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动态多维的外语教学评价体系,即采用多维的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主体,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动态的评价过程,从而实现多维的评价功能.动态多维的外语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改进课程考核体制与模式,促进课程的发展与完善;帮助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开展科技活动,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光明、真理与未来的窗户,让学生尽情吸收新鲜的科学气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心理,增强科学素质。培养浓厚兴趣,促孩子热爱科学;培养科学能力,促孩子多维发展;培养良好品格,促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地理学的视角是地理学独立性的基础和地理教育的核心问题。本文从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理新课改和学生身心发展三方面分析了多维地理视角培养的背景;挖掘了多维地理视角培养的内涵:用三维空间视角把握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特点,用动态发展视角把握地理事物空间运动与空间变化,用综合统一视角把握地理因素的相互依赖性;论述了多维地理视角培养的切入点: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和在生活中发现与探究地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教学课堂应该是和谐的,真正的学生发展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谐既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知识、智能、群体、个体、主导与主体、教书与育人等各个要素之间要互相协调,是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主体意识、学习意志、体验创新优化的培养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促进课堂实现多维高效教学的前提保证。  相似文献   

5.
关于实施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学生 ,而高质量的学生来自于学校高质量的教育与管理。因此 ,改革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实现学生管理创新是极为重要的。一是树立新的育人观念是实现学生管理创新的前提 ;二是建立起多种激励机制是实现学生管理创新的突破口 ;三是构建多维互动的管理体系是实现学生管理创新的着力点 ;四是建立多元评价模式是实现学生管理创新的关键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王振武 《考试周刊》2011,(24):188-188
历史教学具有多层次、多方位联系性的特征,它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等等。这些联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分析历史。为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实现多层次、多方位的历史教学。历史教师必须创新原则.采用多维教学法,即多角度、多系统地启迪学生思维,并以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能力为原则,使初中历史教学承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实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本文力图通过语言感染、多维评价等五个方面的非智力因素,来培养学生愉悦的情感,从而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观念要在新课程下重新审视。要构建如下观念:教法与学法并重,文本与学生并重的教学观念;教师把握多重角色,构建和谐课堂的课堂意识;基础知识积累与合作探究、实践能力培养并重的学生发展理念;多维的评价意识。  相似文献   

9.
文凭与就业首选标准的脱节以及学历获取的简单化,说明我国已经呈现出学历式微化的发展态势。正是在学历式微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学历教育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培养学生认可度等多维要素,制约着高等成人教育的长足发展。对此,需要深度把握社会实际需求,有效改进非学历教育模式,不断强化成人教育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的转型发展;积极研发推广新型教育网络技术,切实增强成人教育培养模式的独立性,实现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阅读、思考、表达能力是所有学科学习的通用能力。将"读思达"教学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多方阅读积累体育基础知识,多向思考培养体育学习思维,多维表达发展体育实践能力,实现体育学科的创新性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体育品质,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对加强辅导员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简要阐述其重要的道德教育思想观点,结合当今新形势,提出多维度加强辅导员工作的新看法。  相似文献   

12.
教育生态环境在促进高校学生精神生态良性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教育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发展和存在产生制约和控制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文化环境。主要分析教育生态环境在促进高学校学生精神生态良性发展中的作用,以期能够在促进高校学生精神生态的良性发展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讨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民族地区教师应有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教师应树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观;开放、科学的课程观;民主、对话的师生观;关注个性、多元的学生学业评价观。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主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在知识观层面,应合理分配实践课程比例,加强实践教学教材建设,教学要以操作能力为核心;在学习观层面,应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理念,形成系统多维的实践教学方法;在学生观层面,进一步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对学生的发展性和生成性多维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给高校环境带来深刻变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给高校德育教育环境带来了新的指导思想。通过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生命观所存在的偏差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构建高校生命教育的多维系统,包括生命教育课堂教育系统、生命危机预防和干预系统以及高校生命教育实践和环境建设系统,旨在将生命教育提到高校德育教育新高度,更好地促进高校生命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identified as ‘gifted’ has had a highly problematic history, having been judged as conceptually confused, socially and ethnically discriminatory, and educationally exclusive. Despite this, it is argued that contemporary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 critiquing the concepts of giftedness and 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s may provide a base for teac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generally, rather than only for those interested in giftedness. It has particular potential for altering teachers’ thinking about students’ ability. Such research has emphasised the developmental nature of intelligence, its multidimensional character and the sociopolitical role of the concept of ability in school systems. It is argued that the appropriate use of this research could contribute to a more equitable and inclusive model for teachers’ thinking and for practice in schooling. Five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十一五"规划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对于建校时间不长的民办高校来说,更有其特殊意义。提高教育质量由多种因素决定。本文从民办高校领导者应有的意识、学校应该提供的办学条件、育人环境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等方面,在多个维度上思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并指出相关行为主体在人才培养中负有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99年以来,我国博士生招生人数显著攀升,回顾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20年的研究,其思想纵向呈现出三个变化趋势:从专注学术取向到关注多元发展,从聚焦在学质量到追求发展质量,从强调显性成果到倡导综合能力。依据这一趋势,当下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应以立德树人为根基,以科研能力为主干,以服务社会为枝叶。高校要以此为培养标准,树立起多元化培养目标,实现博士生全方位、多维度发展。具体到实践层面,鼓励博士生全面参与学校治理不失为实现博士生多维培养的有效途径,具体应以党建工作提升政治觉悟,以课题参与提升学术水平,以志愿服务厚植奉献情怀,以社会实践推动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多维实验教学体系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规律,解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验教学体系,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多维模拟角色变换,多维形式、手段和多维场所,包括基础实验模块、技能训练模块、科研训练模块、社会实践模块、创业实践模块在内的一体化、多层次、多维度的实验教学体系,可以全方位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Much research has acknowledged the importance of self-concept for adolescents’ academic behaviour, motivation and aspiration,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ole of self-concept underpinning the motivation and aspi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in a specialised field such as medic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draws upon a programme of research undertaken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examining the psychosocial determinants of success in educating home-grown doctors for regional communities. Interviews conducted with Australian medical students found that self-concept is a dynamic and multidimensional phenomenon that emerges through social activity and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their motivation and aspirations. For these students in a specialised field in higher education, self-concept not only influences their study performance, but also forms part of their personal and career development. Because of the significant level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self-concept through a holistic and systemic facilitation of essential psychosocial drivers of success is essential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