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各队进攻进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的139个进球特征统计发现,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全场比赛结束前15min是全场比赛进球最高峰;进球方式是以脚射为主,其中,抢点直接脚射进球率最高;由中场发动组织进攻进球率最高;进球射门主要区域是罚球区;球门下部是进球入门的主要区域,尤其从球门右下角区域进球率最高;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队员;定位球进攻进球数位居各进攻形式之首;进球前经过“1”次传球配合后射门进球数最多,随运动员之间传球配合次数增多破门得分机率减小。  相似文献   

2.
2008年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各队进攻进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8年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的73个进球特征统计发现: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全场比赛结束前15min是全场比赛进球最高峰;进球方式是以脚射为主,其中,抢点直接脚射进球率最高;由前场发动组织进攻进球率最高;进球射门主要区域集中在罚球区;球门下部是进球入门的主要区域,尤其从球门右下角区域进球率最高;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仍是前锋运动员;边路进攻进球数位居各进攻形式之首;进球前经过2次传球配合后射门进球数最多,随运动员之间传球配合次数增多破门得分机率减小。  相似文献   

3.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的时空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时间特点上∶下半场的进球数高于上半场,下半场中段是进球的低谷,75~90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从开始进攻到进球,参与人数越少,传球次数越少,持续时间越短,造成的进球数所占总进球数比率越大;进球射门方式以两次触球以内的脚射为主。在空间特点上:前场是进攻主要的发动区域,造成进球最多;进球的主要射门区域是在罚球区内;中路进攻和边路进攻相结合才是进球的有效手段;各位置进球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4.
第13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各队进球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13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的77个进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下半场的进球数高于上半场,比赛的开始时段是进球的低谷,76~90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进球的主要射门区域是在罚球区内;进球射门方式以脚射为主;中路进攻和边路进攻相结合是进球的有效手段;各位置进球最多的是前锋队员.  相似文献   

5.
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各队进球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的77个进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下半场的进球数高于上半场,比赛的开始时段是进球的低谷,75~90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进球的主要射门区域是在罚球区内;进球射门方式以脚射为主;中路进攻和边路进攻相结合才是进球的有效手段;各位置进球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6.
对第3届女子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情况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第 3届女子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情况表明 ,全场比赛各时段的进球数比较平均 ;进球最多的射门地点是在一区、二区的禁区内区域 ;创造进球机会的进攻路线主要在中路 ;定位球进攻和个人进攻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全部64场比赛的169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球门正面的禁区是进球最多的区域,禁区前沿也逐渐变为远射的最佳区域;上半场进球总数比下半场低,进球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下半场开场前15min;射门方式的抢点直接射门进球数最多;定位球入球已成为球队进攻的主要手段,其次是中路进攻和边路进攻;任意球仍是定位球进球的主要类型,是防守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12年第14届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76个进球的统计研究,结果表明: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第1时段进球数最少,第4时段进球数最多;进球的区域主要是大禁区和小禁区;抢点直接射门是进球最多的,其次是接球调整射门和运球突破射门,其中抢点直接射门中有一半多来自于头顶球;前锋进球是最多的,其次是中场队员,最少的是后卫队员。  相似文献   

9.
徐洋 《福建体育科技》2015,34(2):26-27,4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2年第14届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16只球队的75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西班牙队一共打入12粒进球,场均两球,场均进球数列各队之首,进球数与成绩排名相关性不显著;西班牙的射门区域集中在罚球区,其中球门下部是进球的主要区域;由中场组织进攻进球率最高;下半场进球率高于上半场,其中最后15分钟进球数最多;中场是西班牙队进攻的主要发动区域;抢点脚射是西班牙队射门的主要方式,脚内侧技术运用较多;进球前传球三次以内进球数最多,三次传递以上无进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6年法国欧洲杯决赛阶段24支球队51场比赛的105个进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本届欧洲杯赛进球总数明显高于历届杯赛,但场均进球数却呈现下降趋势;进球射门区域主要集中在罚球区内,又以罚球点前后的大禁区线和小禁区线之间的区域为主;进球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进球方式以抢点直接射门为主要得分方式;进球射门部位以右脚为主;球进门区域主要集中在球门下部,又以球门左下角进球最多;进攻形式以中路进攻为主;进球时段主要集中在上半场的最后15min以及下半场开场的前15min之间;进球前经过0次传球进球率最高,经过4次传球后进球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
研究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参赛目标动机有利于诊断我国职业足球队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我国职业足球队员的参赛目标动机主要包括:任务目标、获奖目标、竞争目标、压力目标、成就目标、提高目标、获胜目标等.在运动员的目标动机中,获奖、竞争、成功、争胜的动机水平相对较高,是主导的动机;而压力、完成任务、提高学习的动机水平相对较低,处于依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的分析,结果表明:比赛最后阶段76~90min进球数最多;进球前的最后传球以中短传为主;射门进球区域主要在2区;定位球共进球49个,占总进球数的33.33%。  相似文献   

13.
为了找出亚洲强队和欧洲强队在进球方面的差距,对第12届欧洲杯决赛阶段的31场比赛和2005年亚洲区八强赛的进球进行了统计,对进球主要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进球数量上亚洲八强与欧洲强队有着显著的差距,每场平均进球数远不如欧洲强队;对进球区域的比较时发现,1区、2区、3区两者没有差异,但是在远射得分能力上亚洲球队明显实力不足;进球时间段和进球方式上两者基本没有差异,均符合进球时间和方式规律;进球前传球次数比较中发现,欧洲强队4次传球是进球数量的转折点,亚洲八强转折点是5次;进攻方式和进球队员位置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标设置已经成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用目标设置进行排球教学,能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规范地掌握排球技术规格。运用目标设置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常规的教学方法完成排球技术的效果要好。只有将不同的目标进行合理的结合,并运用有效的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方法,目标才有意义,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才能保证排球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亚洲队的失球分析,找出了亚洲队的问题,结果表明;亚洲队失球的主要因素是盯人不紧和未封住射门路线。亚洲队失球的主要区域是大禁区的中路。亚洲队失球球权来源主要是前场抢断和中场抢断。亚洲队失球时对方进攻方式主要是阵地进攻,其次是快速反击;在对方进攻路线上,中路和边路相差不大。亚洲队失球时对方射门的防守状态主要是弱干扰,其次是无干扰,强干扰较少。亚洲队失球时段主要是第5、第6和第2时段,下半场失球高于上半场。  相似文献   

16.
廖培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5):599-600,595
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定位球进球进行观察与统计,指出定位球战术在比赛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任意球是定位球进球的主要手段,头顶球在定位球进攻中起重要作用.从中找出世界强队定位球进球的一般规律,为我国足球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5-2006欧洲冠军杯足球赛16强射门进球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飞振  曾播思 《体育学刊》2006,13(5):108-109
对2005-2006欧洲冠军杯足球赛16强29场比赛中的57个进球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找出欧洲顶级俱乐部足球赛进球的规律和特征,主要的进球方式是快速流动进攻,在流动进攻中最多的方式是抢点射门进球;罚球区内和罚球区前沿地带是射门进球的最佳区域;射门得分的进攻路线在边路,但强队更趋于边中结合;进球时间上半场进球低于下半场。并探讨当今欧洲俱乐部技战术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