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博档案包括考古档案和文物保护工程档案两部分.其中,考古档案是指在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基础资料,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考古发掘报告、科研报告等.而文物保护工程档案是指在文物保护建筑在维修、重建、复建时的立项申报、规划设计方案及施工设计等工作环节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材料,以及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的专业资料集成.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有多年来的考古研究成果和文物保护维修设计项目档案,包括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图纸、幻灯片、录像、照片、拓片、保护方案、文物标本、电子文件等各种载体的档案材料.这些档案是历史时期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缩影、文化的沉淀,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文化价值,它们能带给我们跨越时空的记忆,并启迪后人获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档案工作,是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古档案是在考古发掘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真实的原始记录和重要的保存价值,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业务发展和科研提供珍贵的物质基础。收藏管理好考古档案,无疑是文物考古研究所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说考古发掘工作是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中心工作,那么考古档案工作则是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的基础。考古学者通过对古代文化遗存进行考古发掘,在发掘过程中经过严格的发掘程序,即原始记录、摄像、拍照、绘图,然后形成文字材料(年度发掘报告),最后组合成完整的考古…  相似文献   

3.
董燕平 《档案》2012,(2):55-57
考古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是文物考古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考古档案管理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措施,档案利用率不高,一些文物考古单位重发掘、轻整理,重实物、轻资料,发掘与研究脱节.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科学规范考古发掘活动各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考古工作的全部价值不仅体现在发掘出土的文物之中,还体现在各项文物资料的获取上,而文物资料价值的实现又取决于数据管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考古档案的管理有别于其他档案的管理,应按照发掘项目将各类考古档案资料分类存放管理,合而是一个完整的发掘项目,分而则可细致地查阅每一个探方、每一座墓葬、每一件器物的情况,从而为研究者提供全面、详细的历史资料,这也是考古档案管理的目标和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5.
<正>沂南北寨汉墓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汉代生活、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不仅是精美的古代雕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是东汉末年画像石极盛时期成熟的代表作。本书作者主持发掘、整理并主笔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堪称考古发掘报告的典范之作,在学术界享有极高声誉,是汉画像石研究必读经典,被评为“二十世纪最佳考古发掘报告”之一。  相似文献   

6.
刘澜 《档案时空》2013,(8):33-34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一门历史学科,它通过古人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复原古代历史。文物考古资料是考古工作人员在考古勘探和发掘现场,记录古人活动信息的唯一原始凭证。这些资料包括一系列文字、表格、图纸、照片、录像、拓片和各种测试、分析、鉴定报告等材料,是复原古代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资料。上世纪90年代至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过对现有各种记录模式的考古  相似文献   

7.
程莺 《浙江档案》2001,(6):26-26
文物档案是记载、记录和反映文物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并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卡片、图表、照片、录像、实物等的材料.它是进行文物考古、发掘、保护、修复、研究的依据和必要条件.科学地整理并保管、利用好文物档案是文物单位和文物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  相似文献   

8.
郑鹏 《档案管理》2021,(2):72-73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是民国时期的重要学术团体,在持续八年的科考活动中获得了大量档案史料。考查团对待档案史料的态度若何,值得进行探讨。分析可知,考查团成员对档案史料认识较为深刻,多种门类的资料皆在其关注范围之内;成员们对档案史料的搜集可谓不遗余力,采用了考古发掘、调研发现及购买收集等多种方式;此外,成员们对档案史料的整理分类较为科学和及时,对相关材料的研究和保护也颇为重视。  相似文献   

9.
桐乡市留良乡湾里村,看起来并不起眼,但近日在省考古研究所和桐乡市文物保管部门联合发掘的大量4000多年前良渚末期文化珍品,而令人刮目相看.据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桐乡湾里考古领队蒋卫东介绍,他们的发掘工作,自3月下旬开始以来,在1800多平方米的考古现场中,发现有古墓49座,可称迄今为止良渚文化最大的墓葬群.经过三、四个月的发掘,已清理古墓葬43座,出土文物多达300多件,为研究良渚文化末期提供了有力例证,正因为如此,这里被命名为"新地里遗址".  相似文献   

10.
在档案工作中,档案的保存和管理,既"管",是档案工作的基础,也是档案开发利用和实现其价值的前提条件;而档案的开发利用,既"用",是档案保存和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档案保存和管理的"升华".两者之间相辅相承,缺一不可.但在现实档案工作中,却普遍存在着"重保轻用"的现象.大批档案资料被封存成为"死资料",一些相当有价值的资料甚至变成废纸,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档案资料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档案工作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因此,为更好地发挥档案资料应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国家安全业务工作,必须正确处理档案资源的"管"和"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的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住房公积金贷款档案是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在住房公积金贷款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和利用价值的归档保存的合同、文件及其他相关资料,对其进行数字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物调查资料是一种重要的考古信息,是通过考古调查手段而非主动发掘获取的物资料。它所包含的物信息一般要比考古发掘信息更为宽泛,其间,往往蕴含有等待考古发掘来揭示其详细内涵的重要物,所以历来受到物考古界与其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档案法制的历史渊源,根据地下考古资料的发掘推测,应在先秦。但是,因为史料稀少,详情不得而知。秦始皇以后,文书档案法令逐渐增多并形成系统直至现当代才诞生了专门性法典[1]81。研究档案法制的历史进程,对我们今天的档案立法工作及其变革,会有一定的借鉴启示作用。一、秦汉时期从出土睡虎地秦简记载可知,秦简  相似文献   

14.
王幸 《陕西档案》2020,(1):42-43
博物馆是集历史文化、历史文物研究与陈列布展于一体的场所,而连接这三者的桥梁就是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可以说,文物档案就是文物的“身份证、名片牌”,每一份文物档案都详实记录了该文物的相关资料——调查、发掘、修复等情况,最终以照片、图纸、文档、报告、摹本等不同记载方式进行汇总归类,最终为科学管理和妥善保护文物提供保障,为文物工作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考古调查与大遗址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古调查是田野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掘和实施有效保护的基础。它是在基本不破坏遗迹或遗物的情况下,通过地面观察、利用钻探、物探进行探查或配以小型试掘,发现和获取遗存资料的一种方法。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考古调查与大遗址保护的关系,并且通过考古调查促进大遗址的保护,这是摆在文物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我们基层文物工作的实践看,文物部门只有对大遗址进行全面的调查,查清遗址的文化类型、相对年代、分布范围、保护现状等基本情况,才能确定保护级别,划定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6.
李静 《兰台世界》2012,(4):11-12
1928年10月至1936年6月,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安阳殷墟进行了15次有计划的发掘,为考古学、历史学、文字学、语言学等众多学科提供了数量庞大的科研资料.殷墟发掘在推动各个学科巨大发展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着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便是其中之一.梁思永先生在殷墟考古中,先后主持了后冈遗址以及侯家庄西北冈的发掘工作.其中,后冈遗址的发掘被评价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1].今年是梁思永先生逝世58周年,也是后冈遗址发掘81周年,本文通过对梁思永先生考古工作及其成就的回顾,以此来缅怀这位近代考古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考古视域下来考量档案,其目的是将"档案"置于其本身的语境中,"回到档案本身"。计算机技术的冲击将"档案"逼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双套制"是其中显而易见的一个例子。在这样一个时代拐点来将档案放回其本体位置来考察,作者的意图是对档案进行重新审视,力求将其从繁复的附着物种抽离出来。作者运用福柯的知识考古方法,以福柯对档案的定义为起点,形成以知识考古的方式接近档案的策略,并建立起档案的"派生树",区分出"作为研究对象的档案"和"具有现实功能的档案"两种档案种类,最终回到"双套制"问题上,以说明两者应处于的"体"和"用"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档案艺术     
档案艺术是客观存在的,其发展是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相适应、相同步的.认识和研究档案艺术发展,有助于更好地发掘人类社会文明所蕴含着丰富的档案资源."事实上档案的实质,早已在文字发生以前或与文字发生同时存在".因为档案产生的同时,档案艺术既是同时存在着.  相似文献   

19.
凝聚着考古学者们辛勤汗水和心血的学术新成果《湖南古墓与古窑址》终于出版了。这批珍贵的文物考古发掘资料,原得自上世纪50年代。当时,湖南省和中南地区的文物考古工作者云集长沙和衡阳等地,配合湖南的城市建设,进行了繁忙而艰苦的考古发掘。在这次开发与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了  相似文献   

20.
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是我们获取考古研究资料的主要来源,而要想获得丰富而又准确的资料则又非考古发掘莫属。每一项考古发掘工作在选点之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布方。在我国的田野考古中,一般采用坐标系按象限对探方进行区域分布。在探方的方向和规格的选择上基本采用的是正南北向的5m&#215;5m和loreXlore这两种方。多数隋况下,我们需要成片的布方,怎样才能快速而又准确又节省人力地布好这些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