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科技期刊“造船出海”问题引起期刊界与国家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借船出海”的弊端,认为中国科技期刊“造船出海”要解决3个关键问题:打造中国自主的国际化出版与传播平台、加快打造中国的国际化科技期刊和建立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机制并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只有切实解决好这3个关键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面临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办刊之路,实现“科技期刊强国梦”,我们重温办刊初心,剖析近年来影响科技期刊健康发展的流行论调,如“唯SCI论”“中文期刊垃圾论”“唯指标论”和“借船出海”,提出了把“论文发表在祖国期刊上”“建设中英文期刊并举的科技期刊金字塔”“造船出海”“建立中国特色的期刊评价体系”“打造又红又专的办刊队伍”等圆梦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媒介格局的重塑促使科技期刊进入“二次传播”时代,融合创新出版成为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发展契机和新增长点。本文基于科技期刊“二次传播”实践特点,以“2020年度中国期刊公众号Top10”为研究样本,从知识供给、知识传播、知识增值三方面探索实践规律,以加强传统科技期刊借助新媒体平台提升影响力的能力。科技期刊在不断探索与新媒体平台耦合点时,要实现微信公众号平台全方位“二次传播”,挖掘直播资源的再利用价值,注重新媒体平台延伸受众的内容需求,引导在知识交流中的深度互动等。  相似文献   

4.
周红利  冷怀明 《编辑学报》2021,33(6):610-614
“唯论文”“SCI至上”导向严重阻碍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中文科技期刊应服务于我国科技创新,服务于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期刊人肩负着推动科技期刊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本文就如何办好中文科技期刊,从文化自信视角,分析期刊人文化自信的内涵及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然后从出版导向、中国特色科研评价体系、融合发展、办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建议,以期通过增强期刊人文化自信来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梯队期刊项目的100个中文刊为样本,统计基于移动端的科技期刊新媒体内容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多个平台的发布情况,结合实例提出科技期刊新媒体内容的多平台分发策略:将微信作为主发布阵地,同时根据各刊自身特点选择其他合适的平台,使新媒体内容一次生成、多次加工、多平台发布,以增加科技期刊新媒体内容的传播效果,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并拓展新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6.
黄昌武 《编辑学报》2022,34(1):72-75
在国家整治互联网垄断行为的当下,对学术期刊行业中的“二选一”涉垄断行为表现、影响及危害进行剖析,并给出破解之策。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互联网出版平台有3家:中国Z网,W方数据及W资讯。有些平台在与期刊合作出版时实行独家代理出版,这对读者、期刊和期刊行业均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科技期刊与出版平台进行独家代理出版不仅对提升期刊影响力和传播力并无太大帮助,反而还可能会导致期刊影响力和传播力下降;同时读者利益也会受损,两者叠加对科技期刊行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取消这种独家代理出版模式,还学术一片净土,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长远发展;同时,期刊也不要再与出版平台进行独家代理合作,这种独家代理合作于读者、于期刊、于期刊行业均有害无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者科研水平的大幅提升为中文科技期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但是,由于国际知名的数据库例如SCI、EI、Scoups等都是主要收录英文期刊,以及国内的科研评价导向,中文科技期刊被重视程度逐年递减.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里,中文科技期刊需要积极寻求国际化发展的突破点,找准期刊定位、吸引优质稿源、建立特色栏目,在新的学术环境下不断地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作为中文科技期刊,《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称“学报”)同样面临学术成果国际化的冲击,编辑部没有消极等待,而是与时俱进、积极摸索适合中文出版的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以特色栏目的发展带动期刊的发展.“材料与冶金”栏目作为学报的特色栏目,3次被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评为“辽宁省期刊优秀栏目”,学报连续5年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5次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学报于1999年开始被EI收录.现以“材料与冶金”栏目为例,探讨如何实现特色栏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冰  姜永茂 《编辑学报》2019,31(2):119-123
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进程中,中文科技期刊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加强。我国应坚定信心,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的编辑理念与出版模式,围绕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实现中文科技期刊服务能力提升。本文结合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实践,探讨中文科技期刊能力建设对策与路径:构建客观评价体系和学术出版秩序;加强中文科技期刊平台建设和融合发展,对接国际标准进行开放传播;应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变化,通过创新性提供知识服务、重点和优势学科推进等措施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马杰华 《传媒》2016,(6):43-45
体育科研是推动体育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科技期刊是体育科研成果的展示与传播载体。体育科技期刊要想提高影响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除刊发高质量的文章外,还应主动加强期刊的传播,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打开影响力市场。目前,在全国100多种体育期刊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占16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为10家。1960年创刊的《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自2004年开始便成为中文核心期刊与CSSCI来源期刊。2014年,《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被中国知网评为“2014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近些年,体育科技期刊面临来自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巨大生存压力,鉴于此,《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主动改革传播方式,从多渠道扩大期刊的传播效应,大幅提升了期刊的传播效果,从而提升了期刊的影响力。笔者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十余年,亲历了该刊的传播发展,以此做一些总结与分享。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中文气象类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现状,结合行业特点及新媒体优势,提出基于微信平台的气象科技期刊传播模式,以促进该学科期刊更好适应传统纸媒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气象期刊整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参考文献”与“注释”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考文献和注释是引文分析的数据源,文章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对照,指出其异同及在引文分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叙事说教"艺术表达的产生和形成,同时提出"非确定性表达"的观念和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相对物,是当今图书馆的发展走向。虚拟图书馆是实体图书馆的相对物,是现代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实体图书馆是虚拟图书馆的相对物,是现代图书馆的基本依托。“虚拟”与“实体”并举,是建设现代化图书馆的根本方针。参考文献17。  相似文献   

14.
如今,在中国的文化市场和媒介资讯中,各种“传统文化”正显现出“复活”、“复兴”之势。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概念强调了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中作为“意见领袖”的作用。而“传统文化”若要进入现代中国受众的视野,并让他们接受,亟需“两级传播”的中介功能和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宝训》和《圣训》是历代王朝官修的、专辑某个皇帝诏令谕旨及其言论的语录类档案史料编纂物。苓文全面地探讨了宝训、圣训的产生和演变、编纂体例、史料来源及其编修机构,并对其史料价值和编修目的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4月,香港导演许鞍华凭借电影《黄金时代》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黄金时代》细致刻画了萧红的一生,影片中再现了民国时代的历史场面和作家群像。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1934年11月30日下午,在上海内山书店,萧红、萧军第一次见到了鲁迅先生。镜头中,二萧隔着书店的橱窗玻璃,与鲁迅先生打了爪照面……余生也晚,不曾见过当年内山书店的真面目,但或可根据有关内山书店的史料和回忆录,来再现和还原内山书店的细节。  相似文献   

17.
"李扬才事件"是中法战争前中越关系史上一重大事件,因种种原因,后人对其研究严重不够,以致被厚重的历史淹没了,没有留下什么声响。事实上,"李扬才事件"是研究冯子材与刘永福关系,以及中法战争前夕中越关系极为重要的一环。"李扬才事件"的起因、经过及最后的结果,以及该事件所涉及的个人恩怨、家国情仇、越南与中国关系,均在《申报》中有报道。通过对《申报》中"李扬才事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使我们对于这一时期中越关系、中国"军转安置"问题有一深刻的认识,并为冯子材的处境深表担忧。"李扬才事件"并不是纯粹的边界事件,而是19世纪70年代中越关系的缩影,是清末中国"军转安置"问题大曝露。认清"李扬才事件",有利于我们认清当时中越关系,并对冯子材、李扬才和刘永福三者关系的认识也有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对制度及图书馆制度的概念作一般解释,指出图书馆"制度意识"与"制度安排"的关系,即图书馆的"制度意识"是一般性的知识、认识的观念性体系,而"制度安排"是特殊性的理念、价值的操作性系统;图书馆的"制度意识"是思想建构,而"制度安排"是规范监督;图书馆的"制度意识"是一种软性的行为导向,而"制度安排"则是一种硬性的行为导向;图书馆的"制度意识"比较坚挺,而"制度安排"却比较疲软.最后强调要加强"制度意识"研究,完善"制度安排"体系.  相似文献   

19.
对读者的研究与为读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陆 《图书馆论坛》2007,27(1):18-21
批评了图书馆“见物不见人”的错误倾向,认为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应当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知识管理与读者服务相统一、“对读者的研究”与“为读者的研究”相统一,以促进信息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全面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网络中的“议程设置”与公众自我议程设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春 《新闻界》2007,(4):29-30
在网络传播模式下,"议程设置"仍然存在,但由于传受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议题设置权下放,传播内容多元化等新特点,同时,网络中也出现了公众自我议程设置,并为传统媒体设置议程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