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几乎所有的都市报都开辟了"财经新闻"版面.但这些版面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内容乏味,形式单一呆板,不是硬了、便是软了,没有财经知识的一般读者根本就不愿看.改变现状就须对症下药,"症"就是编辑方针失策,表现为"大众化"和"新闻性"的缺席,结果落得版面无多少可看性.  相似文献   

2.
经济化的大潮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财经新闻,除了迅速崛起的专业财经媒体,不少市民类报纸也纷纷开辟和增加财经新闻版面。与社会新闻相比,财经新闻因为专业性强,缺乏天然可读性,因此很难吸引普通读者。如何让相对生硬的财经新闻为更多的读者所接受,这就要求财经新闻工作者对财经专业问题加以诠释,实现专业性与可读性的"联姻",以提高财经新闻的传播效果。只有让财经新闻"软着陆",才能吸引并留住读者。  相似文献   

3.
开拓大财经思路 笔者以为,党报的大财经新闻大致可细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处在核心报道价值区域的金融新闻,即俗称"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基(金)"等行业新闻,也即狭义财经新闻;二是延伸至广义财经新闻,即除了狭义财经新闻,还涵盖政经、产经、公司、消费等领域;三是外延进一步扩大到国际财经新闻、经济时评等领域或板块.党报的大财经新闻应具备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4.
相比社会新闻,财经新闻的专业性较强,如果版面上报表、数字罗列,术语层出不穷,无疑会让大多数普通读者觉得枯燥,还往往招致“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的诟病。如何增强报纸财经新闻的可读性?笔者结合最近读过的几篇财经新闻谈一点采写财经新闻的体会和领悟。  相似文献   

5.
自今年7月10日河北日报改版以来,更加突出了财经新闻的服务性、贴近性和实用性。相比社会新闻,财经新闻的专业性较强。如果版面上报表、数字罗列,术语层出不穷,无疑会让大多数普通读者觉得枯燥。还往往招致“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的诟病。如何增强报纸财经新闻的可读性?笔者认为,学会用社会新闻的采写方法“制作”财经新闻,淡化其专业性,则可使新闻可读性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6.
崔立勇 《新闻窗》2013,(3):21-22
用微观数据反映宏观经济广义的财经新闻覆盖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和与经济有关的领域;狭义的财经新闻重点关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及与投资相关的要素市场。①按照经济日报社前社长武春河的分析,财经新闻"宏观讲形势,中观讲思路,微观讲案例"。②无论从宏观、中观还是微观,财经报道都离不开经济数据的支撑。财经新闻常常包含着各种类型的经济数据,这也是其有别于其他领域新闻的显著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信息化社会到来的今天,财经类媒体、财经新闻版面迅速崛起.财经报道的视野正向引人关注的交叉领域拓展,而揭露财经界丑闻已经是各财经媒体和财经版面竞相追逐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制度越来越完善,百姓越来越关注经济的发展形式和投资方向,财经新闻、经济资讯受关注度越来越高。进入新世纪,专业财经媒体迎来发展黄金期,综合性媒体也开设了各种各样的财经新闻专版,同时随着群众对个人理财生活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媒体也开设了区别于财经新闻版面的更专业、更贴近百姓生活的投资理财版。  相似文献   

9.
刘远 《当代传播》2007,(1):114-115
报纸版面的结构是对刊载内容的一种梳理和展现,其结构的合理调整也是新闻观的一种革新. 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设想 目前国内报纸版面的划分一般采用了两种标准,一是按照新闻报道的领域来划分,分出诸如政务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等,另一种是按照地理区域也就是新闻的发生地来划分,分出像本市新闻、国内新闻、港澳台新闻、国际新闻等版面.即使各报的版面结构略有差异,也只是顺序和称谓上的区别.这样的版面结构是中国报纸多年实践形成的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的报纸版面中,财经新闻报道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财经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渗透进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该怎样抓住财经新闻报道的要素,让报道更鲜活、更贴近,更被挑剔的读者认可,进而影响或指导他们的经济行为呢?《哈尔滨日报·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对于财经新闻的需要日益迫切,增强财经新闻的去专业化对于社会大众的吸引力有着重要作用。这就需要财经新闻从以下方面着手:在语言运用上使财经新闻更加通俗化;增强财经新闻与社会大众生活的相关度;不断增强财经新闻的简明性。  相似文献   

12.
财经新闻,通常有小财经与泛财经两层不同的涵义。小财经,也称为狭义财经新闻,指以投资者为核心受众、以投入产出为主线,通常反应证券市场和各类金融投资市场的新闻。以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产经新闻也常被包括在小财经里。泛财经,则在以上范围之外,进一步包括了消费市场新闻、民间理财、创业故事、财富心  相似文献   

13.
财经证券类新闻是当前媒介关注的一个热点,如最近几年各类电视财经栏目明显增加,各家都市类日报的财经版面扩版显著,出现了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等专门的财经类日报。但各家媒介财经新闻之  相似文献   

14.
石成 《传媒观察》2006,(12):59-60
当前,几乎所有的都市报都开辟了“财经新闻”版面。但由于主要受众是普通市民,并不都具备深厚的财经、金融、证券等知识,因此,这些版面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内容乏味,形式单一呆板,不是硬了,便是软了。与专业财经媒体不同,都市报财经重通俗不尚艰涩,重描述不重分析,重简洁不重  相似文献   

15.
<正>财经新闻的专业性极强,其内容包含大量的经济学专业术语,也由于财经新闻的专业性决定了财经新闻的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特殊的技能。同时,财经新闻的读者文化层次高低不同,既有精通消费和投资的专业人士,也有普通的百姓大众,由于大部分人对于经济学的专业术语知之甚少,这就要求财经新闻必须通俗易懂。培养财经新闻人员实际上面临很多困难,培养一个财经记者往往要花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新闻专业的一位专业课教授与笔者交流时认为,在未来15年乃至更长时间内,财经新闻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闻界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优秀的财经记者和编辑也将随之成为最为抢手的新闻从业人群.的确,大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小到与民众日常密切相关的财经资讯,正在日益凸现其重要性.而且"财经新闻"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财政、金融、证券、基金等狭义概念,而是一种相对广义上的"经济新闻"--包括政经、产经、财经、公司企业、经济评论等诸多模块.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体向财经新闻和专题报道进一步倾斜,越来越多的记者加入到财经记者的队伍中来.除了专业性财经媒体,一些都市类报纸甚至党委机关报也纷纷加大财经新闻报道.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财经新闻?财经新闻的视角取向是什么?怎样写好财经新闻?财经记者必须具备什么素质?本文就财经新闻在向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谈谈财经报道的采写.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有些财经新闻因专业性较强,语言较枯燥,文风生硬呆板,常常见事不见人,造成“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的尴尬局面。如何运用形式新颖、读者喜闻乐见的手法写财经新闻?怎样把财经新闻写得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眼球和阅读欲望?笔者认为,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把生硬的财经新闻写活,用形象来表达抽象,用特殊来表现一般,从而易于传播,更收功效。  相似文献   

19.
财经新闻通常给圈外人的感觉是高深莫测,不易读懂,然而,经过娱乐化处理的财经新闻就抹去了神秘莫测之处。采用华尔街日报讲故事的手法做财经新闻,这将是都市类报纸财经报道方式转变的一个方向。与娱乐新闻  相似文献   

20.
财经新闻报道的国际化是我国财经新闻报道内容的拓展和报道方式的创新。本文就我国财经新闻报道国际化的动因、在报道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等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