创新是摆在当前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的科技商品拜物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本来是人创造的产物,创造它的目的是要它为人服务,然而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它却反过来控制人、支配人和统治人。科技的巨大功能使人们产生了"科技无所不能"的神秘感觉,在心理上形成了类似宗教崇拜一样的知觉状态,这是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所特有的科技商品拜物教现象。科技商品拜物教在实质上是科技商品作为"物"所掩盖着的人与人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看,它既不是来源于科技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是来源于科技商品的价值规定,而是来源于生产科技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和科技知识作为商品时所具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实现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形态上的根本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与体现。我们必须针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的政府管制具有很多弊端,已经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相当的阻力.文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论背景下,通过总结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群,提出了以此为出发点和参照系的新型政府管制的构建思路和总目标,并对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具体构建进行了尝试性探讨,以希为我国政府管制的成熟完善、真正发挥作用并最终促进人、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黄孙庆  曹方 《高教论坛》2006,(6):125-127,130
本文基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从高校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高等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各民族、各阶层协调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技服务,促进文化交融,发展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文化基础等几个方面论述和谐社会构建中高等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康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概括与总结,是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以和谐为特征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以人为本,既体现了我们党正视现实的智慧和勇气,又顺应了社会发展,是以和谐为特征的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环境、友好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论述了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的关系,就现阶段我国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生态文明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