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井卉 《文教资料》2010,(31):21-22
义项漏收、书证缺失是《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两大问题。本文以《抱朴子·外篇》为例对此进行试补。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洛阳伽蓝记》一书的双音新词,指出了《汉语大词典》存在的三个问题:释义不确,释义与书证不合;漏收词语;书证迟后,目的为今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词典》漏收了许多应收的典故,笔者现已发现有1000多条.漏收的典故有人物典故、事物典故、词语典故三类.漏收的性质有全典漏收、变式漏收、义项漏收等.漏收主要是由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原因造成的.《汉语大词典》修订的时候,这些漏收的典故如能得以重新收录,将会使祖国的语言宝库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4.
专书词汇研究是辞书编纂的基础。通过对《大唐新语》词汇的研究,我们发现《汉语大词典》不但漏收了其中的诸多词汇,而且漏收了诸多词汇的义项。发现这些词语和义项并加以论证是完善《汉语大词典》所不可缺少的,今试为之。  相似文献   

5.
《史记》是反映秦汉时期这一断代语言实录的一部宏篇大著,因此其词汇在汉语词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大型历时性辞书编纂的角度看,《史记》当是辞书必选秦汉语料之一,比如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就大量以《史记》为语料而设定词条及义项,并引为书证.但就该辞书收词角度看,仍存在不少失收词条,仅以《史记》词汇考核之,就可发现其漏收词条问题.今就所检《汉语大词典》失收《史记》词语数则考释如下,以期对读者研究及辞书再次修订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语文词典。按理,对历史文献上出现的古今词语都应该收录。但由于这部词典出于多人之手,词语漏收现象十分严重。对此前人多有讨论。本文主要根据两部大型方言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来说明《汉语大词典》对保留在各地方言中的古语词漏收和义项漏收问题。  相似文献   

7.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目前收词最多的一部大型词典,它代表了我国目前辞书编纂的最高水平,但由于我国文献典籍数量众多,再加上近年来又有出土文献“重见天日”,统纂辞书时搜集资料不全,可能会漏收一部分已经存在的词语;或者引用晚于该词实际产生时代的书下来证明该词的某一义项的存在,因而出现书证过晚的问题;或者产生误解词语意思的问题,等等。有关辞书,尤其是《汉语大词典》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被多次提及,为《汉语大词典》进一步完善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这篇文章也为《汉语大词典》的进一步完善作材料的搜集工作。  相似文献   

8.
专书词汇的研究成果将为《汉语大词典》的编纂和修订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选择一部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渑水燕谈录》是宋代一部内容广博、词汇丰富的史料笔记,其中很多词语为《汉语大词典》漏收,还有一些词语存在误释和例证晚出的问题,这些都应该作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湖海新闻夷坚续志》词汇的详细研究,论证了《大词典》对某些词的漏释及释义不当和漏收现象,为今后完善《汉语大词典》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0.
《渑水燕谈录》是宋代一部内容广博、词汇丰富的史料笔记。《汉语大词典》漏收其中诸多词语,高频词如"院额、安神御、搢圭、执笄、祇肃、累迁、驰慢、马铺、圣化、纯直"等。《汉语大词典》在修订的时候应该将这些词补录。  相似文献   

11.
刘基的诗以《二鬼》艺术成就最大,词汇学成就也最高。考释《二鬼》诗复音词,可以管见《汉语大词典》失收词目、漏收义项、误释词义、误引书证等缺失。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书证问题有三:(一)晚出;(二)漏收;(三)有误。本文就此三类对近40个条目书证征引问题提出订补意见。  相似文献   

13.
王勇 《文教资料》2013,(25):23-24,27
《汉语大词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汉语复音词典。该词典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原则,“着重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全面阐述”。其成就受到语言学家的一致推崇。由于历史条件所限,词典中尚有许多疏误。陈徐陵编《玉台新咏》中保留了许多珍贵的汉语语料,有些为《大词典》所漏收。兹据《玉台新咏》及相关典籍对《大词典》书证方面的失误加以订正。  相似文献   

14.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一部汉文词典,在收集、整理自古及今的汉语词汇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由于庞大的工作量,使得这部巨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漏收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文章作者在查阅《汉语大词典》时发现了漏收方面的问题,并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词典》是最大的汉语词汇宝库,本应将汉语词汇包揽无遗,实际上却漏收了许多应收的词语。笔者发现仅漏收《青楼梦》中的词目就有200多余。漏收的词目主要有成语典故、普通词语和专科词语。漏收词目对《汉语大词典》的影响有:又项残缺、释义失误、立目不当、书证过晚等。《汉语大词典》修订的时候,这些漏收的词目如能够得以补录,将会使祖国的语言宝库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6.
《盐铁论》是西汉的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撰写的对话体政论性著作,是研究西汉时期语言面貌的重要语料,其一大特色是出现了大量的双音词汇。考之于《汉语大词典》双音词数条,对词典中失收、义项漏收、释义欠妥等词语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17.
许启峰 《现代语文》2006,(12):119-120
笔者在《古本小说词语汇释》e部字的编辑过程中,经常查检《汉语大词典》,发现《汉语大词典》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义项缺失,词条缺漏,兹列举部分,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的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书证作为《汉语大词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二十年学界的关注重点,但有关现代书证研究成果却不多.《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有182例,数量较多;失误类型较多,有出处、文字、标点符号、排序、孤证、书证滞后、版本不一共计七种失误.《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失误比例较高,失误类型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存在的问题.《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失误会影响辞书的规范性,甚至模糊对部分词语源流演变的认识.《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问题的普遍存在与关注缺失,凸显了对其进行修正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19.
《大连大学学报》2021,(3):40-44
新见北朝墓志为文字学、词汇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新资料。《新见北朝墓志集释》一书出现了一些传世用例较少或缺载的词语,征诸传世典籍或字书,并运用词典学、词汇学等相关理论加以阐释,或可对《汉语大词典》失收词汇或义项漏收进行补充,亦可对书证稍晚或孤证的词汇进行新补,可望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和完善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20.
从《汉语大词典》直接以《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用例做书证的词条数量可以看出,《汉语大词典》给予这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以一定的重视,然而其所收录的《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例证中还存在疏漏与谬误。其疏误主要可分为标引体例问题、书证文字疏误、书证标点等疏误等几类。希望在《汉语大词典》修订时予以改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