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对口单位,各级不同性质的媒体自然是许多新闻学子的就业首选。新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理论学习更需要与实践的对接,这就需要学生应到媒体实习,以便熟悉新闻的生产流程,初步接触新闻业务,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为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从业者做准备。  相似文献   

2.
荀洁 《新闻爱好者》2010,(11):127-128
这些年,为满足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众多地方高校竞相开办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但从目前的就业状况来看,该专业为数不少的毕业生无处就业,即使就业的,多数也无法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这其中有就业大环境不景气的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学生的个人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主观原因。种种舆论因此接踵而来,反映的主要内容就是“学新闻的学生‘学无所长’”“只能说不能写、不能拍”、“不适合广电媒体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3.
新闻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各个学校新闻专业的课程安排中实习都被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今,新闻是一个热门专业,全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新闻专业,每年培养的新闻专业学生可能已经供大于求。在人才供大于求、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搞好新闻实习并非易事,实习生需要不断的努力。到新闻单位实习不是实习的唯一途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的学生常常利用课外时间创办各种小刊物,在校内分发。国内大学新闻院系似乎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外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内部,即重视作为新闻专业学生必修课的到新闻单位进行的所谓“大实习”,…  相似文献   

4.
陶祎佳 《报刊之友》2014,(4):133-134
在当前的新闻传播中,大量“公民记者”的出现,打破了新闻传播主体由传统媒体专业记者独家垄断的局面,专业记者的职业优势正在逐渐失去。本文通过从“‘公民记者’群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异军突起”、“‘公民记者’与媒体专业记者的现实区别”、“‘公民记者’与媒体专业记者的角色互补”三个层面的论述,提出了传统媒体专业记者必须在正确引导舆论中扮演权威角色、实行有效公共传播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胡忠青  刘成 《青年记者》2006,(20):78-79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提供的最新数据,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最近一年新增202个专业点,该专业在校学生已经超过10万人。新闻传播专业是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培养人才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新闻实习,但专业点和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可供实习的媒体资源紧缺,造成了学生实习难的现  相似文献   

6.
学艺札记     
听到几位新闻界的前辈说“新闻”。“新”和“闻”一位新闻界的前辈说:“‘新闻’一词,取得很好。”他说:“新闻,新闻,一要‘新’,二要‘闻’。“所谓‘新’,是说新闻必须有新东西:新闻要反映新事物、新人物、新气象、新风尚。“所谓‘闻’,是说记者要‘多闻’,要‘耳闻八方’  相似文献   

7.
余艳青 《新闻界》2005,6(5):138-139,133
综合有关学者的论述,笔者把目前我国职业道德问题概括为“6大害”:“有偿新闻”、虚假新闻、媚俗新闻、侵权新闻、冷漠新闻和虚假广告,或者两种表现:专业精神的缺乏和"有偿新闻"的严重泛滥(有偿新闻更是专业精神缺乏的表现,但因在我国现有制度之下表现突出,所以作为一个类别单列)。  相似文献   

8.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发生后.美国个别媒体曾报道“凶手是中国留学生”.有些媒体也跟风加以传播。对此.竞报、北京青年报先后以《面对爆炸新闻的媒体责任》、《媒体要有社会责任感》为题发表评论说:“面对爆炸新闻的‘诱惑’.如何能表现得更成熟和自律、肩负起社会责任.是中国媒体需要恩考的”:“越是这种影响巨大、拼抢激烈的新闻事件.媒体越要谨守职业道德.务必做到准确、客观、翔实。”  相似文献   

9.
“新闻发言人禁说‘无可奉告’……” “‘无可奉告’是新闻发言人永远的大忌……” 近日,不少媒体都对四川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下发的《四川省级部门新闻发言人手册》中的这一条款予以报道,不少媒体还将这样的话搬上了标题,以示重视。 “无可奉告”成了“忌语”,的确闻所未闻,起码在我国新闻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园媒体是新闻实践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对新闻传播类院系而言,校园实习媒体的建设至关重要.与国外及港台的新闻院系相比,国内新闻院系的校园媒体还存在社会化、专业化不足等问题.要发挥校园媒体平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的作用,校园媒体需要实现社会化转型.高校的附属医院模式可以为新闻类院系校园媒体平台的改造提供参考和启示.通过打造“准社会媒体”,校园媒体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校园媒体的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既可以解决校园媒体资金不足、内容乏味、竞争力低下等问题,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全真实的实践环境,实现校园媒体平台和社会媒体平台的无缝对接.与社会性媒体的改革一样,校园媒体改革也需要一种“企业家精神”,这种企业家精神既体现在参与校园媒体的学生身上,更应该体现在校园媒体的管理者身上.  相似文献   

11.
6月23日,首都30多家新闻单位及新闻研究机构、新闻专业期刊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认清西方‘新闻自由’本质”研讨会,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一步认清西方主流媒体所谓“新闻自由”的阶级性、虚伪性、反动性和欺骗性。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对南斯拉夫进行侵略...  相似文献   

12.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办新闻系,培养未来的新闻人才。每到暑期,在校的一些学生都分别在各个新闻单位实习,增加社会经验,增长在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总结学生的实习表现,我认为有一些事情需要引起高校和实习生的注意,这就是高校要注意培养“准记者”的综合素质,学生要注意的是增强适应当今社会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新闻记》杂志在刊载2003年十大假新闻时,有个特别说明,说的是:非典肆虐期间,不少权威传媒的报道严重失实,“这些新闻和事实相差甚远,毫无疑问应列入假新闻范畴,甚至还有望被评为2003年度客里空最假新闻奖”,但由于它们“都是依据权威新闻源而发稿”的,造假的板子不能打在媒体和记身上,因此,拟“报请有关部门授予‘2003年度假新闻特别荣誉奖”’(见该刊2004年第一期)。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从年初开始,重走长征路的新闻就开始在媒体上热闹起来,各种目的的“重走长征路”活动更是如火如荼——“‘驴友’重走长征路”、“网上重‘走’长征路”、“长征路上看交通”、“某某集团‘重走长征路’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自驾车重走长征路”、“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从年初开始,重走长征路的新闻就开始在媒体上热闹起来,各种目的的“重走长征路”活动更是如火如荼——“‘驴友’重走长征路”、“网上重‘走’长征路”、“长征路上看交通”、“自驾车重走长征路”、“‘学生军’重走长征路”、“双胞胎兄妹向往长征路”……“重走长征路”在一些人眼里显然成了一个“筐”,什么都想往里面装。有些媒体在宣传“重走长征路”活动时,存在把严肃重大问题琐碎化和娱乐化的倾向。如有的媒体在报道开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活动时,专门“别出心裁”地选取了一些“彭德怀侄女给纪念碑挑错字…  相似文献   

16.
媒体很穷吗?     
如今的媒体是不是很穷?说穷吧,看看那一座座漂亮的广电大楼、哪一点显得穷气?说不穷吧?“我们这些单位早就被赶下海”,“不仅要‘断奶’,还要‘造血’、‘献血’”,再加上“第四媒体——网络的竞争”,“自己养自己日子很不好过”等等又总是挂在嘴边。于是乎,电视主持人从头到脚的穿戴都是由商家提供赞助的。笔者统计过某日某家电视台  相似文献   

17.
新闻体制改革深入、市场化运作推进为媒体带来竞争活力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媒体的伦理道德问题就是其一。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参与到讨论中来,明确批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的媒体道德失范问题:“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力,争夺受众市场,一些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抛弃人文关怀的精神,泯灭良心与公正,使得突发事件中的暴力、血腥、煽情、低俗等媚俗化倾向日渐盛行……另一方面,激烈的媒体竞争使得媒体总是千方百计地从受害者身上‘寻找新闻亮点’、‘挖掘新闻深度’,通过煽情来吸引受众。”  相似文献   

18.
在全媒体时代,“四力”是专业新闻工作者的“生命力”,也是必修课。从“‘脚力’是淬炼新闻精品的前提”“‘眼力’是发掘新闻的基本功”“‘脑力’贯穿新闻工作始终”“‘笔力’是‘四力’落地的最终反映”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论证增强“四力”将进一步巩固专业新闻工作者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9.
仁人 《新闻三昧》2003,(4):25-25
有媒体说:“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推出‘终身教授’制度,首批共有62名教授获得此项荣誉,这是国内高校由制度创新而产生的终身教授。”但据说,在牛津大学,每个系只设一名教授。至于说终身教授,更是“校宝”,只有像霍金这样世界级名教授可以享受。我们某些高校这种职称“大跃进”,岂不是在使“终身教授”泛滥、职称贬值么?媒体拼命宣传,何意? 又有媒体透露:目前我国在读博士生人数达12万多,列  相似文献   

20.
王艳 《青年记者》2006,(10):58-59
众所周知,新闻传播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除了大学课堂里的理论教学之外,实践教学也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我们看到,每逢寒、暑假,众多参与实习的大学生已经成为各家媒体单位里的一道“独特风景”。据笔者考察,目前中国内地新闻传播院系实践教学的模式相对比较简单,大部分院校仍主要采取“假期集中实习”的方式,并且有的学校沿用这种模式已经多年。当实习成为新闻传播专业老师和学生们的一种假期“惯性活动”的时候,我们确实应该反思一下目前的实践模式和组织方式。作为一名多次参与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