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明桃 《湖南教育》2002,(16):44-44
美的本质是事物的一种关系属性美为什么是关系属性呢?因为美不可能是“美的对象”本身,只可能是千差万别的美的对象的某种共同的属性。这种属性,显然不可能是内部属性。如果美是内部属性,就无法解释内部属性没有改变的同一事物,有时是美的对象,有时却不是美的对象。美会是事物与何种存在相关形成的关系属性呢?直截了当地说,这种存在就是社会人类。社会人类,也是不以人们感觉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以往,有许多学者认定美与人类存在有关,但通常只把二者看成主客体的关系,而没有意识到美的形成需要两种“客观存在”。狄德罗提出了…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美的塑造者。音乐教师的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美,一是内在的美。本文就高校音乐教师美的内涵及培养进行初步探讨,以其引起音乐教师对美的重视,并加强自身美的修养。  相似文献   

3.
汉语文本体即汉语言文字的音乐美不仅存在,而且具有音韵美、节奏美、旋律美等特征。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发音、朗读、吟诵等训练,以实现学生对汉语言音乐美的精确把握与深切感受。  相似文献   

4.
数学美管见     
数学的特点是它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性 ,正是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 ,使得涉猎者望而却步 ,但是抽象、严密、应用广泛并非是数学的唯一特征 ,数学中还存在着美 ,处处充满着美的情趣、美的享受、美的鉴赏、美的表现。数学中的美是一种高层享受 ,既严肃又雅致。它虽然没有音乐绘画那样华丽的“服饰” ,但却以它那高雅、冷峻的艺术之美而令人神往 ,如数学概念的简洁性、统一性 ,数学命题的概括性、典型性 ,几何图形的对称性、和谐性 ,数学结构的完整性、协调性以及数学创造中的新颖性、奇异性等等 ,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难怪名家们所言 :“…  相似文献   

5.
舞蹈是诗歌、音乐、体态三位一体辅成相就的综合性艺术。形象性和抽象性的和谐一致,诗意美与旋律美的高度融和,是舞蹈艺术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6.
音乐表现美,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的音乐是美的,和谐的音乐课也是美的。构建和谐的课堂应当是每一个音乐教师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美具有形象的悦情功能的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的形象的本质是存在的,“美的本质”是不存在的,探讨美是什么的问题,是要解决美的形象的本质,尤其是本质属性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要解决“美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美的形象的本质属性是具有愉悦人的高级社会情感的功能的属性,即悦情功能性,也就是美,悦情功能性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能与人的求悦性相容的属性,是事物的内部联系,一事物内部当各种悦情功能因素以及由它们凝成的一方占居主导地位的时候,便构成悦情功能性这一整体属性,决定着该事物成为美的形象,“美”的概念是形象悦情功能性的概括,“美”这个词是表示形象悦情功能性的语言形式。要之,美是形象悦情功能的属性。  相似文献   

8.
声乐艺术活动是通过创作——作品——演唱——欣赏的审美过程,在声乐美的构成中,蕴含着关的各种因素。它有综合美,因为声乐的音响中综合了人类的语言成分,是诗词的语言音乐与音乐音响的有机综合;它有个体美,因为声乐中体现了歌词的语言关、曲调的旋律美、演唱的声腔美、形体的动作美等等,这也说明声乐艺术美的创造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美的因素,按一定美的规律构成的具有特定特征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艺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平台,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学习体验的空间,使学生在丰富多彩、优美动听的音乐中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从而真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滋润、美的营养、美的熏陶,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论述什么是文学语言、音乐美的实质、具有音乐美的文学语言的审美价值、中外优秀作家对文学语言音乐美的重视;重点论述文学语言的流畅美、和谐美、整齐美和回环美。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的“距离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离产生美”,这是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说的是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过程中,必须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等,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课堂提问既要求具有科学性,更要求具有艺术性,同样也必须遵循和体现距离美的原则。通过把握适当的距离,营造出课堂提问的距离美,提高提问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情感的摇篮,音乐课更是一门传递美的课程。为充分体现音乐课特点,挖掘音乐课的内涵,本文从美的环境,让孩子向往音乐;美的教师,让孩子亲近音乐;美的教学,让学生体验音乐和美的欣赏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真正把音乐之美带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数学美“美”的原理在于数学的实践性、人的能动性、数学的美的属性,数学美的实践性决定了数学美的教学应“以学悟美以美激学”,数学史的教学要融入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4.
课堂美是指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的和谐融通、教学相长.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发他们的智慧.教学内容美是指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包含丰富的美的因素,具有美的属性,需要师生尤其是教师的创造性使用和理解才能生成.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音乐所特有的美呢?"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  相似文献   

16.
美,在现实生活中以不同的方式到处存在着,美的人物,美的事物,美的行为,美的精神,美的心灵,美的追求,美的生活,美的艺术……可谓层出不穷,人与美相伴始终。浏览近三年来的各地中考作文就会发现,与"美"有关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艺术语言。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令人陶醉,更以其擅长表达情感的特点给人以精神美的享受。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追求和创造美的情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使学生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美是一种肯定性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是一种肯定性价值。美在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审美关系中生成,审美主体与客体具有内在的同构性,客体成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时,客体便具有了能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给主体带来精神愉悦的价值属性,美也就生成了,客体成为了美的事物。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美的艺术,在大谈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在课堂上表达美,让学生感受到美并能表现美,就要求在课堂上营造美的环境、开启美的语言、展开美的想象和体验美的创作。  相似文献   

20.
张旭丹 《成才之路》2009,(12):97-98
音乐是美的艺术,在大谈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在课堂上表达美,让学生感受到美并能表现美呢?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营造美的环境、开启美的语言、展开美的想象和体验美的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